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数 [ǒu shù]
1. 能被2整除的数,包括正偶数、负偶数和零。
英[even number;]
偶数 引证解释
⒈ 能被2整除的整数。如+2,-2,+4,-4。正偶数俗称“双数”。
引阿英 《<察哈尔窗花>叙记》:“重视偶数的装饰品,注重对称的形式,这同样是窗花的一个特征。”
徐迟 《哥德巴赫猜想》三:“一七四二年, 哥德巴赫 发现,每一个大偶数,都可以写成两个素数的和。”
国语词典
偶数 [ǒu shù]
⒈ 双数。即凡能以二除尽的数。如二、四、六等。相对于奇数而言。
反奇数
偶数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五位释义:⒈谓天数五和地数五。前者为奇数,一、三、五、七、九;后者为偶数,二、四、六、八、十。⒉指岁、月、日、星、辰。⒊谓五行。⒋犹言五方。⒌指五方之神。⒍九五之位,指帝位。⒎土层较深的优质土壤。⒏指侯、大夫、卿、公、辟五种等级。⒐指宋时童贯等五人为皇帝分工修建的宫室。⒑算术上的第五个数位。即个十百千万之万位。
- 2.
偶数释义:能被2整除的整数。 如0、+2、-2、+4、-4等。正偶数也叫双数。
- 3.
偶蹄目释义:有蹄类哺乳动物之一目,包括牛、绵羊、山羊、羚羊、鹿、长颈鹿、骆驼、河马、猪以及有关种类,前后足具功能的趾数为偶数,每一足之第三趾均与第四趾对称而成对。
- 4.
六律释义:⒈黄钟,⒉大吕(# C),⒊太簇,⒋夹钟(# D),⒌姑洗,⒍中吕,⒎蕤宾(# F),⒏林钟,⒐夷则(# G),⒑南吕,⒒无射(# A),⒓应钟,合称十二律。区分开来,奇数(阳)称六律,偶数(阴)称六吕,合称律吕。古书所说的六律,通常是就阴阳各六的十二律而言的。
- 5.
决明释义:植物名。豆科。一年生草本。偶数羽状复叶。夏秋开花,花黄色。荚呈长角状,略有四棱。原产热带 美洲,我国各地皆有栽培。嫩苗、嫩果可食。种子称决明子,代茶或供药用,有清肝明目之功效。唐 杜甫《秋雨叹》诗之一:“雨中百草秋烂死,阶下决明颜色鲜。”参阅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五·决明》。
- 6.
叁天两地释义:古代指天取奇数,地取偶数,三是奇数的开端。
- 7.
双数释义:正的偶数,如2,4,6,8等。
- 8.
哥德巴赫猜想释义:德国人哥德巴赫在1742年提出的两个猜想:(1)每个大于2的偶数都是两个素数之和;(2)每个大于5的奇数都是三个素数之和。中国数学家华罗庚、陈景润等对证明这个猜想做过重要贡献。
- 9.
地数释义:指二、四、六、八、十诸偶数。此五数相加为三十。
- 10.
奇偶释义:奇数和偶数。一作奇耦。
- 11.
干支释义: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的合称。中国古代分 别拿天干和地支序列中的奇数和奇数、偶数和偶数相配,共组成甲子、乙丑等六十组,用来表示年、月 、日、时的次序,周而复始,循环使用。最初用于纪日,后多用于纪年。现在农历纪年仍用干支。
- 12.
律吕释义:古代用竹管制成的校正乐律的器具,以管的长短(各管的管径相等)来确定音的不同高度。从低音管算起,成奇数的六个管叫做“律”;成偶数的六个管叫做“吕”。后来用“律吕”作为音律的统称。
- 13.
数策释义:古时一种占卦方法。 按一定的方式计算蓍草的茎数,把所得的奇数作为阳,偶数作为阴,排列成卦,以预测吉凶。策,蓍草的茎。
- 14.
柔日释义:古代以干支纪日,凡天干值乙、丁、己、辛、癸的日子称柔日。 因均属偶数,也称偶日。
- 15.
根式释义:含有开方运算的代数式,如(n为大于1的正整数,n为奇数时,a为一切实数;n为偶数时,a≥0),其中a叫做被开方数,n叫做根指数。
- 16.
落魄不偶释义:古代一种迷信观念,认为偶数好,奇数不好。 落魄:倒霉、潦倒;不偶:运气不好。
- 17.
蕤宾释义:⒈古乐十二律中之第七律。律分阴阳,奇数六为阳律,名曰六律;偶数六为阴律,名曰六吕。合称律吕。蕤宾属阳律。⒉古人律历相配,十二律与十二月相适应,谓之律应。蕤宾位于午,在五月,故代指农历五月。⒊指代农历五月端午节。
- 18.
行列式释义:若干数字组成的一个方阵,它的值是按下述方式可能求得的所有不同的积的代数和,求每一个积时依次从每一行取一个元因子,而这每一个元因子又需取自不同的列,作为乘数,积的符号是正是负决定于要使各个乘数的列的指标顺序恢复到自然顺序所需的换位次数是偶数还是奇数。
- 19.
进行曲释义:适合于队伍行进时演奏或歌唱的乐曲,节奏鲜明,结构严整,由偶数拍子构成,如《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等。
- 20.
阴偶释义:偶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