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边疆 边疆的意思
biānjiāng

边疆

简体边疆
繁体邊疆
拼音biān jiāng
注音ㄅㄧㄢ ㄐㄧㄤ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biān bian,(1) 物体的周围部分,外缘。【组词】:边缘。边沿。(2) 国家或地区交界处。【组词】:边疆。边界。边防。边境。边陲(边境)。(3) 几何学上指夹成角或围成多角形的直线。【例句】:等边三角形。(4) 旁侧,近旁。【组词】:身边。边锋。(5) 方面。【例句】:边干(gàn )边学。(6) 表示方位。【组词】:上边。外边。(7) 姓。

jiāng qiáng,(1) 地域,领域,边界。【组词】:疆土。疆宇(国土)。疆界。疆场(战场)。疆陲(边境)。边疆。海疆。(2) 极限。【组词】:万寿无疆。(3) 划分界限。【例句】:“楚子疆之”。(1) 同“彊(强)”,强大。

基本含义

指国家或地区的边境地带。

边疆的意思

边疆 [biān jiāng]

1. 靠近国界的疆土;边远地方。

支援边疆建设。

[border area; frontier;]

边疆 引证解释

⒈ 亦作“边壃”。亦作“邉疆”。

⒉ 靠近国界的领土。

《左传·昭公十四年》:“好於边疆,息民五年,而后用师,礼也。”
《敦煌变文集·李陵变文》:“从 孝文皇帝 亡来,免得塞庭无事, 汉 家将作,你的的专知抄畧边壃,今日捉降,若生是?”
唐 杜甫 《夏夜叹》:“念彼荷戈士,穷年守边疆。”
明 何景明 《漠将篇》:“飞符插羽募精强,连营列阵扫邉疆。”
丁玲 《杜晚香》:“保卫边疆,建设边疆。”

⒊ 边际。

宋 司马光 《和范景仁西圻野老》:“蚕收百箔桑蔽野,麻麦极望无边疆。”


国语词典

边疆 [biān jiāng]

⒈ 边境附近的疆域,与内地对称。我国边疆范围,一般分为地理边疆(即国防边疆)​、人文边疆(又分民族、文化、政治边疆)​、历史边疆三种。

《五代史平话·周史·卷上》:「何物强藩,诱致邻寇,荡摇我边疆,俘杀我人民!」
《儒林外史·第三五回》:「朕在位三十五年,幸托天地祖宗,海宇升平,边疆无事。」

边界 边境 边陲

内地


边疆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边境释义:靠近边界的地方。
    • 2.
      边界释义:地区和地区之间的界线(多指国界,有时也指省界、县界):边界线。 越过边界。
    • 3.
      边陲释义:边疆,靠近国界的地区。 陲(chuí)。

