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想家 想家的意思
xiǎngjiā

想家

简体想家
繁体
拼音xiǎng jiā
注音ㄒㄧㄤˇ ㄐㄧㄚ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xiǎng,(1) 动脑筋,思索。【组词】:感想。思想。想法。想象(配置组合而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想入非非。异想天开。幻想。(2) 推测,认为。【组词】:想必。想见(由推想而知道)。想来(表示只是根据推测,不敢完全肯定)。想当然(凭主观推测,认为事情应该是这样)。不堪设想。(3) 希望,打算。【组词】:休想。理想。想望。妄想。(4) 怀念,惦记。【组词】:想念。朝思暮想。(5) 像。【例句】:云想衣裳花想容。

jiā jia jie,(1) 共同生活的眷属和他们所住的地方。【组词】:家庭。家眷。家长(zhǎng )。家园。家谱。家塾。家乡。家风。家训。家规。家喻户晓。如数家珍。(2) 家庭所在的地方。【组词】:回家。老家。安家。(3) 居住。【例句】:“可以家焉”。(4) 对人称自己的尊长、亲属。【组词】:家祖。家父。家翁。家母。家慈。(5) 家里养的,不是野生的。【组词】:家畜。家禽。(6) 经营某种行业的人家或有某种身份的人家。【组词】:酒家。农家。(7) 掌握某种专门学识或有丰富实践经验及从事某种专门活动的人。【组词】:专家。行(háng )家。作家。科学家。(8) 学术流派。【组词】:儒家。法家。道家。墨家。纵横家。诸子百家。(9) 量词,用于计算家庭或企业。【组词】:一家人家。(10) 姓。(1) 词尾,指一类的人。【组词】:老人家。(2) 用在男人的名字或排行后面,指他的妻:水生家(1) 词尾,同“价”。【组词】:整天家。成年家。

想家的意思

想家 [xiǎng jiā]

