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问策 问策的意思
wèn

问策

简体问策
繁体問策
拼音wèn cè
注音ㄨㄣˋ ㄘㄜ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wèn,(1) 有不知道或不明白的事请人解答。【组词】:询问。问答。问题。问鼎(指图谋夺取政权)。问津。质问。过问。(2) 为表关切而询问。【组词】:慰问。问候。问长问短。(3) 审讯,追究。【组词】:审问。问案。唯你是问。(4) 管,干预。【组词】:概不过问。(5) 向某人或某方面要东西。【例句】:我问他借几本书。(6) 姓。

cè,(1) 古代的一种马鞭子,头上有尖刺。(2) 鞭打。【组词】:策马。鞭策。(3) 激励,促进。【组词】:策动。策勉。(4) 古代称连编好的竹简。【组词】:简策。(5) 古代帝王对臣下封土、授爵或免官。【组词】:策命。策免。策封。(6) 古代科举考试的一种文体。【组词】:策论。策问。(7) 杖。【组词】:策杖。(8) 中国数学上曾经用过的一种计算工具,形状与“筹”相似。(9) 计谋,主意,办法。【组词】:上策。献策。决策。政策。策划。束手无策。(10) 书法用字名称,指仰横。(11) 姓。

基本含义

指向他人请教策略或办法,以解决问题或应对困难。

问策的意思

问策 [wèn cè]

1. 策问。汉以来试士,以政事、经义等设问写在简策上使之条对,后称试士的考题为策问。

问策 引证解释

⒈ 策问。 汉 以来试士,以政事、经义等设问写在简策上使之条对,后称试士的考题为策问。

明 杨慎 《升庵诗话·苏堤始末》:“宋 之世,修 六塔河、三股河,安石 以 范子渊、李仲昌 专其事……绩败功圮,而姦臣 李清臣 为考官,犹以修河问策欲掩护之。”


问策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七十二贤释义:对 孔子 门下才德出众的学生的美称。清 梁章鉅《归田琐记·陈实百问策》:“实 於 永乐 四年,登 林环 榜进士,负才不相下,疏言取状元不公。成祖 召詰之。对曰:‘臣百问百答。’成祖 命 解縉 发策,以‘七十二贤,贤贤何德;二十八将,将将何功’为问。成祖 临轩对试,顷刻间条对详悉,文彩可观。”参见“七十二子”。
    • 2.
      拙速释义:谓用兵宁拙于机智而贵在神速。《孙子·作战》:“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杜牧 注:“攻取之间,虽拙于机智,然以神速为上。”晋 张协《杂诗》之七:“巧迟不足称,拙速乃垂名。”《资治通鉴·梁武帝太清二年》:“侯景 闻臺军讨之,问策於 王伟,伟 曰:‘……兵贵拙速,宜即进军。’”
    • 3.
      积迷释义:积久昏暗。明 袁宏道《第一问策》:“而或者以为积迷之阴,未可以一旦扫,则世岂有百年之暗,而不可以一炬销者乎?”
    • 4.
      老腐释义:犹老朽。《资治通鉴·后汉高祖乾祐元年》“威 将行,问策於太师 冯道”元 胡三省 注:“郭威 以卒伍之雄,而问策於 冯道 之老腐者。”参见“老朽”。
    • 5.
      贴经释义:犹帖经。科举时代的一种考试方式。宋 高承《事物纪原·学校贡举·三场》:“天宝 十三载,举人问策外,更诗赋并杂文贴经为三场试也。”《续资治通鉴·宋太宗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免贴经,只试墨义二十道,皆以经中正文大义为问题。”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四编第一章第四节:“明经科考试贴经、墨义,死背词句。”参阅《通典·选举三》。

问策(wence)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问策是什么意思 问策读音 怎么读 问策,拼音是wèn cè,问策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问策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