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反扑 反扑的意思
fǎn

反扑

简体反扑
繁体反撲
拼音fǎn pū
注音ㄈㄢˇ ㄆㄨ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fǎn,(1) 翻转,颠倒。【例句】:反手(a.翻过手,手到背后;b.反掌)。反复。反侧。(2) 翻转的,颠倒的,与“正”相对。【例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反间(利用敌人的间谍,使敌人内部自相矛盾)。反诉。反馈。适得其反。物极必反。(3) 抵制,背叛,抗拒。【组词】:反霸。(4) 和原来的不同,和预感的不同。【组词】:反常。(5) 回击,回过头来。【组词】:反驳。反攻。反诘。反思。反躬自问。(6) 类推。【组词】:举一反三。

pū,(1) 轻打,拍。【组词】:扑粉。扑蝇。扑打。(2) 击拂的用具。【组词】:粉扑。(3) 冲。【组词】:扑灭。扑救。(4) 相搏击。【组词】:相扑。扑跌。(5) 跌倒。【组词】:扑地。(6) 伏。【例句】:扑在桌上看书。(7) 杖,戒尺,亦为中国周代九刑之一。

基本含义

指被打败的一方再次发起反击。

反扑的意思

反扑 [fǎn pū]

1. 被打退后又扑过来。

[launch counterattacks to retrieve lost ground; pounce on sb. again after being beaten off;]

反扑 引证解释

⒈ 回击。

巴金 《军长的心》:“打退敌人的三次反扑,也不过花了四个多钟点。”
夏衍 《法西斯细菌》第一章:“这感情又像顽强的拳师一样地从血泊里抬起头来,用更大的力量反扑……所以,我觉得这是一种运命。”

⒉ 围棋术语。也称“扑”。先走一着,让对方吃掉,然后可以反转来吃掉对方数子。

《红楼梦》第八七回:“惜春 道:‘阿嗄,还有一着反扑在里头呢,我倒没防备。’”


国语词典

反扑 [fǎn pū]

⒈ 由挨打或消极抵抗的弱势局面转变成主动的强势攻击。

如:「人类如果再继续破坏生态环境,终将遭受大自然的反扑。」

反攻 反击


反扑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反击释义:⒈防御的军队对 进攻之敌实施的积极主动的攻击。 ⒉泛指对进攻的敌对势力进行回击。
    • 2.
      反攻释义:防御中对进攻之 敌采取的攻势行动。 通常用于战略范围。

反扑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乘机释义:利用机会:乘机逃脱。 乘机反扑。
    • 2.
      兽穷则齧释义:指野兽陷于绝境必然进行搏噬反扑。 亦喻人陷入困窘之境,便会竭力反击。
    • 3.
      兽穷则啮释义:指野兽陷于绝境必然进行搏噬反扑。亦喻人陷入困窘之境,便会竭力反击。
    • 4.
      反扑释义:被打退后又扑过 来:击退敌人的反扑。
    • 5.
      反把释义:⒈犹反扑。⒉反悔;不认账。
    • 6.
      反攻倒算释义:被打倒的阶级敌人或反动势力纠集起来向革命人民进行反扑。主要表现是:翻他们反革命罪恶的案,向人民群众夺 取胜利果实,打击、陷害以至屠杀革命干部和群众等。
    • 7.
      反鞭释义:方言。犹反扑。
    • 8.
      广州起义释义:中国共产党为了挽救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的失败,于1927年12月11日在广州举行的武装起义。领导人有张太雷、叶挺、叶剑英等。起义部队经过英勇奋战,占领了市内绝大部分地区,建立了工农民主政权——广州公社。后在敌人反扑下失败。
    • 9.
      欲擒顾纵释义:欲:想要;擒:捕捉;故:故意;纵:放开。 故意先放开他,使他放松戒备,充分暴露,然后再把他捉住。欲擒故纵中的“擒”和“纵”,是一对矛盾。军事上,“擒”,是目的,“纵”,是方法。古人有“穷寇莫追”的说法。实际上,不是不追,而是看怎样去追。把敌人逼急了,它只得集中全力,拼命反扑。不如暂时放松一步,使敌人丧失警惕,斗志松懈,然后再伺机而动,歼灭敌人。
    • 10.
      湘军释义:清朝将领曾国藩组织的镇压太平军的军队。1852年太平军进入湖南,湖南湘乡人曾国藩奉命组办团练,镇压起义军,后扩编为湘军。湘军以亲属关系组编,全军共约7万人,由曾国藩全权统领,主要活动在湖南、湖北、江西、安徽一带,曾多次被太平军击败。太平天国天京内讧后,湘军乘机反扑,1864年7月,攻陷天京。后湘军实力日大,发展成清末重要武装政治集团之一。
    • 11.
      穷寇勿迫释义:谓对陷于绝境的敌人,不要追迫太急,以防其拼死反扑,造成自己不应有的损失。 《孙子·军争》:“歸師勿遏,圍師必闕,窮寇勿迫,此用兵之法也。”亦作“窮寇勿追”、“窮寇莫追”。《後汉书·皇甫嵩传》:“兵法:窮寇勿追。”宋 苏轼《大臣论下》:“古之爲兵者,圍師勿遏,窮寇勿追,誠恐其知死而致死力。”《明史·外国传六·和兰》:“諸將以窮寇莫追,許之。遂揚帆去。”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六》:“此在君爲困獸猶鬭,在鬼爲窮寇勿追耳。”
    • 12.
      穷寇莫追释义:穷寇:走投无路的敌人。不追无路可走的敌人,以免敌人情急反扑,造成自己的损失。也比喻不可逼人太甚。
    • 13.
      进扑释义:进击反扑。
    • 14.
      黄巢释义:(?—884)唐末农民起义领袖。 曹州冤句(今山东曹县西北)人。公元875年率领数千人在曹州(今山东曹县)起义。与王仙芝汇合后,起义力量更加壮大。公元878年王仙芝死后被推为领袖,称冲天大将军。公元881年攻下唐都城长安,建立农民政权,国号大齐。起义军没有建立根据地,又未乘胜追歼唐朝残余势力,使唐王朝得以重新纠集力量向起义军反扑,被迫撤出长安。公元884年在泰山狼虎谷战败自杀。

