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趋拜 趋拜的意思
bài

趋拜

简体趋拜
繁体趨拜
拼音qū bài
注音ㄑㄩ ㄅㄞ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qū cù, ◎ 古同“促”,催促;急速。

bài bái,(1) 表示敬意的礼节。【例句】:拜手(古代男子跪拜礼的一种)。拜忏。礼拜。回拜。(2) 恭敬地。【组词】:拜托。拜谢。拜读。拜别。拜谒(❶拜见;❷瞻仰陵墓、碑碣)。(3) 行礼祝贺。【组词】:拜年。拜寿。(4) 用一定的礼节授与某种名义或职位,或结成某种关系。【例句】:拜将(jiàng)。拜相(xiàng )。拜师。拜把子。(5) 姓。

基本含义

追随并向他人表示敬意或崇拜

趋拜的意思

趋拜 [qū bài]

1. 趋走拜谒。亦泛指请安、问候时所行礼节。

趋拜 引证解释

⒈ 趋走拜谒。亦泛指请安、问候时所行礼节。

《史记·三王世家》:“皇子赖天,能胜衣趋拜。”
《旧唐书·文苑传下·元德秀》:“先是堕车伤足,不任趋拜。”
宋 曾巩 《代皇子免延安郡王第一表》:“虽甫逮胜衣,习为容於趋拜。”
清 昭槤 《啸亭杂录·海超勇》:“后南征 臺湾,福文襄公 趋拜下风,公始为之尽力。”


国语词典

趋拜 [qū bài]

⒈ 急往拜谒。也作「趋谒」。

《汉书·卷三十四·韩信传》:「尝过樊将军哙,哙趋拜送迎。」


趋拜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仪状释义:仪容形状。 《史记·儒林列传序》:“太常择民年十八已上,仪状端正者,补博士弟子。”《后汉书·明德马皇后纪》:“援 有三女,大者十五,次者十四,小者十三,仪状髮肤,上中以上。”宋 苏洵《上张侍郎第一书》:“进趋拜跪,仪状甚野。”明 何良俊《四友斋丛说·杂记》:“太初 诗格本高,又仪状轩举,丰神俊异。”
    • 2.
      养器释义:⒈指饮食之器。《礼记·曲礼下》:“凡家造,祭器为先,牺赋为次,养器为后。”孔颖达 疏:“养器,供养人之饮食器也。”⒉培养人才。汉 赵晔《吴越春秋·勾践入臣外传》:“大夫 皋如 曰:‘修德行惠,抚慰百姓……为君养器,臣之事也。’”《三国志·吴志·孙休传》:“古者建国,教学为先,所以道世治性,为时养器也。”《南齐书·武十七王传论》:“齠年稚齿,养器深宫,习趋拜之仪,受文句之学。”
    • 3.
      哀悫释义:悲伤而诚恳。 《新唐书·忠义传上·李源》:“源 顿首受詔,谓使者:‘伏疾年耄,不堪趋拜。’即附表谢,辞吐哀慤,一无受。”
    • 4.
      哀慤释义:悲伤而诚恳。《新唐书·忠义传上·李源》:“源 顿首受詔,谓使者:‘伏疾年耄,不堪趋拜。’即附表谢,辞吐哀慤,一无受。”
    • 5.
      齿学释义:语本《礼记·文王世子》:“行一物而三善皆得者,唯世子而已,其齿於学之谓也。”因以“齿学”指太子入学,不敢居人之前,与公卿之子依年龄大小为序,以示谦卑。唐 吴兢《贞观政要·尊敬师傅》:“臣闻郊迎四方,孟侯所以成德;齿学之让,元良由是作贞。”宋 曾巩《代皇子免延安郡王第一表》:“虽甫逮胜衣,习为容於趋拜;而方思就傅,赖齿学之渐磨。”《明史·黄凤翔传》:“绎《世子》篇陈保傅之教,齿学之仪,则可见皇储之当早建豫教。”
趋拜是什么意思 趋拜读音 怎么读 趋拜,拼音是qū bài,趋拜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趋拜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