艰食 [jiān shí]
1. 粮食匮乏。
艰食 引证解释
⒈ 粮食匮乏。
引《书·益稷》:“暨 稷 播,奏庶艰食鲜食。”
孔 传:“艰,难也。众难得食处,则与 稷 教民播种之。”
唐 李商隐 《赛荔浦县城隍神文》:“嗟我疲民,每虞艰食,寒耕热耨,始望於秋成。”
《宋史·神宗纪一》:“令监司戒飭州县省事,劝民力田,民有艰食者振之。”
《清史稿·德宗纪一》:“以近畿亢旱, 直隶、山东 暨 河南、河北 等府小民艰食,諭长官抚卹。”
艰食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丰庑释义:谓五谷丰盛。《史记·孝武本纪》:“今年丰廡未有报,鼎曷为出哉?”元 袁桷《先农祝文》:“惟兹艰食,稼政允修,相其阴阳,迄获丰廡。”
- 2.
发敛释义:⒈散发、积聚(财物)。 南朝 宋 颜延之《庭诰》:“量时发敛,视岁穰俭,省赡以奉己,损散以及人。”唐 杨炯《奉和上元酺宴应诏》:“敬时穷发敛,卜代盈千亿。”《新唐书·韩洄传》:“復罢省胥吏冗食二千人,积米 长安、万年 二县各数十万石,视年丰耗而发敛焉,故人不艰食。”⒉犹往还,进退。古历谓日道发南敛北之细数。《周髀算经》卷上:“冬至夏至者,日道发敛之所生也,至昼夜长短之所极。”赵婴 注:“发,犹往也。敛,犹还也。”《汉书·律历志上》:“盖闻古者 黄帝 合而不死,名察发敛,定清浊,起五部,建气物分数。”颜师古
- 3.
捐瘠释义:饥饿而死。《汉书·食货志上》:“尧 禹 有九年之水,汤 有七年之旱,而国亡捐瘠者,以畜积多而备先具也。”颜师古 注:“孟康 曰:‘肉腐为瘠。捐,骨不埋者。’瘠,瘦病也。言无相弃捐而瘦病者耳。”宋 司马光《上皇帝疏》:“老弱流离,捐瘠道路。”《金史·循吏传·卢克忠》:“会民艰食,克忠 下令凡民有蓄积者计留一岁,悉平其价糴之,由是无捐瘠之患。”
- 4.
月廪释义:⒈亦作“月廪”。亦作“月稟”。古代每月发给官吏的禄米。《新唐书·杨绾传》:“又定府、州官月稟,使优狭相均。”宋 陆游《村饮》诗:“白稻登场喜食新,太仓月廩厌陈陈。”《宋史·兵志七》:“﹝ 宣和 ﹞七年,减掖庭用度,减侍从官以上月廩。”《元史·世祖纪十四》:“命宿卫受月廪及 蒙古 军以艰食受粮者,宣徽院仍领之。”廪,一本作“廩”。⒉泛指每月给予的粮米。宋 周密《齐东野语·莫氏别室子》:“已,又呼其所生,喻之以月廪岁衣如翁在日,且戒以非时毋輙至,亦欣然而退。”廪,一本作“廩”。⒊见“月廩”。
- 5.
物斛释义:借指粮食。斛,古代量器。《元典章·刑部十一·偷粟米贼人免刺》:“比年田禾薄收,物斛涌贵,贫民缺食。”《元典章·工部二·籴贩客船不许遮当》:“近岁天旱,中原田禾薄收,物斛价高,百姓艰食。”《续资治通鉴·宋孝宗乾道六年》:“契勘屯田官兵共约三千餘人,其每年所收物斛大段数少,若将不堪。”
- 6.
科卖释义:政府依法专卖。 宋 苏舜钦《两浙路转运使司封郎中王公墓表》:“时岁旱虫孽,近甸艰食,中出縑帛五十万,科卖民间,取貲以市粟。”宋 戴埴《鼠璞·盐法》:“绍兴 用 何溥 请禁科卖仓盐,高宗 曰:盐虽居民间常用之物,科卖则为大害。”《续资治通鉴·宋孝宗乾道四年》:“福建路 建、剑、汀、邵武 四州军,科卖官盐,骚扰民户,可将本路钞盐尽罢。”
- 7.
稆谷释义:野生的稻谷。 唐 刘禹锡《登司马错故城》诗:“废井抽寒菜,毁臺生穭穀。”《旧唐书·马燧传》:“大历 四年,改 怀州 刺史。乘乱兵之后,其夏大旱,人失耕稼……至秋,界中生穭穀,人颇赖之。”《旧五代史·梁书·冯行袭传》:“民或艰食,必有穭穀出於壠亩。”
- 8.
穭谷释义:野生的稻谷。唐 刘禹锡《登司马错故城》诗:“废井抽寒菜,毁臺生穭穀。”《旧唐书·马燧传》:“大历 四年,改 怀州 刺史。乘乱兵之后,其夏大旱,人失耕稼……至秋,界中生穭穀,人颇赖之。”《旧五代史·梁书·冯行袭传》:“民或艰食,必有穭穀出於壠亩。”
- 9.
艰鲜释义:《书·益稷》:“暨 稷 播,奏庶艰食鲜食。”孔 传:“艰,难也。众难得食处,则与 稷 教民播种之,决川有鱼鱉,使民鲜食之。”后以“艰鲜”指食物匮乏。《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元年》:“财用殫匱,民食艰鲜,州县以军兴为名而倍取无度。”参见“艰食”。
- 10.
鲜食释义:⒈亦作“鱻食”。鲜活的食品。指鸟兽、鱼鳖之类。《书·益稷》:“予决九川……暨稷播,奏庶艰食鲜食。”孔 传:“川有鱼鱉,使民鲜食之。”唐 刘禹锡《楚望赋》:“渚居鱻食,大掩水物。”宋 孙光宪《北梦琐言》卷十:“唐 崔枢 为小朝官,家人於井中汲得一鱼,枢 本好鲜食,意是厨人治鱼,误落井中,乃令烹而啖之。”⒉犹生食。宋 陈师道《晚兴》诗:“谁初教鲜食,泽竭未能休。”⒊鲜美之食。隋 王通《中说·天地》:“士有靡衣鲜食而乐道者,吾未之见也。”⒋(xiǎn shí)少食。《左传·襄公二十一年》:“重茧衣裘,鲜食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