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参将 参将的意思
cānjiāng

参将

简体参将
繁体參將
拼音cān jiāng
注音ㄘㄢ ㄐ一ㄤ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cān shēn cēn sān,

jiāng jiàng qiāng,(1) 军衔的一级,在校以上,泛指高级军官。【组词】:将领。(2) 统率,指挥。【例句】:将百万之众。

基本含义

指在军队中担任副将或高级指挥官的将领。

参将的意思

参将 [cān jiāng]

1. 武官名。明置,位次于总兵、副总兵。清因之,位次于副将。凡参将之为提督及巡抚统理营务的,称提标中军参将、抚标中军参将。参阅《明史·职官志五》、《清文献通考·职官十一》。

参将 引证解释

⒈ 武官名。 明 置,位次于总兵、副总兵。 清 因之,位次于副将。凡参将之为提督及巡抚统理营务的,称提标中军参将、抚标中军参将。参阅《明史·职官志五》、《清文献通考·职官十一》。


国语词典

参将 [cān jiāng]

⒈ 职官名。明置,位居总兵之下,驻守各地。清因之,位次副将,与现在的上校官职相等。


参将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乞休释义:自请辞去官职。 明 费经虞《乞休》诗:“八次乞休归不得,衰容病骨礼 瞿曇。”清 和邦额《夜谭随录·堪舆》:“可 以卓异授 江 南一参将,五年后乞休归里。”清 阮葵生《茶馀客话》卷一:“公为礼部尚书,年六十三,以老乞休。”
    • 2.
      内首释义:谓臣服,归附。 《文选·颜延之<三月三日曲水诗序>》:“穹居之君,内首禀朔;卉服之酋,迴面受吏。”吕向 注:“内首、迴面,皆宾服为臣也。”清 曾国藩《广东嘉应州知州刘君事状》:“崇玉 以杀掠平民之故,尚伏天诛;况 保 纵横海上十餘年,杀二总兵,一参将,三游击,罪在不逭,今弃众内首,则鱼肉耳。”
    • 3.
      军年释义:指充军年限。清 钱泳《履园丛话·耆旧·秦参将》:“同房科某以賑济侵蚀事下狱,罪应军……越三年,教匪平,而军年亦满,遂回乡。”
    • 4.
      出店释义:旧时在商家担任接送货物等杂务工作的员工。 清 邹弢《三借庐笔谈·郁阿多》:“苏 俗帮佣代主担送货物兼司炊爨者曰出店。”《海上花列传》第二四回:“善卿 叫个出店领 朴斋 去趁航船,只给三百铜钱与 朴斋 路上买点心。”《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四回:“还有这里 虹口 鸿泰木行一个出店,也是个花翎、参将衔的都司。”巴人《有张好嘴子的女人》:“我 老胡 现在在一家银行里做出店,不象别人光吃空手饭。”
    • 5.
      北庭释义:⒈指 汉 代北单于所统治之地。 《后汉书·南匈奴传》:“南单于復上求灭北庭。”⒉泛指塞北少数民族所统治之地。宋 陆游《记九月三十日夜半梦》诗:“东阁羣英鸣佩集,北庭大战捷旗来。”明 都穆《都公谈纂》卷下:“景泰 间,广陵伯 刘安 守 大同,郭登 为参将,时 英宗 在北廷。”清 孙枝蔚《春晚》诗:“送春画阁如南浦,缺雨良苗似北庭。”⒊唐 方镇名。属 陇右道。以其治所在 北庭都护府,节度使例兼 北庭 都护,故通称 北庭。辖西北 伊、西、庭 三州及 北庭都护府 境内诸军镇、守捉。其地后入 回纥,继入 吐蕃。唐
    • 6.
      升廕释义:古代因祖先官职、功劳而得到朝廷叙用升官,叫“陞廕”。《明史·广西土司传一·平乐》:“守臣以捷闻,并上僉事 茅坤、参将 王宠、都指挥 钟坤秀、参政 张谦、百户 吴通 等功状,各陞廕有差。”
    • 7.
      参戎释义:⒈参谋军务。⒉明清武官参将,俗称参戎。
    • 8.
      奸宿释义:⒈亦作“奸宿”。 犹奸通。《京本通俗小说·菩萨蛮》:“新荷 供説:‘我与 可常 奸宿有孕。’”明 沉德符《野获编·内监·宦寺宣淫》:“景泰 元年,大同 右参将 许贵,奏镇守右少监 韦力转,恨军妻不与奸宿,杖死其军。”《二刻拍案惊奇》卷三八:“兵马拍桌道:‘那 郁盛 这样可恶!既拐了人去姦宿了,又卖了他身子,又没了他貲财,有这等没天理的!’”⒉指奸污。瞿秋白《文艺杂著·鞘声七》:“已经十二年来哀求着不少军阀来就地‘镇守’‘督理’‘巡阅’。成绩好极!真像贞洁女儿求强盗保护,反而任其奸宿。”
    • 9.
      慎将释义:谨慎为将。亦指谨慎为将者。《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厌次侯 爰类,以慎将元年从起 留。”颜师古 注:“以谨慎为将也。”《新唐书·褚遂良传》:“但遣一二慎将,付鋭兵十万,翔旝云輣,唾手可取。”一说,慎将为 楚 汉 时官号,犹 明 之参将。见 章炳麟《訄书·官统上》。
    • 10.
