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天演论 天演论的意思
tiānyǎnlùn

天演论

简体天演论
繁体
拼音tiān yǎn lùn
注音ㄊ一ㄢ 一ㄢˇ ㄌㄨㄣˋ
结构ABC式
字数3字词语

拆字解意

tiān,(1) 在地面以上的高空。【组词】:天空。天际。天罡(北斗星)。天渊(上天和深渊,喻差别大)。天马行空(喻气势豪放,不受拘束)。(2) 在上面。【例句】:天头(书页上面的空白)。(3) 气候。【组词】:天气。天冷。(4) 季节,时节。【组词】:冬天。(5) 日,一昼夜,或专指昼间。【组词】:今天。(6) 指神仙或他们所住的地方。【组词】:天上。天宫。(7) 自然界。【组词】:天堑。天时。天籁(自然界的声音,如风声、鸟声、流水声)。(8) 〔天干(gān)〕古代用来记日或年的字,有“天干”和“地支”两类,天干共十字。【例句】: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亦称“十干”。(9) 自然的、生成的。【组词】:天然。天性。天职(应尽的职责)。天才(①卓绝的创造力、想象力,突出的聪明智慧;②有这种才能的人)。天伦之乐。

yǎn,(1) 根据事理推广发挥。【组词】:推演。讲演(亦作“演讲”)。演义(以史书及传说的材料为基础,增添一些细节,用章回体写成的小说)。演绎(一种推理方法,由一般原理推出关于特殊情况下的结论)。(2) 依照程式练习。【组词】:演练。演示。演算。演武。演习。演兵场。(3) 不断变化。【组词】:演变。演化。(4) 把技艺当众表现出来。【组词】:表演。演出。演播。演奏。主演。义演。

lùn lún,(1) 古同“伦”,条理。(2) 〔论语〕中国古书名,内容主要是记载孔子及其门人的言行。(3) 古同“抡”,挑选。

天演论的意思

天演论 [tiān yǎn lùn]

1. 书名。严复译述自英国赫胥黎所著《进化论与伦理学》一书。分上下卷。附有按语并作序,表达他自己的见解。1895年译成。对当时的维新变法运动起过积极作用,为中国近代较早的一本直接介绍西方资产阶级理论著作的书。


