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班列 班列的意思
bānliè

班列

简体班列
繁体
拼音bān liè
注音ㄅㄢ ㄌㄧㄝ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bān,(1) 一群人按次序排成的行列。【组词】:排班。按部就班。(2) 工作或学习的组织。【组词】:班组。班级。班长。班主任。领班。(3) 军队编制中的基层单位,在“排”以下。(4) 工作按时间分成的段落,亦指工作场所。【组词】:早班。下班。值班。班房。(5) 定时开行(xíng)的。【组词】:班车。班机。班期。(6) 量词(a.用于人群,如“这班人真能干”;b.用于定时开行的交通运输工具,如“他搭下一班飞机走”)。(7) 调回或调动(军队)。【组词】:班师。班兵。(8) 古同“斑”,杂色。(9) 姓。

liè,(1) 排成的行。【组词】:罗列。行(háng )列。队列。列岛。(2) 众多,各。【组词】:列位。列强。列传(zhuàn )。(3) 摆出。【组词】:列举。(4) 安排到某类事务之中。【组词】:列席。(5) 量词,用于成行列的事物。【组词】:一列火车。(6) 类。【组词】:不在此列。(7) 姓。(8) 古同“烈”,强烈,猛然。(9) 古同“裂”,分裂。

基本含义

指一列列有序的队伍或车辆。

班列的意思

班列 [bān liè]

1. 朝班的行列。

2. 指朝廷或朝官。

3. 官阶;品级。

4. 按班排列。

6. 班次,行列。

班列 引证解释

⒈ 朝班的行列。

晋 潘岳 《夏侯常侍诔》序:“天子以为散骑常侍,从班列也。”
唐 王勃 《常州刺史平原郡开国公行状》:“﹝公﹞加上柱国,随班列也。”

⒉ 指朝廷或朝官。

唐 虚中 《献郑都官》诗:“早晚辞班列,归寻旧隐峯。”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主司失意》:“形神虽处於遐陬,梦寐尚驰於班列。”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二》:“裴延龄 恃恩轻躁,班列惧之。”

⒊ 官阶;品级。

明 王鏊 《震泽长语·官制》:“臺省寺监卫率之官,止以辨班列之崇卑,制廩禄之厚薄,多无职业,其所谓官,乃古之爵也。”
《清通典·职官八》:“鑾仪使三人,掌供奉乘舆秩序卤簿,辨其名数与班列。”

⒋ 按班排列。

唐 薛用弱 《集异记·蔡少霞》:“百神守护,诸真班列。”

⒌ 班次,行列。

清 王韬 《淞滨琐话·煨芋梦》:“彼心有杀机,何犹得厠於神仙班列也。”
鲁迅 《书信集·致杨霁云》:“﹝‘第九’﹞盖指‘八仙’之名次而言,一到第九,就不在班列之内了。”


国语词典

班列 [bān liè]