1. 想念家人;想要回家,“想”是指脑海里呈现出某些影像。


想家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五行释义:⒈泛指各种行业。⒉用于“五行并下、五行聚下”(形容读书敏捷,同时能看五行)。⒊〈名〉指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我国古代思想家用这五种物质来说明世界万物的起源。中医用它说明生理病理上的种种现象。迷信的人用五行相生相克的道理来推算人的命运。
    • 2.
      伏尔泰释义:(1694—1778)法 国18世纪启蒙思想家、作家、哲学家。 他的著述猛烈抨击天主教会和封建贵族,对18世纪法国资产阶级 革命有积极影响。但政治思想局限于开明君主制。哲学上,他是不可知论者。代表作有《哲学通信》《路易十四时代》等。
    • 3.
      倪焕之释义:长篇小说。叶圣陶作。1928年发表。倪焕之中学毕业后,追求所谓的“理想教育”和“理想家庭”,可都未成功,不免感到失望。五四运动发生后,他在革命者帮助下到上海教书,并参加革命斗争。大革命失败后,他又陷于悲观之中,常借酒浇愁,不久病亡。作品反映了五四前后一部分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历史命运。
    • 4.
      先哲释义:指已经去世的有才德的思想家。
    • 5.
      司马迁释义:(约前145或前135—?)西汉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 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青年时曾游历南北名山大川,采访遗闻逸事,考察古迹,搜集了丰富史料。公元前108年继父职任太史令,遍阅皇家史馆藏书、档案。后因替李陵辩解,受腐刑。出狱后任中书令,写出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他还与唐都等共订《太初历》。
    • 6.
      合二而一释义:中国明清之际思想家方以智的哲学用语。指对立面的交感、同一。
    • 7.
      名实观释义: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家们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公孙龙哲学思想的核心。
    • 8.
      启蒙运动释义:特指18世纪法国大革命前法国资产阶级进步思想家反对封建制度和宗教神学的思想革命运动。代表人物有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狄德罗等。其特点是反对当时天主教会的权威和封建制度,把人的“理性”推崇为思想和行为的基础;政治上主张开明专制和民主政体。为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作了舆论准备。
    • 9.
      墨子释义:⒈(约前468—前376)春秋战国之际思想家,墨家创始人。 名翟,相传原为宋国人,后长期住在鲁国。主张“兼爱”“非攻”,提倡刻苦学习,反对不劳而食,是儒家的主要反对派。承认天地鬼神的存在,有宗教色彩。长于辩论,对古代逻辑学的形成有重要贡献。其主要思想保存于《墨子》一书中。⒉书名。战国时期墨家学派的著作总集。现存五十三篇。其中《兼爱》《非攻》《天志》《明鬼》《尚贤》《尚同》《非乐》《节用》等篇反映了墨子的思想。《经上》《经下》《经说上》《经说下》《大取》《小取》六篇是后期墨家的哲学、逻辑学和科学论著。
    • 10.
      大同释义:⒈儒家所宣扬的理 想社会。《礼记 礼运》说那个社会里“天下为公”,“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 疾者皆有所养”。大同说曾被一些革命家、进步思想家(如洪秀全、谭嗣同、孙中山等)用来宣传或推行 社会改革。⒉主要的方面一致:求大同,存小异。⒊市名。位于山西省北部。人口91万(1997年)。京 包铁路和同蒲铁路在此相接。是中国重要煤炭工业基地之一。
    • 11.
      天人之辩释义:中国哲学中长期争论的重要问题。 天,指天道或自然;人,指人道或人为。在两者关系上,唯心主义思想家通常把天解释为精神实体,认为天人感应,天能干预人事。唯物主义思想家则把天解释为物质的自然,认为天人的职能不同,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发展有不同的法则。
    • 12.
      天理人欲释义:简称“理欲”。天理,指纲常伦理;人欲,指人们的生活欲望。宋代程朱理学把这两者对立起来,要人们放弃生活欲望,绝对遵守封建伦理教条。后来进步的思想家都反对这一禁欲主义的观点。
    • 13.
      孔夫子释义: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国夏邑(今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生于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 中国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政治家。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曾受业于老子,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相传他有弟子三千,其中七十二贤人。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孔子在古代被尊奉为“天纵之圣
    • 14.
      孔子释义:(前551—前479)春秋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曾做过委吏(司会计)、乘田(管畜牧)等事。后开办私学,招收弟子,宣传儒家学说。五十岁时,由鲁国中都宰升任司寇。后周游列国,游说诸侯。回鲁国后,据传曾删修鲁史官所记的《春秋》,整理《诗经》《尚书》等。在哲学上建立了一套以“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自汉以后,他的学说成为两千余年封建文化的正统,孔子也被尊为圣人,影响深远。其主要思想言论记载于《论语》一书中。
    • 15.
      孙孟释义:荀况 与 孟轲 的并称。皆为 战国 时著名的学者和思想家。
    • 16.
      孟子释义:⒈(约前372—前289)战国时期思想家。 名轲,邹(今山东邹县)人。继承和发挥了孔子的思想,为孔子之后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被尊为“亚圣”。他把孔子的“仁”的观念发展为“仁政”学说,主张“法先王”,提出“民贵君轻”说,劝告统治者实行仁政,宣扬天生“性善”的人性论。其主要思想言论载于《孟子》一书中。⒉书名。记录孟子言行的著作。孟子的门徒编纂,共七篇。文笔从容流畅,长于比喻辩论,对后世有一定影响。
    • 17.
      孟轲释义:(约前372--前 289)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 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人。受业于孔子之孙子思的门人。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又一最有影响的大师,封建时代被尊为亚圣,又与孔子并称孔孟。曾游历齐、宋、滕、魏等国。孟子则宣扬仁义,主张实行仁政、王道,与弟子著书七篇261章,即《孟子》。主张省刑罚,薄赋敛,使民有恒产,能安居乐业,并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劝告统治者要与民同乐,反对虐政害民。《孟子》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也是先秦的杰出散文著作。
    • 18.
      守仁格竹释义:守仁:即王守仁(王阳明),明朝的大思想家,学问家。曾经为了从竹子中参悟其蕴含的作人品质,于是,搬了张椅子放在庭院中,坐在那对着竹子悟了七天也没悟出所以然。
    • 19.
      宰理释义:明 清 之际思想家、科学家称研究社会政治、教育、伦理等为“宰理”。见 清 方以智《通雅·音义杂论》。
    • 20.
      形名释义:⒈事物的实在和名称。 古代思想家常用作专门术语,以讨论实体和概念的关系、特殊和一般的关系。⒉指指挥方式、方法。⒊即刑名。指刑律。形,通“刑”。

