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曹 [nán cáo]
1. 唐代吏部的属官。由员外郎一人充任,负责审核官吏的档案和政绩,并向上级呈报,以为升迁的依据。
3. 泛指明代留都南京各部的官员。
南曹 引证解释
⒈ 唐 代吏部的属官。由员外郎一人充任,负责审核官吏的档案和政绩,并向上级呈报,以为升迁的依据。参阅《旧唐书·职官志二》、《新唐书·职官志二》、《唐会要·吏部员外郎》。
引唐 韩愈 《送灵师》诗:“手持南曹叙,字重青瑶鐫。”
亦指南曹官署。 《新唐书·韩滉传》:“三迁吏部员外郎。性强直,明吏事,莅南曹五年,簿最详緻。”
宋 钱易 《南部新书》丙:“唐制,员外郎一人判南曹。在 曹选街 之南,故曰南曹。”
⒉ 泛指 明 代留都 南京 各部的官员。
引明 李东阳 《送尚书黄公之南京户部》诗:“早听仙履下星辰,帝遣南曹属重臣。”
南曹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关试释义:唐 宋 时吏部对进士的考试。合格者方能为官。五代 王定保《唐摭言·述进士下篇》:“近年及第未过关试皆称新及第进士。”《宋史·选举志一》:“登科之人,例纳朱胶綾纸之直,赴吏部南曹,试判三道,谓之关试。”明 胡震亨《唐音癸籤·诂笺三》:“关试,吏部试也。进士放榜勑下后,礼部始关吏部。吏部试判两节,授春关,谓之关试,始属吏部守选。”
- 2.
北曹释义:指 明 代设在 北京 的吏、户、礼、兵、刑、工等中央行政机构。设在 南京 者则谓之南曹。明 冯梦龙《古今谭概·口碑》:“国朝吏部之权俱在北曹,南曹殊落莫。惟考察年,南京 官五品以下,黜调皆在其手,声势赫奕。过此,则又如常矣。”
- 3.
南曹释义:⒈唐 代吏部的属官。 由员外郎一人充任,负责审核官吏的档案和政绩,并向上级呈报,以为升迁的依据。唐 韩愈《送灵师》诗:“手持南曹叙,字重青瑶鐫。”亦指南曹官署。《新唐书·韩滉传》:“三迁吏部员外郎。性强直,明吏事,莅南曹五年,簿最详緻。”宋 钱易《南部新书》丙:“唐制,员外郎一人判南曹。在 曹选街 之南,故曰南曹。”参阅《旧唐书·职官志二》、《新唐书·职官志二》、《唐会要·吏部员外郎》。⒉泛指 明 代留都 南京 各部的官员。明 李东阳《送尚书黄公之南京户部》诗:“早听仙履下星辰,帝遣南曹属重臣。”
- 4.
特除释义:⒈不按常规的免除。《南齐书·武帝纪》:“逋负督赃,建元 四年三月以前,皆特除。”⒉亦称“特除拜”。指不按常规的授官。宋 江少虞《宋朝事实类苑·将帅才略·侍其渊》:“熙寧 中,致仕,介甫 知其为人,特除一子官,给全俸。”《宋史·选举志四》:“旧制,州县官南曹判成,流内銓注拟,其职事官中书除授……其特除拜者听朝旨。”
- 5.
纤隐释义:细小隐微。 南朝 宋 鲍照《观漏赋》:“创百龄於纤隐,积千里于空微。”《旧唐书·韩滉传》:“滉 公洁强直,明於吏道,判南曹凡五年,详究簿书,无遗纤隐。”
- 6.
美材释义:⒈优良的木材。 三国 魏 何晏《景福殿赋》:“或以嘉名取宠,或以美材见珍。”明 吴承恩《赠邑侯念吾高公擢南曹》诗序:“美材取於既成,硕果食於方熟。”⒉不凡的资质。《韩非子·奸劫弑臣》:“人主无法术以御其臣,虽长年而美材,大臣犹将得势擅事主断,而各为其私急。”《韩诗外传》卷六:“美材也而不闻君子之道、隐小物以害大物者,灾必及身矣。”
- 7.
诏选释义:⒈皇帝下诏任命。《新唐书·隐逸传·贺知章》:“申王 薨,詔选挽郎,而 知章 取捨不平,荫子喧诉不能止。”宋 王栐《燕翼诒谋录》卷一:“咸平 三年十二月丁未,詔选判司簿尉充吏部流内銓南曹主事。”明 叶盛《水东日记·刘宗器送行诗》:“正统 十三年,彭时 榜进士,詔选北士为庶吉士,命儒臣教督之。”⒉皇帝亲自在殿廷考试取士。金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一:“法本 请其从来。生对以:‘儒学进身,将赴詔选,游学连郡,访诸先觉。’”参见“詔策”。
- 8.
详致释义:详尽细密。《新唐书·韩滉传》:“﹝ 韩滉 ﹞性彊直,明吏事,莅南曹五年,簿最详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