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ù,(1) 人以外的具体的东西。【组词】:事物。生物。物体。货物。礼物。文物。物价。物质。地大物博。物极必反。(2) 内容,实质。【组词】:言之有物。(3) 指自己以外的人或跟自己相对的环境。【例句】:物议(群众的批评)。待人接物。物望所归(众望所归)。
wài,(1) 与“内”、“里”相对。【组词】:外边。外因。里应(yìng )外合。外行(háng )。(2) 不是自己这方面的。【组词】:外国。外路(同“外地”)。外族。外省。外星人。(3) 指“外国”。【组词】:外域。外宾。外商。(4) 称母亲、姐妹或女儿方面的亲戚。【组词】:外公。外婆。外甥。(5) 称岳父母。【组词】:外父。外姑(岳母)。(6) 称丈夫。【例句】:外子(亦指非婚生之子)。(7) 关系疏远的。【组词】:外人。(8) 对正式的而言,指非正式的。【例句】:外号(绰号)。外史(指正史以外的野史、杂史和以叙述人物为主的旧小说)。外传(zhuàn )。(9) 传统戏剧角色名。【组词】:外旦。外末。外净。
1. 世外;世俗之外。
例飘然物外。
英[aloof from worldly things;]
⒈ 世外。谓超脱于尘世之外。
引汉 张衡 《归田赋》:“苟纵心於物外,安知荣辱之所如!”
《晋书·艺术传·单道开》:“﹝ 道开 ﹞后至南海,入 罗浮山,独处茅茨,萧然物外,年百餘岁,卒於山舍。”
唐 许玫 《题雁塔》诗:“暂放尘心游物外,六街鐘鼓又催还。”
元 萨都剌 《和靖墓》诗:“自爱烟霞居物外,岂知名姓落人间。”
郁达夫 《晴雪园卜居》诗:“元龙 好据胡牀卧, 徐福 真成物外游。”
⒈ 事物本体以外。
引南朝梁·简文帝〈神山寺碑〉:「皇太子殿下,几圆上圣,智周物外。」
《浮生六记·卷二·闲情记趣》:「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⒉ 逸尘脱俗的世界。
引《文选·张衡·归田赋》:「苟纵心于物外,安知荣辱之所如!」
唐·王维〈桃源行〉:「居人共住武陵源,还从物外起田园。」
1.我们的老校长虽然已经退休,但他仍积极地为教育改革献计献策,从不超然物外。
2.封建时代,不少贤人超然物外,宁肯尧舜千钟,也不愿在官场勾心斗角。
3.中国文人自古以来都处于入世和超世的矛盾中,像陶潜那样真正弃官务农,超然物外的人寥若晨星。
4.旧社会,有些知识分子很推崇那种岩居穴处、超然物外的隐逸生活。
5.看着公园的景致,我有种超然物外的感觉。
6.的重要内容,描写好人物外貌也往往能使人物活起来,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7.人物的外貌描写是人物描写的重要内容,描写好人物外貌也往往能使人物活起来,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8.他虽是个道士,却并不超然物外。
9.世上并没有真正能超然物外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