想家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五行释义:⒈泛指各种行业。⒉用于“五行并下、五行聚下”(形容读书敏捷,同时能看五行)。⒊〈名〉指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我国古代思想家用这五种物质来说明世界万物的起源。中医用它说明生理病理上的种种现象。迷信的人用五行相生相克的道理来推算人的命运。
    • 2.
      伏尔泰释义:(1694—1778)法 国18世纪启蒙思想家、作家、哲学家。 他的著述猛烈抨击天主教会和封建贵族,对18世纪法国资产阶级 革命有积极影响。但政治思想局限于开明君主制。哲学上,他是不可知论者。代表作有《哲学通信》《路易十四时代》等。
    • 3.
      倪焕之释义:长篇小说。叶圣陶作。1928年发表。倪焕之中学毕业后,追求所谓的“理想教育”和“理想家庭”,可都未成功,不免感到失望。五四运动发生后,他在革命者帮助下到上海教书,并参加革命斗争。大革命失败后,他又陷于悲观之中,常借酒浇愁,不久病亡。作品反映了五四前后一部分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历史命运。
    • 4.
      先哲释义:指已经去世的有才德的思想家。
    • 5.
      司马迁释义:(约前145或前135—?)西汉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 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青年时曾游历南北名山大川,采访遗闻逸事,考察古迹,搜集了丰富史料。公元前108年继父职任太史令,遍阅皇家史馆藏书、档案。后因替李陵辩解,受腐刑。出狱后任中书令,写出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他还与唐都等共订《太初历》。
    • 6.
      合二而一释义:中国明清之际思想家方以智的哲学用语。指对立面的交感、同一。
    • 7.
      名实观释义: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家们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公孙龙哲学思想的核心。
    • 8.
      启蒙运动释义:特指18世纪法国大革命前法国资产阶级进步思想家反对封建制度和宗教神学的思想革命运动。代表人物有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狄德罗等。其特点是反对当时天主教会的权威和封建制度,把人的“理性”推崇为思想和行为的基础;政治上主张开明专制和民主政体。为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作了舆论准备。
    • 9.
      墨子释义:⒈(约前468—前376)春秋战国之际思想家,墨家创始人。 名翟,相传原为宋国人,后长期住在鲁国。主张“兼爱”“非攻”,提倡刻苦学习,反对不劳而食,是儒家的主要反对派。承认天地鬼神的存在,有宗教色彩。长于辩论,对古代逻辑学的形成有重要贡献。其主要思想保存于《墨子》一书中。⒉书名。战国时期墨家学派的著作总集。现存五十三篇。其中《兼爱》《非攻》《天志》《明鬼》《尚贤》《尚同》《非乐》《节用》等篇反映了墨子的思想。《经上》《经下》《经说上》《经说下》《大取》《小取》六篇是后期墨家的哲学、逻辑学和科学论著。
    • 10.
      大同释义:⒈儒家所宣扬的理 想社会。《礼记 礼运》说那个社会里“天下为公”,“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 疾者皆有所养”。大同说曾被一些革命家、进步思想家(如洪秀全、谭嗣同、孙中山等)用来宣传或推行 社会改革。⒉主要的方面一致:求大同,存小异。⒊市名。位于山西省北部。人口91万(1997年)。京 包铁路和同蒲铁路在此相接。是中国重要煤炭工业基地之一。
    • 11.
      天人之辩释义:中国哲学中长期争论的重要问题。 天,指天道或自然;人,指人道或人为。在两者关系上,唯心主义思想家通常把天解释为精神实体,认为天人感应,天能干预人事。唯物主义思想家则把天解释为物质的自然,认为天人的职能不同,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发展有不同的法则。
    • 12.
      天理人欲释义:简称“理欲”。天理,指纲常伦理;人欲,指人们的生活欲望。宋代程朱理学把这两者对立起来,要人们放弃生活欲望,绝对遵守封建伦理教条。后来进步的思想家都反对这一禁欲主义的观点。
    • 13.
      孔夫子释义: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国夏邑(今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生于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 中国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政治家。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曾受业于老子,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相传他有弟子三千,其中七十二贤人。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孔子在古代被尊奉为“天纵之圣
    • 14.
      孔子释义:(前551—前479)春秋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曾做过委吏(司会计)、乘田(管畜牧)等事。后开办私学,招收弟子,宣传儒家学说。五十岁时,由鲁国中都宰升任司寇。后周游列国,游说诸侯。回鲁国后,据传曾删修鲁史官所记的《春秋》,整理《诗经》《尚书》等。在哲学上建立了一套以“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自汉以后,他的学说成为两千余年封建文化的正统,孔子也被尊为圣人,影响深远。其主要思想言论记载于《论语》一书中。
    • 15.
      孙孟释义:荀况 与 孟轲 的并称。皆为 战国 时著名的学者和思想家。
    • 16.
      孟子释义:⒈(约前372—前289)战国时期思想家。 名轲,邹(今山东邹县)人。继承和发挥了孔子的思想,为孔子之后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被尊为“亚圣”。他把孔子的“仁”的观念发展为“仁政”学说,主张“法先王”,提出“民贵君轻”说,劝告统治者实行仁政,宣扬天生“性善”的人性论。其主要思想言论载于《孟子》一书中。⒉书名。记录孟子言行的著作。孟子的门徒编纂,共七篇。文笔从容流畅,长于比喻辩论,对后世有一定影响。
    • 17.
      孟轲释义:(约前372--前 289)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 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人。受业于孔子之孙子思的门人。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又一最有影响的大师,封建时代被尊为亚圣,又与孔子并称孔孟。曾游历齐、宋、滕、魏等国。孟子则宣扬仁义,主张实行仁政、王道,与弟子著书七篇261章,即《孟子》。主张省刑罚,薄赋敛,使民有恒产,能安居乐业,并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劝告统治者要与民同乐,反对虐政害民。《孟子》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也是先秦的杰出散文著作。
    • 18.
      守仁格竹释义:守仁:即王守仁(王阳明),明朝的大思想家,学问家。曾经为了从竹子中参悟其蕴含的作人品质,于是,搬了张椅子放在庭院中,坐在那对着竹子悟了七天也没悟出所以然。
    • 19.
      宰理释义:明 清 之际思想家、科学家称研究社会政治、教育、伦理等为“宰理”。见 清 方以智《通雅·音义杂论》。
    • 20.
      形名释义:⒈事物的实在和名称。 古代思想家常用作专门术语,以讨论实体和概念的关系、特殊和一般的关系。⒉指指挥方式、方法。⒊即刑名。指刑律。形,通“刑”。