边疆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内地释义:距离边疆(或沿海)较远的地区。

边疆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七科释义:指应征派到边疆去服兵役的七种人。
    • 2.
      三危释义:⒈三件可危之事。⒉古代西部边疆山名。
    • 3.
      三垂释义:⒈犹三边。 指东、西、南三方边疆。⒉犹三边。指东、南、北三方边疆。
    • 4.
      上山下乡释义:一般指知识青年到农村、到山区、到边疆去参加农业生产,经受劳动锻炼。如:凤田 初中刚毕业,正在这时,毛主席 号召知识青年上山下乡,靳大娘 就给他报了名。
    • 5.
      东南一尉,西北一候释义:谓设官镇守南北边疆。尉、候,武官名。《汉书·扬雄传下》:“今大 汉 左 东海,右 渠搜,前 番禺,后 陶涂。东南一尉,西北一候。”颜师古 注引 孟康 曰:“会稽 东部都尉也。敦煌、玉门关 候也。”北周 庾信《贺平邺都表》:“当今 鹿臺 已散,离宫已遣,兵藏武库,马入 华山 ……政须东南一尉,立於 比景 之南;西北一候,置於 交河 之北。”
    • 6.
      丹徼释义:古代称南方的边疆。
    • 7.
      乘塞释义:守卫边疆要塞。
    • 8.
      乾隆释义:⒈清高宗的年号。⒉(1711—1799)即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即位后平定了新疆准噶尔部等叛乱,稳定西藏政局,对西南少数民族继续实行改土归流,加强了对西北西南边疆的控制管理。对西方殖民势力加以限制,编纂书籍多种,尤以《四库全书》为最。但又屡兴文字狱,多次出游,浪费无度。在位后期,官僚贪污成风,起义蜂起,清王朝自此由盛转衰。
    • 9.
      云南释义:⒈中国西南边境的省。面积38万多平方公里,人口3260万,省会昆明。是中国民族成分最复杂的省。全境多山,高差很大,气候垂直变化显著,从热带作物到耐寒作物品种多样,水力资源丰富,矿产丰富,工业以有色冶金为主,锡产量全国第一,铜、铅、锌产量也居全国重要地位⒉中国多民族的边疆省份。简称滇、云。邻川、藏、黔、桂,与越南、老挝、缅甸接壤。省会昆明市。面积34万平方千米。有汉、彝、白、哈尼等民族。战国为滇王国。秦始置郡县,西汉建益州郡。东汉末年(220)于建益州西部属国,又合并哀牢夷地区建永昌郡。三国隶蜀国,西晋设宁
    • 10.
      伊吾释义:⒈象声词。读书声。宋 黄庭坚《考试局与孙元忠博士竹间对窗夜闻元忠诵书声调悲壮戏作竹枝歌三章和之》:“南窗读书声伊吾,北窗见月歌竹枝。”明 高启《卧病夜闻邻儿读书》诗:“月淡梧桐雨后天,伊吾声在北窓前。”⒉古地名。汉 伊吾卢 地区,隋 大业 六年置 伊吾郡。治所在今 新疆 哈密县。亦泛指边疆。《后汉书·班超传》:“将兵别击 伊吾 战於 蒲类海,多斩首虏而还。”李贤 注:“伊吾,匈奴 中地名,在今 伊州 纳职县 界。”《新唐书·西域传下》:“伊吾城 者,汉 宜禾 都尉所治。商胡杂居,胜兵千,附 铁勒。人驍悍,
    • 11.
      保境息民释义:保卫国家边疆,使人民得以安宁。
    • 12.
      傜戍释义:谓服劳役与戍守边疆。《资治通鉴·唐则天后万岁通天元年》:“吐蕃 百姓疲於傜戍,早愿和亲。”
    • 13.
      关籥蕃篱释义:籥:锁钥;蕃篱:指篱笆,屏障。比喻边疆像落了锁的铁壁,坚固异常。
    • 14.
      典边释义:主守边疆。
    • 15.
      内地释义:距离边疆(或沿海)较远的地区。
    • 16.
      冠佩释义:⒈见“冠佩”。⒉亦作“冠珮”。指古代官吏的冠和佩饰。南朝 梁 江淹《杂体诗·效魏文帝<游宴>》:“月出照园中,冠珮相追随。”宋 苏辙《次韵姚道人》之一:“他年解冠佩,共游无边疆。”⒊指官吏。宋 范成大《昼锦行送陈福公判信州》诗:“汉 家 麟阁 多王侯,冠佩相望经几秋。”清 顾炎武《十庙》诗:“復见十庙中,冠佩齐趋蹌。”⒋妇女用的帽子与佩饰。元 郝经《天赐夫人词》:“负来灯下惊鬼物,云鬢欹斜倒冠佩。”
    • 17.
      刺配释义:古代的一种刑罚。 在犯人面部刺刻标记,押送边远地方。通常编入边疆驻军服役,故又名充军。
    • 18.
      动摇释义:⒈不稳固;不坚定:意志坚定,绝不动摇。⒉使动摇:动摇军心。环境再艰苦也动摇不了这批青年支援边疆建设的决心。
    • 19.
      北庭都护府释义:唐代设于天山北路的军政机构。公元702年,武则天为加强对西北边疆控制而设立,治所在庭州(今新疆吉木萨尔北)。辖天山以北包括阿尔泰山和巴尔喀什湖以西直至咸海(一说今里海)的广大地区。安史之乱后先后为回纥、吐蕃攻占。
    • 20.
      北疆释义:⒈北方边疆。⒉指新疆的北部。

