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蕞尔 蕞尔的意思
zuìěr

蕞尔

简体蕞尔
繁体蕞爾
拼音zuì ěr
注音ㄗㄨㄟˋ ㄦ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zuì, ◎ 古代演习朝会礼仪时捆扎茅草立放着用来标志位次,引申为丛聚的样子。

ěr,(1) 你,你的。【组词】:尔父。尔辈。尔汝(你我相称,关系密切)。尔曹(你们这些人)。尔虞我诈。(2) 如此。【组词】:偶尔。不过尔尔。(3) 那,其(指时间)。【组词】:尔时。尔后。(4) 而已,罢了(亦作“耳”)。【例句】:“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5) 词尾,相当于“地”、“然”。【组词】:卓尔。率尔(轻易地)。

基本含义

形容非常微小、细小、渺小。

蕞尔的意思

蕞尔 [zuì ěr]

1. 形容小(多指地区小):蕞尔小国。


蕞尔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官谤释义:因居官不称职而受到的责难和非议。《左传·庄公二十二年》:“齐侯 使 敬仲 为卿。辞曰:‘羇旅之臣……敢辱高位,以速官谤?’”《南齐书·王僧虔传》:“吾衣食周身,荣位已过,所慙庸薄无以报国,岂容更受高爵,方貽官谤邪!”宋 秦观《辞史官表》:“以蕞尔不胜任之材,处灼然非所居之地,必招官谤,上累恩私。”清 赵翼《瓯北诗话·<陆放翁年谱>小引》:“方忧官谤,又辱詔追。半道遣行,虽嘆栖迟之薄命;频年省记,要为比数於诸公。”
    • 2.
      屯师释义:集结军队。 清 昭槤《啸亭杂录·马壮节公》:“金川 蕞尔小夷,经大兵两度挞伐,不能获尺寸之利,乃至屯师经年,老师縻餉,安用将帅为也!”
    • 3.
      无腆释义:不雄厚。 谓不强大。《左传·昭公七年》:“郑,虽无腆,抑谚曰‘蕞尔国’,而三世执其政柄,其用物也弘矣,其取精也多矣,其族又大,所冯厚矣,而强死,能为鬼,不亦宜乎!”杜预 注:“腆,厚也。”
    • 4.
      望国释义:⒈遥望故国。喻怀念家乡。唐 顾况《酬唐起居前后见寄》诗之一:“愁人空望国,惊鸟不归林。”⒉有声望的国家。明 刘基《春秋明经·公至自晋筑郎囿》:“观《春秋》比事之书,可以知望国之所以衰矣。”清 方苞《读邶鄘魏桧四国风》:“鲁 宋 望国,歷年久长而诗无风,况蕞尔之 邶 鄘 立国又日浅哉!”
    • 5.
      民社释义:⒈民间祭祀土神。 《礼记·月令》:“﹝仲春之月﹞择元日,命民社。”郑玄 注:“社,后土也。使民祀焉。”⒉指人民和社稷。宋 苏轼《贺时宰启》:“民社非轻,犹承宣而惴惴。天渊靡外,亦戾跃以欣欣。”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公孙夏》:“蕞尔一邑,何能养如许騶从?履任,则一方涂炭矣!不可使殃民社,可即旋归,勿前矣。”⒊引申指民间。《封神演义》第九八回:“紂王 聚歛吸民脂,不信当年放 桀 时……今日还归民社去,从来天意岂容私。”⒋指州、县等地方。亦借指地方长官。宋 张孝祥《后土东岳文》:“下臣蟣虱,天子使守民社。服
    • 6.
      纳污含垢释义:包藏容纳污秽之物。比喻包容坏人坏事。语出《左传·宣公十五年》:“川澤納污,山藪藏疾,瑾瑜匿瑕,國君含垢,天之道也。”清 冯桂芬《上制洋器议》:“日本 蕞尔小國耳,尚知發憤爲雄。獨我大國,將納污含垢以終古哉!”《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论粤民谋抵制日货事》:“朝廷懼兩國之失歡,不忍吾民之重罹兵禍,乃不惜納污含垢,曲徇友邦之請,冀相安於無事。”
    • 7.
      蕞尔释义:形容小(多指地区小):蕞尔小国。
    • 8.
      虐用释义:犹虐待。过度地役使。《左传·隐公四年》:“夫 州吁 弑其君而虐用其民。”《三国志·魏志·陈留王奂传》:“蜀,蕞尔小国,土狭民寡,而 姜维 虐用其众。”《旧唐书·褚遂良传》:“高丽 莫离支贼杀其王,虐用其人。”清 恽敬《三代因革论七》:“﹝ 三代 之乡官、遂官﹞ 宋 曰衙前,督官物;曰耆长……曰弓手,任驱使。则役之且虐用之矣。”
    • 9.
      觊幸释义:希图侥幸。《诗·桧风·素冠》“庶见素冠兮”汉 郑玄 笺:“无三年之恩於其父母而废其丧礼,故覬幸一见素冠。”《北史·房彦谦传》:“况乎蕞尔一隅,蜂扇螘聚,杨谅 之愚鄙,羣小之凶慝,而欲凭陵畿甸,覬幸非望者哉。”宋 赵彦卫《云麓漫钞》卷九:“每虑及此,肝胆摧落,是以不胜犬马之情,子私其父,日夜覬幸。”
蕞尔是什么意思 蕞尔读音 怎么读 蕞尔,拼音是zuì ěr,蕞尔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蕞尔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