想家造句

1.在这个行业中,空想家们总是对别人的想法嗤之以鼻,创新的准备使微软具有了破坏性的优势。

2.青春是梦想家,指引你快乐的去过这边、又到那里。

3.家乡的桥是离家时的惆怅,是想家时的眷恋,是回家时的喜悦。

4.我国近代著名的思想家龚自珍曾写下“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的千古名句。

5.任何一位优秀的理论物理学家到最后都会成为哲学家,但没有任何理论基础的哲学家,往往只是空想家

6.多少人嘲讽我是个空想家,他们都是头脑最愚笨,目光最短浅的蠢才,还是让时间来说话吧。

7.我国古代出了很多思想家

8.鲁迅不仅是伟大的文学家,还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

9.更有踏遍千山万水的思想家,从一座山,看沧海桑田的变幻,看人世间的无常。

10.今天我的心是在想家了,在想着那跨过时间之海的那一个甜蜜的时候。

11.每个人都有家庭的,也会有想家的时候,哪怕家里有很多的事情是不好的,但也不能忘本。

12.在颠沛流离的日子里,人就会格外的想家

13.我现在还真是想家,想故国,想故国里的朋友。我有时简直想得不能忍耐。

14.我现在还真是想家,想故国,想故国的朋友。我有时想得简直不能忍耐。

15.我国近代着名的思想家龚自珍曾写下“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的千古名句。

16.孔子遇到不懂得东西就不耻下问,最终成为伟大的思想家

17.他口口声声地说想家却一直没有回去。

18.我国伟大的思想家孔子正是因为每天废寝忘食的学习,才取得了如此大的成就!

19.第一次一个人出门在外,非常想家,真是一日三秋,恨不得插翅而归。

20.离开家乡只不过几天我就想家了,真是度日如年,一日三秋啊。

想家(xiangjia)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想家是什么意思 想家读音 怎么读 想家,拼音是xiǎng jiā,想家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想家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