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榜示 榜示的意思
bǎngshì

榜示

简体榜示
繁体
拼音bǎng shì
注音ㄅㄤˇ ㄕ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bǎng bàng,(1) 张贴出来的文告或名单。【例句】:榜帖(官府的公告)。红榜。张榜。光荣榜。榜文。发榜。榜眼(科举时代称殿试考取一甲第二名的人)。榜书(原指写在宫阙门额上的大字,后泛指招牌一类的大型字)。(1) 摇船的用具。【例句】:榜人(船工)。

shì,(1) 表明,把事物拿出来或指出来使别人知道。【组词】:示警。示范。示弱。示威。示众。示意。告示。指示。请示。(2) 对来信的敬称。【组词】:赐示。

基本含义

公开展示或宣布,以示警示或教育他人。

榜示的意思

榜示 [bǎng shì]

1. 文告、告示。

3. 张榜公布。

榜示 引证解释

⒈ 文告、告示。

元 施惠 《幽闺记·士女随迁》:“明张榜示,今朝驾幸 汴梁 城。”

⒉ 张榜公布。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钱穀·完粮奖励》:“鸿廉 得其故,乃榜示于署前。”


国语词典

榜示 [bǎng shì]

⒈ 张贴公告,通知民众。也作「牓示」。

《福惠全书·卷三一·庶政部·禁妇女烧香》:「若不严为禁革,将来败俗安穷,宜大张榜示,先谕后拿。」

⒉ 榜文、告示。

元·施惠《幽闺记·第一一出》:「明张榜示,今朝幸驾汴梁城。」


榜示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副榜释义:科举考试中除正式录取外,另取若干名时所用的附加榜示,也叫备榜。
    • 2.
      市曹释义:市内商业集中之处。 古代常于此处决人犯。《魏书·常山王遵传》:“迁吏部尚书,纳货用官,皆有定价,大郡二千匹,次郡一千匹,下郡五百匹,其餘受职各有差,天下号曰‘市曹’。”宋 朱熹《知南康榜文》:“右出榜 星子、都昌、建昌县 并市曹,晓諭管下士民父老等,请详前项事理,逐一遵禀。”宋 朱熹《知南康榜文》:“切幸特赐开諭,及榜示市曹,仰居民知委。”《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押赴市曹,行刑示众。”李一《荆宜施鹤光复记》:“潘锡三,汉 人也,以其为汉奸,故立即斩首市曹。”
    • 3.
      正榜释义:科举时代会试或乡试公布正式录取名单的榜示。 与“副榜”相对。《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三回:“写完了正榜,各官歇息了一回,此时已经四更天光景了,众官再出来升座,再写了副榜,然后填写前五名。”
    • 4.
      约勒释义:犹约束。 《公羊传·宣公六年》“然而宫中甲鼓而起”汉 何休 注:“约勒闻鼓声当起杀 盾。”《南史·孝义传·张进之》:“时劫掠充斥,每入村抄暴。至 进之 门,輒相约勒不得侵犯,其信义所感如此。”五代 王定保《唐摭言·主司失意》:“窃以常年主司亲属尽得就试,某敕下后,榜示南院,外内亲族具有约勒,并请不下文书,敛怨之语,日已盈庭。”
    • 5.
      署榜释义:开列姓名,张榜示人。
    • 6.
      蕊榜释义:传说中道教学道升仙,列名 蕊宫。 后指科举考试中揭晓名第的榜示为“蕊榜”。宋 葛立方《韵语阳秋》卷十八:“名字巍峨先蕊榜,词章斐亹动文奎。”清 黄叔琳《庚午重赴鹿鸣》诗:“蕊榜新开敞盛筵,漫劳车马问衰年。”清 赵翼《戏题魁星像》诗:“云是星精主文衡,蕊榜荣名在其手。”

榜示(bangsh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榜示是什么意思 榜示读音 怎么读 榜示,拼音是bǎng shì,榜示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榜示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