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款识 款识的意思
kuǎnzhì

款识

简体款识
繁体款識
拼音kuǎn zhì
注音ㄎㄨㄢˇ ㄓ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kuǎn,(1) 诚恳。【组词】:款留。款曲(qū)(殷勤的心意)。款待。款洽(亲切融洽)。款诚。款语(恳切谈话)。(2) 器物上刻的字,书画、信件头尾上的名字。【例句】:落款(题写名字)。题款。(3) 式样。【组词】:款式。(4) 法规条文里分的项目。【组词】:条款。第三条第一款。(5) 经费,钱财。【组词】:款项。款额。公款。存款。汇款。(6) 敲打,叩。【组词】:款门。款打。款塞。款关而入。(7) 至。【例句】:“绕黄山而款牛首”。(8) 留,招待。【组词】:款客。(9) 空。【例句】:“款言不听,奸乃不生”。(10) 缓慢。【组词】:款步。款款。

shí zhì,(1) 记住。【组词】:博闻强识。(2) 标志,记号。

基本含义

指书法或绘画作品上的款项和题词,也泛指作品上的署名。

款识的意思

款识 [kuǎn zhì]

1. 古代钟鼎彝器上铸刻的文字。在书画上的题名。

款识 引证解释

⒈ 古代钟鼎彝器上铸刻的文字。另有二说:(1)款在外,识在内。(2)花纹为款,篆刻为识。参阅 清 方以智 《通雅·器用八》。

《史记·孝武本纪》:“鼎大异於众鼎,文鏤毋款识。”
非駰 集解引 韦昭 曰:“款,刻也。”
司马贞 索隐:“按:识犹表识也。”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记文》:“一夜,雷电风雨暴作,翼旦山折泉涌,急流中得一古器,篆文款识甚奇。”
明 陶宗仪 《辍耕录·古铜器》:“所谓款识,乃分二义:款,谓阴字,是凹入者,刻画成之;识,谓阳字,是挺出者。”

⒉ 在书画上的题名。

清 龚自珍 《观“邃园修禊”卷子同年生徐编修属书卷尾》诗:“一花一石有款识,袖中拓本春烟昏。”
许地山 《银翎底使命》:“但那上头不特地址没有,甚至上下的款识也没有。”


国语词典

款识 [kuǎn zhì]

⒈ 钟鼎彝器上所刻的文字和花纹。凹者为款,凸者为识。

⒉ 书画上的落款和题字。


款识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中尚方释义:古代官署名。掌宫内营造杂作。始置于 汉 代,唐 改称中尚署,元 为中尚监,明 以后不设。三国 魏 曹叡《赐彭城王据玺书》:“有司奏王遣司马 董和,齎珠玉来到京师中尚方,多作禁物,交通工官。”晋 陆翙《邺中记》:“织锦署在中尚方。”清 叶廷琯《吹网录·魏太和铜熨斗熨人款识》:“欵识刻于跗上,文曰:‘大和 三年二月廿三日,中尚方造。’”
    • 2.
      后加款释义:是一种伪作的款识。
    • 3.
      坚莹释义:结实光亮。明 沉德符《野获编·玩具·旧画款识》:“予顷在京贯城市中,同老骨董 徐季垣 步閲,见一破碎手卷,纸质坚莹,似 高丽 旧牋。”
    • 4.
      小夫释义:⒈平民百姓中的男性。 《庄子·列御寇》:“小夫之知,不离苞且竿牘。”汉 王符《潜夫论·交际》:“孟軻 辞禄万钟,小夫贪於升食。”宋 曾巩《抚州颜鲁公祠堂记》:“至今虽小夫妇人,皆知公之为烈也。”明 李贽《答耿司寇书》:“翻思此等,反不如市井小夫,身履是事,口便説是事。”清 周亮工《书影》卷七:“《豳风》、二《南》、二《雅》、三《颂》,或出於妇人小夫衝口率意之作。”⒉一般工匠。《隶续·中平兽洗款识》洪适 释:“下两字甚野,盖铸冶小夫所书者。”⒊秦 时低级军爵。《商君书·境内》:“爵,自一级已下至小夫,命曰
    • 5.
      曶鼎释义:西周 中期青铜器。 高二尺,围四尺,深九寸,款足作牛首形。原器已亡,今仅存铭文四百零三字。记 周王 对 曶 的策命,曶 与其他贵族进行奴隶交易和诉讼事。见 清 阮元《积古斋钟鼎彝器款识》卷四。
    • 6.
      款志释义:⒈同“款识”。 宋沉括《梦溪笔谈·器用》:“长安故宫闕前,有唐肺石尚在……形如垂肺,亦有款誌,但漫剥不可读。”参见“款识”。⒉亦作“欵志”。诚恳的意愿。⒊同“款识”。
    • 7.
      款识释义:钟鼎器物上所刻的文字。 后世书画上的题名也称款识。识(zhì)。
    • 8.
      疑识释义:费解的款识。
    • 9.
      遗篇坠款释义:指散佚的诗文篇章和书画款识。
    • 10.
      银槎释义:一种银质的盛酒器。清 梁绍壬《两般秋雨盦随笔·银槎》:“道光 乙酉,胡书农 学士 敬,以 朱碧山 银槎饮客,上鐫 至正 乙酉年造,有 碧山 款识。”清 金农《伎席咏落梅》之一:“粉緜已退衣香减,空捧银槎唱《落梅》。”参见“银船”。
    • 11.
      阳识释义:古代钟鼎器皿上的款识,有阴文阳文之别,阳文的款识称“阳识”。
    • 12.
      阴款释义:文字线条凹入的款识。
    • 13.
      阴识释义:⒈古代钟鼎器皿上的款识,有阴文、阳文之别,阴文的款识称“阴识”。⒉暗暗记住。⒊暗中看出。
    • 14.
      骈邑释义:⒈古地名。在今 山东省 临胊县。《论语·宪问》:“问:管仲。曰:‘人也。夺 伯氏 駢邑 三百,饭疏食,没齿无怨言。’”杨伯峻 注:“駢邑,地名。阮元 曾得伯爵彝,説是 乾隆 五十六年出於 山东 临胊县 柳山寨。他在《积古斋鐘鼎彝器款识》里説,柳山寨 有古城的城基,即 春秋 的 駢邑。”《东周列国志》第二十回:“桓公 以 管仲 功高,乃夺大夫 伯氏 之 駢邑 三百户,以益其封焉。”清 赵翼《石刻诸葛忠武侯像歌》:“夺来 駢邑 人忘怨,茇后甘棠地繫思。”⒉指相邻的邑县。唐 皮日休《霍山赋》序:“六年,至 寿

款识(kuansh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款识是什么意思 款识读音 怎么读 款识,拼音是kuǎn zhì,款识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款识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