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帷裳 帷裳的意思
wéicháng

帷裳

简体帷裳
繁体
拼音wéi cháng
注音ㄨㄟˊ ㄔㄤ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wéi, ◎ 围在四周的帐幕。【组词】:帷幕。帷幔。帷幄(军用的帐幕)。帷子。帷帐。

cháng shang,(1) 〔裳裳〕光明。(2) 古代指遮蔽下体的衣裙。(1) 〔衣裳〕衣服。

基本含义

指帷帐和裳衣,比喻高贵而美丽的衣裳。

帷裳的意思

帷裳 [wéi cháng]

1. 古代朝祭的服装。用整幅布制成,不加裁剪。

2. 泛指下裳,裙子。

3. 车旁的帷幔。

5. 犹帷墙。

帷裳 引证解释

⒈ 古代朝祭的服装。用整幅布制成,不加裁剪。

《论语·乡党》:“非帷裳,必杀之。”
刘宝楠 正义:“郑 注云,帷裳,谓朝祭之服,其制,正幅如帷也。”

⒉ 泛指下裳,裙子。

《汉书·外戚传下·孝成班倢伃》:“感帷裳兮发红罗,纷綷縩兮紈素声。”
明 何景明 《待曙楼赋》:“欖衾裯以起坐,搴帷裳以佇察。”

⒊ 车旁的帷幔。

《诗·卫风·氓》:“淇水 汤汤,渐车帷裳。”
孔颖达 疏:“以幃障车之旁如裳,以为容饰,故或谓之幃裳,或谓之童容。”
《后汉书·贾琮传》:“旧典,传车驂驾,垂赤帷裳,迎於州界。”

⒋ 犹帷墙。参见“帷墙”。

《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今人主沉於諂諛之辞,牵於帷裳之制,使不羈之士与牛驥同皁,此 鲍进 所以忿於世而不留富贵之乐也。”


国语词典

帷裳 [wéi cháng]

⒈ 古代朝祭的衣服。用整片布制成,没有裁剪车缝。

《论语·乡党》:「非帷裳,必杀之。」
三国魏·何晏·集解:「衣必有杀缝,唯帷裳无杀也。」

⒉ 车子的帷幔,有障蔽的功用。

《诗经·卫风·氓》:「淇水汤汤,渐车帷裳。」
《后汉书·卷三一·贾琮传》:「旧典:传车骖驾,垂赤帷裳,迎于州界。」


帷裳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帐裳释义:即帷裳。
    • 2.
      搴帷释义:⒈撩起帷幕。 ⒉东汉刺史到任,迎接他的车子照例要挂着赤帷裳。但冀州刺史贾琮到任时,登上车子说:“刺史必须广视听,察美恶,怎么能挂起帷裳来塞自己的耳目呢?”吩咐把帷裳褰起来。所属各地听到此事,都深为震动。见《后汉书·贾琮传》。后亦以“搴帷”称高级地方官履任。
    • 3.
      褰帷释义:⒈亦作“褰幃”。 撩起帷幔。⒉《后汉书·贾琮传》:“琮为冀州刺史。旧典,传车驂驾,垂赤帷裳,迎於州界。及琮之部,升车言曰:‘刺史当远视广听,纠察美恶,何有反垂帷裳以自掩塞乎?’乃命御者褰之。”后因以“褰帷”为官吏接近百姓,实施廉政之典。
    • 4.
      轮裳释义:古代车上的帷裳。 代指车子。亦借指车迹所至之地。
    • 5.
      露车释义:⒈无帷盖的车子。 《后汉书·灵帝纪》:“帝与 陈留王 协 夜步逐荧光行数里,得民家露车,共乘之。”《资治通鉴·汉灵帝中平六年》引此文,胡三省 注曰:“露车者,上无巾盖,四旁无帷裳,盖民家以载物者耳。”《新唐书·李纲传》:“及 宪 诛,露车载尸,故吏奔匿,纲 抚棺号慟。”⒉大车。露,通“輅”。《宋书·后废帝纪》:“制露车一乘,其上施篷,乘以出入,从者不过数十人。”

帷裳(weisha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帷裳是什么意思 帷裳读音 怎么读 帷裳,拼音是wéi cháng,帷裳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帷裳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