      戮尸释义:⒈见“戮尸”。 ⒉亦作“戮尸”。刑罚的一种。陈尸示众,以示羞辱。《左传·襄公二十八年》:“求 崔杼 之尸,将戮之,不得。”《晋书·王敦传》:“有司议曰:‘王敦 滔天作逆,有无君之心,宜依 崔杼、王凌 故事,剖棺戮尸,以彰元恶。’”《三国演义》第二回:“发 张角 之棺,戮尸梟首,送往京师。”明 沉德符《野获编·刑部·刘东山》:“上虽不从言官奏,然有本当斲棺戮尸之旨。”清 昭槤《啸亭杂录·缅甸归诚本末》:“普洱 知府及参将报知总督 明瑞,即参奏 德保,解京正法,书敏 戮尸梟示。”鲁迅《两地书·致许广平七九》:
    • 11.
      昏谬释义:⒈亦作“昏繆”。糊涂乖谬;荒谬。《三国志·魏志·曹爽传》“宣王 称疾困篤…… 胜 不能觉”裴松之 注引《魏末传》:“宣王 乃復阳为昏谬,曰:‘君方到 并州,努力自爱!’错乱其辞,状如荒语。”宋 周密《癸辛杂识别集下·郑清之》:“赵崇雋 上书歷陈其昏繆贪污之过,亦解綬而去。”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唐才常汉口起义清方档案》:“现查知该参将所请练兵百名,其中即多係领有富有票者,实堪骇异。似此昏谬粗率,一旦有警,必然貽误事机。”⒉指荒谬之事。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奇怪的日历》:“但如此奇怪的日历,先前却似
    • 12.
      木行释义:⒈谓五行说中的木德。 隋 李德林《为周禅隋诏》:“木行已谢,火运既兴,河 洛 出革命之符,星辰表代终之象。”⒉草木类。犹言植物。宋 陈普《莲花赋》:“夫天地之生物,各品类以赋形,惟木行之为盛,分四序而敷荣。”⒊旧时经营木材的商行。《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四回:“还有这里 虹口 鸿泰木行一个出店,也是个花翎、参将衔的都司。”
    • 13.
      梅勒章京释义:亦称“梅楞章京”。 亦称“梅勒额真”。满语。清 代八旗官名。顺治 十七年后改称副都统。《清文献通考·职官一》:“凡我国官名,俱易以满语,勿仍袭总兵、副将、参将、游击、备御等旧名……一等副将,为一等梅勒章京;二等副将,为二等梅勒章京;三等副将,为三等梅勒章京。”《儿女英雄传》第三七回:“噯!你那舅舅何曾戴得个红顶儿哟!当了个难的 乾清门 辖,好容易升了等儿,説这可就离得梅楞章京快了,谁知他从那么一升就升到那头儿去了。”清 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五:“国初官名,清 语居多……梅勒额真、梅勒章京皆今副都统。”
    • 14.
      积安释义:长久平安,积久平安。明 李东阳《求退录》:“方今世久承平,积安成玩,灾异迭应,边寇纵横,财匱民穷,兵疲将寡。”清 侯方域《重修演武厅事记》:“归 有军卫,沿农战,空名而已。积安二百餘年,至 隆庆 间,邑人 师尚詔 叛,乃改为郡,置兵,立参将领之。”
    • 15.
      策勋释义:⒈见“策勋”。⒉亦作“策勛”。记功勋于策书之上。《左传·桓公二年》:“凡公行,告于宗庙;反行,饮至、舍爵、策勋焉,礼也。”杜预 注:“既饮置爵,则书勋劳于策,言速纪有功也。”《后汉书·光武帝纪下》:“夏四月,大司马 吴汉 自 蜀 还京师,于是大饗将士,班劳策勋。”李贤 注:“其有功者,以策书纪其勋也。”《古诗源·木兰诗》:“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彊。”唐 刘禹锡《平蔡州》诗之一:“策勛礼毕天下泰,猛士按剑看 常山。”明 唐顺之《咏俞虚江参将》诗之一:“此日渠魁当授首,策勋早见上麒麟。”清 陈康祺《郎潜纪闻》
    • 16.
      起工释义:动工;开工。 明 朱国祯《涌幢小品·郧阳兵变》:“万历 十五年 李见罗 材抚 郧阳,改参将公署为书院,十月初二起工。”《醒世恒言·张廷秀逃生救父》:“多承员外下顾,不知还在几时起工?”《西湖佳话·放生善迹》:“自起工至桥成之日,潮汐不至,以此得成大功。”
    • 17.
      龙衣释义:⒈天子的袍服。 唐 卢照邻《登封大酺歌》之二:“日观仙云随凤輦,天门瑞雪照龙衣。”明 徐渭《凯歌二首赠参将戚公》之一:“战罢亲看海日晞,大酋流血湿龙衣。”清 薛福成《庸盦笔记·轶闻·太监安得海伏法》:“有 安 姓太监……声势煊赫,自称奉旨差遣,织办龙衣。”⒉喻指盖屋的茅草。清 黄遵宪《武清道中作》诗:“龙衣将瓦覆,牛矢压墙高。”钱仲联 笺注:“冯贄《云仙杂记》:‘饶子卿 隐 庐山 康王谷,无瓦屋,代以茅茨。每年一易茅,谓之屋龙更衣。’”

参将(canjia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参将是什么意思 参将读音 怎么读 参将,拼音是cān jiāng,参将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参将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