词典 虎气 虎气的意思

虎气

简体虎气
繁体虎氣
拼音hǔ qì
注音ㄏㄨˇ ㄑㄧ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hǔ,(1) 哺乳动物,毛黄褐色,有黑色条纹,性凶猛,力大。骨和血及内脏均可入药(通称“老虎”)。【组词】:虎口(➊喻危险境地;➋手上拇指和食指相交的地方)。虎穴(喻危险境地)。虎符(古代调兵的凭证,用铜铸成虎形,分两半)。虎狼(喻凶残的人)。虎头蛇尾。虎踞龙盘。龙腾虎跃。(2) 勇猛、威武。【组词】:虎将。虎势。虎劲。虎威。虎虎。虎气。(3) 古同“唬”,威吓。(4) 古同“琥”,琥珀。

qì,(1) 没有一定的形状、体积,能自由散布的物体。【组词】:气体。(2) 呼吸。【组词】:没气了。气厥。气促。气息。一气呵成。(3) 自然界寒、暧、阴、晴等现象。【组词】:气候。气温。气象。(4) 鼻子闻到的味。【组词】:气味。臭气。(5) 人的精神状态。【组词】:气概。气节。气魄。气派。气馁。(6) 怒,或使人发怒。【例句】:不要气我了。气恼。气盛(shèng )。忍气吞声。(7) 欺压。【组词】:受气。(8) 中医指能使人体器官发挥机能的动力。【组词】:气功。气血。气虚。(9) 中医指某种症象。【组词】:痰气。湿气。(10) 景象。【组词】:和气。气氛。气韵(文章或书法绘画的意境或韵味)。

基本含义

形容人勇猛、气势汹汹,有如猛虎一般威猛。

虎气的意思

虎气 [hǔ qì]

1. 形容有气势。

小伙子方脸大眼,瞧着挺虎气。

[full of vigor;]

虎气 引证解释

⒈ 老虎的气味。

⒉ 指宝剑的精气。

唐 杜甫 《蕃剑》诗:“虎气必腾上,龙身寧久藏。”
钱谦益 笺注:“《殷芸小説》载《世説》云:王子乔 墓在京 茂陵。国乱时,有人盗发之,惟有一剑,悬在空中,欲取之,剑便作龙鸣虎吼,俄而飞上天。”

⒊ 雄壮的气势;威武的气概。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八:“太行 一脉走蝹蜿,莽莽畿西虎气蹲。”
《解放军报》1974.11.10:“《连续作战》生动地刻画了一个猛打猛冲,虎气逼人的战士形象。”


虎气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脉释义:⒈亦作“一脉”。河流或山脉的一支。宋 惠洪《同超然无尘饭柏林寺分题得栢字》:“勿轻一脉微,去涨万顷泽。”清 龚自珍《己亥杂诗》之八:“太行 一脉走蝹蜿,莽莽畿西虎气蹲。”许地山《换巢鸾凤》:“和鸾 所住的屋子靠近山边,屋后一脉流水,四围都是竹林。”⒉犹言一线,一缕。多用于连贯相承的事物。元 张养浩《秋日梨花》诗:“只知秋色千林老,争信阳和一脉存。”明 李贽《与焦弱侯书》:“不知 孔子 教泽之远,自然遍及三千七千,乃至万万世之同守斯文一脉者。”清 万玉卿《潇湘怨·撰诔》:“到今日呵,知他一脉情肠,两下各千迴
    • 2.
      烟津释义:⒈亦作“烟津”。云天中洁净的露水。道教徒认为可以祛病延年。唐 沉亚之《梦游仙赋》:“烟津兮玉盘,火桂兮炮鸞。”⒉烟波苍茫的渡口。宋 陈与义《次韵尹潜感怀》:“共説 金陵 龙虎气,放臣迷路感烟津。”宋 陆游《冬初出游》诗之二:“蹇驴渺渺涉烟津,十里山村发兴新。”
    • 3.
      虎气释义:形容有气势:小伙子方脸大眼,瞧着挺虎气。
    • 4.
      食牛释义:《尸子》卷下:“虎豹之驹,未成文而有食牛之气;鸿鵠之鷇,羽翼未全而有四海之心。贤者之生亦然。”后以“食牛”赞美青少年志壮心雄,气概豪迈。唐 杜甫《徐卿二子歌》:“小儿五岁气食牛,满堂宾客皆回头。”明 李东阳《题杜日川修撰日会中书兄弟趋朝图》诗:“食牛惊坐客,渡蚁识胡僧。”清 黄遵宪《和周朗山琨见赠之作》:“当时乳虎气食牛,众作蝉噪嗤噍啁。”参见“吞牛”。

虎气(huq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虎气是什么意思 虎气读音 怎么读 虎气,拼音是hǔ qì,虎气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虎气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