天演论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互备释义:彼此兼备。严复 《译<天演论>例言》:“此在译者将全文神理,融会於心,则下笔抒词,自善互备。”
    • 2.
      信达雅释义:翻译作品内容忠实于原文谓信,文辞畅达谓达,有文采谓雅。语出 严复《译〈天演论〉例言》。
    • 3.
      傎倒释义:亦作“傎到”。颠倒;错乱。《仪礼·士丧礼》“祭服不倒”汉 郑玄 注:“敛者趋方,或傎倒衣裳。”《续资治通鉴·宋哲宗绍圣二年》:“蔡京 姦足以惑众,辨足以饰非,巧足以移动人主之视听,力足以傎倒天下之是非。”严复《译<天演论>例言》:“译文取明深义,故词句之间,时有所傎到附益,不斤斤於字比句次,而意义则不倍本文。”
    • 4.
      天演释义:生物界自然的进化。 天演论即进化论。参见〔进化论〕
    • 5.
      官品释义:⒈官职的品第等级。三国 魏 开始将官职分为九品;北魏 以后,品又分正、从。南朝 梁 沉约《奏弹王源》:“源 官品应黄纸,臣輒奉白简以闻。”宋 李上交《近事会元·单于都护府》:“唐高宗 麟德 元年正月,改交云中都护府为单于都护府,官品同大都督府。”《三国演义》第十回:“李(李傕)、郭(郭汜)、张(张济)、樊(樊稠)四人各自写职衔献上,勒要如此官品。”清 和邦额《夜谭随录·某太守》:“太守问功名胡底?女推之曰:‘八字入格,自是二品贵人,所可惜者,官品高而人品低,人爵进而天爵退耳。’”⒉指生物。严复 译《天演论
    • 6.
      年年释义:每年年年丰收念桥边红芍,年年知为谁生。--宋.姜夔《扬州慢》年年岁岁。--[英]赫胥黎著、严复译《天演论》
    • 7.
      故训释义:⒈古训。先代留下的法则。《诗·大雅·烝民》“古训是式,威义是力”汉 郑玄 笺:“故训,先王之遗典也。”南朝 梁武帝《谥始兴王憺册》:“方轨往贤,稽择故训;鸿名美义,允臻其极。”⒉训诂。《汉书·艺文志》:“《毛诗故训传》三十卷。”宋 洪迈《容斋四笔·诸家经学兴废》:“《毛诗》者出於 河间 人 大毛公,为之故训,以授 小毛公。”清 曾国藩《圣哲画像记》:“百年以来,学者讲求形声故训,专治《説文》,多宗 许 郑,少谈 杜 马。”严复《译<天演论>自序》:“夫如是,则虽有故训疏义之勤,而於古人詔示来学之旨,愈益晦
    • 8.
      海通释义:与海外通航。严复《译<天演论>例言》:“海通以来,象寄之才,随地多有。”鲁迅《南腔北调集·谈金圣叹》:“汽车飞艇,价值既远过于大轿马车,租界和外国银行,也是海通以来新添的事物。”钱锺书《围城》二:“海通几百年来,只有两件西洋东西在整个 中国 社会里长存不灭。”
    • 9.
      浸浸释义:⒈渐渐。《汉书·酷吏传·严延年》:“宾客放为盗贼,发,輒入 高 氏,吏不敢追。浸浸日多,道路张弓拔刃,然后敢行,其乱如此。”明 徐榜《济南纪政·回生》:“噫嘻!徐生 之夫妻子女浸浸乎有生气矣。”王闿运《丁文诚诔》:“时冉冉而多留,老浸浸其欺人。”孙中山《社会主义的分析》:“伪説终不能胜真理,曩之经济学、统计学、天演论,亦浸浸现其不合公理之破绽。”⒉形容程度深。唐 尚颜 逸句:“浸浸 三楚 白,渺渺 九江 寒。”宋 无名氏《异闻总录》卷一:“﹝ 萧注 ﹞得疾甚危殆,浸浸昏塞,不闻喘息声。”明 袁宏道《过吴戏
    • 10.
      童昏释义:⒈愚昧无知。《国语·晋语四》:“聋聵不可使听,童昏不可使谋。”韦昭 注:“童,无智;昏,闇乱也。”晋 陆机《演连珠》之二六:“利尽万物,不能叡童昏之心。”唐 韩愈《上考功崔虞部书》:“求人之所甚利,其为不可,虽童昏实知之。”严复《译<天演论>自序》:“祖父虽圣,何救子孙之童昏也哉!”⒉指年幼无知者。《诗·郑风·褰裳》“狂童之狂也且”毛 传:“狂行童昏所化也。”孔颖达 疏:“童昏,谓年在幼童,昏闇无知。”《隋书·李谔传》:“閭里童昏,贵游总丱,未窥六甲,先制五言。”
    • 11.
      诏示释义:⒈谓以诏书告知臣下。 宋 王安石《赐判汝州富弼乞赴安州避灾养疾诏》:“故兹詔示,想宜知悉。”明 郎瑛《七修类稿·国事五·本朝岳镇海渎碑》:“明则有礼乐,幽则有鬼神,其理既成,其分当正,故兹詔示,咸使闻知。”⒉犹教导。严复《<天演论>自序》:“夫如是,则虽有故训疏义之勤,而于古人詔示来学之旨,愈益晦矣。”鲁迅《华盖集续编·无花的蔷薇》:“﹝ 蔡孑民 ﹞以为‘当为历年潜心研究与冷眼观察之结果,大足诏示国人。’”韦君宜《似水流年·牺牲者的自白》:“我把先哲的诏示,同辈的期许,自己的信念,过去的斗争……等等一切,
    • 12.
      象寄译鞮释义:《礼记·王制》:“五方之民,言语不通,嗜欲不同。达其志,通其欲,东方曰寄,南方曰象,西方曰狄鞮,北方曰译。”后称翻译为“象寄译鞮”。《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论外人谋我教育权之可危》:“往者总署之设‘同文舘’也,生徒数百计,虽无奇材异能,足任外交,然以供象寄译鞮之职,则固绰有餘裕。”亦省称“象寄”、“象鞮”。清 黄遵宪《寄怀左子兴领事》诗:“头衔南岛蛮夷长,手笔西方象寄书。”严复《译<天演论>例言》:“海通以来,象寄之才,随地多有。”梁启超《<适可斋记言行>序》:“所见所闻,其象鞮之流,往往学此为衣食计
    • 13.
      通叚释义:同“通假”。 清 孙诒让《<墨子间诂>序》:“而古字古言,转多沿袭未改,非精究形声通叚之原,无由通其读也。”严复《译<天演论>自序》:“声音代变,则通叚难明。”
    • 14.
      阙残释义:残缺。清 曾国藩《<朱慎甫遗书>序》:“其仅存者,又或闕残,难令完整。”严复《译<天演论>自序》:“二千年来,士狥利禄,守闕残,无独辟之虑。”
天演论是什么意思 天演论读音 怎么读 天演论,拼音是tiān yǎn lùn,天演论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天演论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