边疆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七科释义:指应征派到边疆去服兵役的七种人。
    • 2.
      三危释义:⒈三件可危之事。⒉古代西部边疆山名。
    • 3.
      三垂释义:⒈犹三边。 指东、西、南三方边疆。⒉犹三边。指东、南、北三方边疆。
    • 4.
      上山下乡释义:一般指知识青年到农村、到山区、到边疆去参加农业生产,经受劳动锻炼。如:凤田 初中刚毕业,正在这时,毛主席 号召知识青年上山下乡,靳大娘 就给他报了名。
    • 5.
      东南一尉,西北一候释义:谓设官镇守南北边疆。尉、候,武官名。《汉书·扬雄传下》:“今大 汉 左 东海,右 渠搜,前 番禺,后 陶涂。东南一尉,西北一候。”颜师古 注引 孟康 曰:“会稽 东部都尉也。敦煌、玉门关 候也。”北周 庾信《贺平邺都表》:“当今 鹿臺 已散,离宫已遣,兵藏武库,马入 华山 ……政须东南一尉,立於 比景 之南;西北一候,置於 交河 之北。”
    • 6.
      丹徼释义:古代称南方的边疆。
    • 7.
      乘塞释义:守卫边疆要塞。
    • 8.
      乾隆释义:⒈清高宗的年号。⒉(1711—1799)即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即位后平定了新疆准噶尔部等叛乱,稳定西藏政局,对西南少数民族继续实行改土归流,加强了对西北西南边疆的控制管理。对西方殖民势力加以限制,编纂书籍多种,尤以《四库全书》为最。但又屡兴文字狱,多次出游,浪费无度。在位后期,官僚贪污成风,起义蜂起,清王朝自此由盛转衰。
    • 9.
      云南释义:⒈中国西南边境的省。面积38万多平方公里,人口3260万,省会昆明。是中国民族成分最复杂的省。全境多山,高差很大,气候垂直变化显著,从热带作物到耐寒作物品种多样,水力资源丰富,矿产丰富,工业以有色冶金为主,锡产量全国第一,铜、铅、锌产量也居全国重要地位⒉中国多民族的边疆省份。简称滇、云。邻川、藏、黔、桂,与越南、老挝、缅甸接壤。省会昆明市。面积34万平方千米。有汉、彝、白、哈尼等民族。战国为滇王国。秦始置郡县,西汉建益州郡。东汉末年(220)于建益州西部属国,又合并哀牢夷地区建永昌郡。三国隶蜀国,西晋设宁
    • 10.
      伊吾释义:⒈象声词。读书声。宋 黄庭坚《考试局与孙元忠博士竹间对窗夜闻元忠诵书声调悲壮戏作竹枝歌三章和之》:“南窗读书声伊吾,北窗见月歌竹枝。”明 高启《卧病夜闻邻儿读书》诗:“月淡梧桐雨后天,伊吾声在北窓前。”⒉古地名。汉 伊吾卢 地区,隋 大业 六年置 伊吾郡。治所在今 新疆 哈密县。亦泛指边疆。《后汉书·班超传》:“将兵别击 伊吾 战於 蒲类海,多斩首虏而还。”李贤 注:“伊吾,匈奴 中地名,在今 伊州 纳职县 界。”《新唐书·西域传下》:“伊吾城 者,汉 宜禾 都尉所治。商胡杂居,胜兵千,附 铁勒。人驍悍,
    • 11.
      保境息民释义:保卫国家边疆,使人民得以安宁。
    • 12.
      傜戍释义:谓服劳役与戍守边疆。《资治通鉴·唐则天后万岁通天元年》:“吐蕃 百姓疲於傜戍,早愿和亲。”
    • 13.
      关籥蕃篱释义:籥:锁钥;蕃篱:指篱笆,屏障。比喻边疆像落了锁的铁壁,坚固异常。
    • 14.
      典边释义:主守边疆。
    • 15.
      内地释义:距离边疆(或沿海)较远的地区。
    • 16.
      冠佩释义:⒈见“冠佩”。⒉亦作“冠珮”。指古代官吏的冠和佩饰。南朝 梁 江淹《杂体诗·效魏文帝<游宴>》:“月出照园中,冠珮相追随。”宋 苏辙《次韵姚道人》之一:“他年解冠佩,共游无边疆。”⒊指官吏。宋 范成大《昼锦行送陈福公判信州》诗:“汉 家 麟阁 多王侯,冠佩相望经几秋。”清 顾炎武《十庙》诗:“復见十庙中,冠佩齐趋蹌。”⒋妇女用的帽子与佩饰。元 郝经《天赐夫人词》:“负来灯下惊鬼物,云鬢欹斜倒冠佩。”
    • 17.
      刺配释义:古代的一种刑罚。 在犯人面部刺刻标记,押送边远地方。通常编入边疆驻军服役,故又名充军。
    • 18.
      动摇释义:⒈不稳固;不坚定:意志坚定,绝不动摇。⒉使动摇:动摇军心。环境再艰苦也动摇不了这批青年支援边疆建设的决心。
    • 19.
      北庭都护府释义:唐代设于天山北路的军政机构。公元702年,武则天为加强对西北边疆控制而设立,治所在庭州(今新疆吉木萨尔北)。辖天山以北包括阿尔泰山和巴尔喀什湖以西直至咸海(一说今里海)的广大地区。安史之乱后先后为回纥、吐蕃攻占。
    • 20.
      北疆释义:⒈北方边疆。⒉指新疆的北部。