⒈ 朝班的行列。

《文选·潘岳·夏侯常侍诔》:「天子以为散骑常侍从班列也。」
唐·韩愈〈荐樊宗师状〉:「忝在班列,知贤不敢不论。」


班列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五定班列释义:货运“五定”班列,指在主要城市、港口、口岸间铁路干线上组织开行的“定点(装车地点)、定线(固定运行线)、定车次、定时(固定到发时间)、定价(运输价格)”的快速货物列车,它包括集装箱“五定”班列和普通货物“五定”班列两种组织形式。
    • 2.
      从列释义:见“从班列”。
    • 3.
      从班释义:见“从班列”。
    • 4.
      仪范释义:⒈礼法,礼仪。《晋书·谢安传》:“安 虽处衡门,其名犹出 万 之右,自然有公辅之望,处家常以仪范训子弟。”《南史·袁湛传》:“愍孙 峻於仪范,废帝 倮之迫使走,愍孙 雅步如常。”《隋书·儒林传·马光》:“然皆鄙野,无仪范,朝廷不之贵也。”宋 沉括《梦溪笔谈·人事一》:“远方士皆未知朝廷仪范,班列纷错,有司不能绳勒。”⒉仪容,风范。北周 庾信《周上柱国齐王宪神道碑》:“仪范清冷,风神轩举。”唐 范摅《云溪友议》卷一:“濠梁 人 南楚材 者,旅游 陈 潁。岁久,潁 守慕其仪范,将欲以子妻之。”明 张居正《答南
    • 5.
      卑逊释义:谦虚恭谨。 唐 郑处诲《明皇杂录》卷上:“九龄 洎 裴耀卿 罢免之日,自中书至 月华门,将就班列,二人鞠躬卑逊,林甫 处其中,抑扬自得,观者窃谓一雕挟两兔。”《警世通言·王娇鸾百年长恨》:“﹝ 周廷章 ﹞上门认亲,极其卑逊,极其亲热。”钱钟书《围城》一:“﹝ 苏小姐 ﹞让 方鸿渐 卑逊地仰慕而后屈伏地求爱。”
    • 6.
      右列释义:⒈指先贤,有德才的前辈。 ⒉指吏部。为尚书省六部之首。班列次序,居各部之上,故称。⒊指武官。古代武官居于朝班之右。
    • 7.
      员僚释义:亦作“员寮”。 泛指官吏。《旧唐书·陆贽传》:“至如宫闈近侍,班列员僚,但驰走从行而已。”宋 范仲淹《奏乞拣沿边年高病患军员》:“诸军内若有指挥使员寮得力,则不唯训练齐整,兼临阵之时,各能将领其下。”宋 庞元英《文昌杂录》卷三:“兵部仪仗排列职掌二人,押队员寮二人。”
    • 8.
      朝班释义:古代群臣朝见帝王时按官品分班排列的位次。 朝堂列班时,除侍奉官外,一般官品越高的班列离帝王越近。历代朝仪不一,分班情况各异。如 唐 设文武一品至五品班,清 设文武一品至九品班。后泛称朝廷百官之列。
    • 9.
      清序释义:指朝官的班列。
    • 10.
      温理释义:⒈复习整理。宋 叶适《除华文阁待制谢皇太子笺》:“以其昔忝班列之久,不使骤从农圃之游。某敢不勉竭頽年,温理幼学。”《天雨花》第三回:“另将书案窗前摆,使之温理圣贤文。”郭沫若《创造十年续篇》二:“泰东 要标点他的全集,要我做篇序,因此我也就乐于温理了一番旧业。”⒉指回味,回想。茅盾《虹》三:“她仔细温理从最初以至现在 韦玉 对于她的态度。”叶圣陶《未厌集·小病》:“两年以前过惯了的独居生活,现在重行温理,才体会出好多滋味。”
    • 11.
      王班释义:犹朝班。 朝臣官位的班列。
    • 12.
      班部释义:犹班列。 指朝班的行列。
    • 13.
      班首释义:⒈班列之首。唐 元稹《初除浙东妻有阻色》诗“兴庆 首行千命妇”自注:“予在中书日,妻以郡君朝太后於 兴庆宫,猥为班首。”宋 李上交《近事会元·内翰入院班次》:“后唐 明宗 天成 三年八月,詔翰林学士依入院先后为班次,唯承旨必居班首。”《明史·李绍贤传》:“尝颁詔至 徐州,监仓中使席班首,绍贤 立命撤其席,中使愕然去。”⒉首领;魁首。宋 刘克庄《念奴娇·和诚斋休致韵》词:“地行仙里,合推儂做班首。”明 唐顺之《叙广右战功》:“公因命班首一人与 公丁 从人护船至 武宣。”《孽海花》第六回:“达抚臺 见 雯青
    • 14.
      班齿释义:⒈谓与人并列。⒉犹班列。朝班的行列。借指官吏。
    • 15.
      鸿鸳释义:鸿序鸳行。比喻朝官的班列。
    • 16.
      鸿鹭释义:⒈泛指鹄、雁、鹅、鸥等大型水鸟。《云笈七籤》卷二三:“太虚真人 曰:鸿者,羽族之总名也,其鵠、鴈、鹅、鸥皆曰鸿鷺也。古謌曰:鸿鷺十年鸟,为有致天真。”⒉鸿雁、鹭鸶飞行有序,因以比喻朝官的班列。南朝 梁 刘孝绰《侍宴集贤堂应令》诗:“官属引鸿鷺,朝行命金碧。”《魏书·李谐传》:“缀鸿鷺之末行,连英髦之茂序。”⒊古 黑水 的异称。《穆天子传》卷二:“天子北征东还,甲申,至於 黑水,西膜 之所谓 鸿鷺。”晋 郭璞《山海经图赞·海内西经》:“崑仑 之阳,鸿鷺 之阿,爰有嘉穀,号曰木禾。”
    • 17.
      鹭鸳释义:比喻班列整肃有序的朝官。
    • 18.
      鼓严释义:擂出急促的鼓声。 《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鼓严鑮,纵獠者。”李周翰 注:“鼓,击也。严,严鼓也。”《宋书·王镇恶传》:“望见 江津 船舰已被烧,烟焰张天,而鼓严之声甚盛。”《清史稿·礼志七》:“雍正 二年,遣侍卫四人监察朝班,定视朝日,天未明,鸿臚寺官二人引左右翼官入西掖门依班坐。鼓严,起立听赞,自仗南引进,整齐班列,行礼如仪。”
班列是什么意思 班列读音 怎么读 班列,拼音是bān liè,班列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班列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