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女 [nèi nǚ]
1. 古代称与王同姓的女子为“内女”。
内女 引证解释
⒈ 古代称与王同姓的女子为“内女”。
引《周礼·春官·序官》:“内宗,凡内女之有爵者。”
郑玄 注:“内女,王同姓之女,谓之内宗。”
贾公彦 疏:“言内女,明是王之族内之女,故云王同姓之女为内宗也。”
《公羊传·隐公二年》:“冬十月, 伯姬 归于 纪。伯姬 者何?内女也。”
国语词典
内女 [nèi nǚ]
⒈ 古代称与君王同姓的女子。
引《周礼·春官·世妇》唐·贾公彦·疏:「凡内女之有爵者,是同姓之女。」
⒉ 国君之女。
引《公羊传·隐公二年》:「伯姬归于纪,伯姬者何?内女也。」
内女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修容释义:⒈修饰仪表。 《商君书·靳令》:“修容而以言耻食,以上交以避农战,外交以备,国之危也。”唐 柳宗元《送班孝廉擢第归东川觐省序》:“为我谢子之舅氏,珠玉将至,得无修容乎!”⒉古代宫内女官名。为九嫔之一。始置于 三国 魏,南朝 宋 改为昭容。后代仍有置修容者,如 隋、宋 等。《宋书·后妃传》:“修容,魏文帝 所制。”宋 高承《事物纪原·嫔御命归·修容》:“魏文帝 始置修容,隋煬 帝参祥典故,復置之也。”《续资治通鉴·宋徽宗大观二年》:“以婕妤 韦氏 为修容。”
- 2.
八子释义:⒈秦汉宫内女官名号。 ⒉诸侯王也有八子,位相当于六百石。见《汉书·齐悼惠王传》。
- 3.
内女释义:古代称与王同姓的女子为“内女”。 《周礼·春官·序官》:“内宗,凡内女之有爵者。”郑玄 注:“内女,王同姓之女,谓之内宗。”贾公彦 疏:“言内女,明是王之族内之女,故云王同姓之女为内宗也。”《公羊传·隐公二年》:“冬十月,伯姬 归于 纪。伯姬 者何?内女也。”
- 4.
内宅释义:旧指住宅内女眷的住处。
- 5.
内羞释义:宫内女官所作供祭祀用的谷类食物。
- 6.
和嫔释义:王莽 时宫内女官名。
- 7.
女尚书释义:宫内女官名。
- 8.
女职释义:⒈犹女功。 三国 魏 曹植《叙愁赋》:“迄盛年而始立,脩女职于衣裳。”赵幼文 校注:“女职,即 曹大家《女诫》之妇功。《孔雀东南飞篇》:‘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可资参证。”《天雨花》第十一回:“合当深闭居闺阁,勤攻女职自劳心。”⒉妇人、女子的职分。唐 房千里《杨娼传》:“娼 有慧性,事帅尤谨。平居以女职自守,非其理不妄发。”⒊也特指未嫁女子的职分。清 李渔《奈何天·忧嫁》:“我儿,你女职将终,妇道伊始。”⒋宫内女官名。《北史·后妃传序》:“孝文 改定内官……后置女职,以典内事。”
- 9.
御妻释义:古代宫内女官名。位在世妇之下。也称女御、御女。
- 10.
长御释义:⒈常法。⒉汉皇后宫内女官名。宫女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