边疆造句

1.解放军战士日以继夜地守卫着祖国的边疆

2.不论是通都大邑还是边疆内地,人们都能收听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节目。

3.他不远千里,到边疆去考察。

4.保卫祖国边疆是哨卡战士义不容辞的责任。

5.爸爸鼓励哥哥,到了边疆要在那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6.他毅然决然抛弃了优裕的生活,投身于边疆的开发和建设中去。

7.我们的边防军和边疆各族人民水乳交融,血肉相连。

8.边疆战士荷枪实弹,保卫着祖国的安全。

9.这群血气方刚的年轻人,奔赴西藏,支援边疆建设。

10.五六十年代,一批血气方刚的青年响应党的号召,自愿报名支援边疆建设。

11.大学毕业后,他不留恋大城市优裕的生活条件,而是远走高飞来到偏僻的边疆小镇来研究如何防沙治沙。

12.枫树的叶子落光了,苍老挺拔的树干光溜溜的。它像一个守卫边疆的战士,挺立在严寒中。

13.路边的杨树如同守卫边疆的战士,屹立不倒。

14.在工厂,有大干快上的工人;在农村,有辛勤耕作的农民;在边疆,有坚守岗位的战士。我们的祖国繁荣富强。

15.梅花,喜欢她的冰清玉洁,喜欢她的独立风雪,喜欢的铿锵傲骨,像坚守边疆的将军,漫天飞雪中吟唱不屈与骄傲。

16.一条铁路,把边疆和内地紧紧联系在一起。

17.哥哥大学毕业后,毅然奔赴祖国的边疆,决心在那里干一番事业。

18.我是一株青松,在祖国的边疆,傲然屹立,显示出庄严的身姿。

19.作为一名军人,爸爸常年工作在祖国的边疆

20.哥哥大学毕业后,满怀豪情奔赴祖国的边疆

边疆(bianjia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边疆是什么意思 边疆读音 怎么读 边疆,拼音是biān jiāng,边疆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边疆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