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原 [yī yuán]
1. 照旧;仍旧。
依原 引证解释
⒈ 照旧;仍旧。
引《醒世恒言·李玉英狱中讼冤》:“焦氏 到厨下,将丫头使开,把药倾入壶内,依原走来坐下。”
《醒世恒言·蔡瑞红忍辱报仇》:“你平日在家……自在惯了,倘到那里,依原如此,岂不受上司责罚。”
国语词典
依原 [yī yuán]
⒈ 依旧、照旧。也作「依元」、「依然原」。
引《水浒传·第六回》:「既有了包裹,依原背了。」
《醒世恒言·卷一七·张孝基陈留认舅》:「我指望回家,央人求告收留,依原父子相聚,谁想已不在了!」
依原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传形释义:⒈画像。⒉依原形仿制。旧题宋董逌《钱谱·故钱》:“传形五銖钱刘备所铸,文字,轻重、大小与五銖无别,但以‘五’字在左,‘銖’字在右,谓之传形。”
- 2.
和韵释义:应和他人诗作,用其原韵的叫和韵。包括用韵、次韵、依韵三种。用韵依原韵,而不依其次序。次韵即步韵,依原韵,并依其次序。依韵依原韵,而不依其原字。
- 3.
影钞释义:谓摹写旧时刻本、写本,点画、行款悉依原式。
- 4.
摹绘释义:依原样绘制;描画:摹绘宫殿图样。
- 5.
染古释义:古书画破损过多,不能裱褙,先照原样临摹,再依原本染色;绢本古画,用纸照原色刷染衬托,皆称“染古”。
- 6.
漫灭释义:⒈磨灭,模糊难辨。《后汉书·文苑传·祢衡》:“﹝ 禰衡 ﹞始达 潁川,乃阴怀一刺,既而无所之适,至於刺字漫灭。”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距洞百餘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清 周亮工《老仆叹》诗:“老僕怀书字漫灭,长跪视人人不接。”鲁迅《<嵇康集>跋》:“今於原字校佳及义得两通者,仍依原钞,用存其旧。其漫灭不可辨认者,则从校人,可惋惜也。”⒉埋没。宋 苏辙《私试进士策问》之二七:“《易》、《诗》、《书》皆立学官,《春秋》虽不用,而其书亦不废。惟大《乐》沦弃,漫灭无文。”清 顾炎
- 7.
翻摹释义:依原样摹写。
- 8.
边卫释义:亦作“邉卫”。明 清 边境地区的卫所。《明史·兵志二》:“三年脱班,仍调边卫。”明 何景明《宁母朱太夫人状》:“永乐 间,从戎定邉卫,因家焉。”明 余继登《典故纪闻》卷五:“不依原伍因而纵令,在卫者指挥以下杖一百,各递降调边卫。”清 黄六鸿《福惠全书·刑名·审鞫》:“或亦有致命伤痕者,发边卫充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