反扑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乘机释义:利用机会:乘机逃脱。 乘机反扑。
    • 2.
      兽穷则齧释义:指野兽陷于绝境必然进行搏噬反扑。 亦喻人陷入困窘之境,便会竭力反击。
    • 3.
      兽穷则啮释义:指野兽陷于绝境必然进行搏噬反扑。亦喻人陷入困窘之境,便会竭力反击。
    • 4.
      反扑释义:被打退后又扑过 来:击退敌人的反扑。
    • 5.
      反把释义:⒈犹反扑。⒉反悔;不认账。
    • 6.
      反攻倒算释义:被打倒的阶级敌人或反动势力纠集起来向革命人民进行反扑。主要表现是:翻他们反革命罪恶的案,向人民群众夺 取胜利果实,打击、陷害以至屠杀革命干部和群众等。
    • 7.
      反鞭释义:方言。犹反扑。
    • 8.
      广州起义释义:中国共产党为了挽救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的失败,于1927年12月11日在广州举行的武装起义。领导人有张太雷、叶挺、叶剑英等。起义部队经过英勇奋战,占领了市内绝大部分地区,建立了工农民主政权——广州公社。后在敌人反扑下失败。
    • 9.
      欲擒顾纵释义:欲:想要;擒:捕捉;故:故意;纵:放开。 故意先放开他,使他放松戒备,充分暴露,然后再把他捉住。欲擒故纵中的“擒”和“纵”,是一对矛盾。军事上,“擒”,是目的,“纵”,是方法。古人有“穷寇莫追”的说法。实际上,不是不追,而是看怎样去追。把敌人逼急了,它只得集中全力,拼命反扑。不如暂时放松一步,使敌人丧失警惕,斗志松懈,然后再伺机而动,歼灭敌人。
    • 10.
      湘军释义:清朝将领曾国藩组织的镇压太平军的军队。1852年太平军进入湖南,湖南湘乡人曾国藩奉命组办团练,镇压起义军,后扩编为湘军。湘军以亲属关系组编,全军共约7万人,由曾国藩全权统领,主要活动在湖南、湖北、江西、安徽一带,曾多次被太平军击败。太平天国天京内讧后,湘军乘机反扑,1864年7月,攻陷天京。后湘军实力日大,发展成清末重要武装政治集团之一。
    • 11.
      穷寇勿迫释义:谓对陷于绝境的敌人,不要追迫太急,以防其拼死反扑,造成自己不应有的损失。 《孙子·军争》:“歸師勿遏,圍師必闕,窮寇勿迫,此用兵之法也。”亦作“窮寇勿追”、“窮寇莫追”。《後汉书·皇甫嵩传》:“兵法:窮寇勿追。”宋 苏轼《大臣论下》:“古之爲兵者,圍師勿遏,窮寇勿追,誠恐其知死而致死力。”《明史·外国传六·和兰》:“諸將以窮寇莫追,許之。遂揚帆去。”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六》:“此在君爲困獸猶鬭,在鬼爲窮寇勿追耳。”
    • 12.
      穷寇莫追释义:穷寇:走投无路的敌人。不追无路可走的敌人,以免敌人情急反扑,造成自己的损失。也比喻不可逼人太甚。
    • 13.
      进扑释义:进击反扑。
    • 14.
      黄巢释义:(?—884)唐末农民起义领袖。 曹州冤句(今山东曹县西北)人。公元875年率领数千人在曹州(今山东曹县)起义。与王仙芝汇合后,起义力量更加壮大。公元878年王仙芝死后被推为领袖,称冲天大将军。公元881年攻下唐都城长安,建立农民政权,国号大齐。起义军没有建立根据地,又未乘胜追歼唐朝残余势力,使唐王朝得以重新纠集力量向起义军反扑,被迫撤出长安。公元884年在泰山狼虎谷战败自杀。

反扑造句

1.敌人又在召集他们的残兵败将,作最后的反扑

2.战士们顽强地打退了敌人的三次反扑

3.我军彻底粉碎了敌人的猖狂反扑

4.我军击退了敌人的猖狂反扑

5.刚刚被击退的敌军又纠集队伍反扑上来,但在我军战士的猛烈打击下彻底溃败了。

6.敌人疯狂的一次次反扑都被战士们用猛烈的炮火击掉下去。

7.在我军强大火力下敌人的疯狂反扑未能得逞。

反扑(fanp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反扑是什么意思 反扑读音 怎么读 反扑,拼音是fǎn pū,反扑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反扑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