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自将 自将的意思
jiāng

自将

简体自将
繁体自將
拼音zì jiāng
注音ㄗˋ ㄐㄧㄤ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zì,(1) 本人,己身。【组词】:自己。自家。自身。自白。自满。自诩。自馁。自重(zhòng )。自尊。自谦。自觉(jué )。自疚。自学。自圆其说。自惭形秽。自强不息。(2) 从,由。【组词】:自从。自古以来。(3) 当然。【组词】:自然。自不待言。自生自灭。放任自流。(4) 假如。【例句】:自非圣人,外宁必有内忧。

jiāng jiàng qiāng,(1) 军衔的一级,在校以上,泛指高级军官。【组词】:将领。(2) 统率,指挥。【例句】:将百万之众。

基本含义

自己成为将领,自己带兵打仗。形容自己能力出众,自信心十足。

自将的意思

自将 [zì jiāng]

1. 自己保全。

2. 自己带着;自己拿着。

3. 自养。

5. 自相辅助,相辅相成。

自将 引证解释

⒈ 自己保全。

《汉书·儿宽传》:“宽 为人温良,有廉知自将,善属文,然懦於武,口弗能发明也。”
《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解》:“南宫韜,鲁 人,字 子容,以智自将。”
宋 苏辙 《陈述古舍人谢两府启》:“某老大无取,介特自将。”
明 高启 《匡山樵歌引》:“君今刚介自将,不苟进取。”

⒉ 自己带着;自己拿着。

《后汉书·羊续传》:“续 妻后与子 祕 俱往郡舍, 续 闭门不内,妻自将 祕 行,其资藏唯有布衾、敝袛裯,盐、麦数斛而已。”
宋 苏辙 《官舍小池有鸂鶒遗二小雏》诗之一:“来从碧涧巢安在,飞过重城母自将。”
元 戴善夫 《风光好》第三折:“秦弱兰 赚了他一篇乐章,亲笔落款,他自将着。”

⒊ 自养。

明 高启 《南宫生传》:“晚迺刮磨豪习,隐然自将。”

⒋ 自相辅助,相辅相成。

《汉书·王尊传赞》:“王尊 文武自将,所在必发,譎诡不经,好为大言。”
颜师古 注:“将,助也。”

⒌ 亲自率领。

宋 杨万里 《千虑策·国势中》:“以 高帝 自将,而 子房 为之谋,如此其全也。”


自将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条烛释义:唐 代考进士科,试日可延长至夜间,许烧烛三条,故 唐 人诗文中常言“三条烛”。五代 王定保《唐摭言·敕赐及第》:“及 小归公 主文,韜玉 准敕放及第,仍编入其年榜中。韜玉 置书谢新人,呼同年,略曰:‘三条烛下,虽阻文闈;数仞墻边,幸同恩地。’”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王禹玉》引《复斋漫录》:“《杜阳杂编》言:‘舒元舆 举进士,既试,脂炬人皆自将。’以余考之,唐 制如此耳。故《广记》云:‘唐 制,举人试日,既暮,许烧烛三条……’而旧説亦言举人试日,已晚,试官 权德舆 於帘下戏云:‘三条烛尽,烧残举子之心。’
    • 2.
      云台仗释义:《三国志·魏志·高贵乡公髦传》“五月己丑,高贵乡公 卒”裴松之 注引《魏氏春秋》:“戊子夜,帝自将冗从僕射 李昭、黄门从官 焦伯 等下 陵云臺,鎧仗授兵,欲因际会,自出讨 文王。”后因以“云臺仗”指天子的殿中宿卫。
    • 3.
      保城释义:小城。《左传·成公十三年》:“迭我 殽 地,奸絶我好,伐我保城,殄灭我 费滑。”杨伯峻 注:“高士奇《地名考略》谓保城非地名,保即堡,小城也。‘保城’,同义词连用。”《三国志·魏志·张邈传》:“﹝ 袁术 ﹞自将千餘骑出战,败走,还保城,不敢出。”
    • 4.
      冲卫释义:冲要的边区。《续资治通鉴·宋太宗雍熙三年》:“大名,河朔 之衡衞,或暂驻鑾輅,扬言自将,以壮军威者,策之中也。”
    • 5.
      冲衞释义:冲要的边区。《续资治通鉴·宋太宗雍熙三年》:“大名,河朔 之衡衞,或暂驻鑾輅,扬言自将,以壮军威者,策之中也。”
    • 6.
      后距释义:⒈雄鸡、雉等的足后突出如趾的部分。《淮南子·兵略训》:“凡有血气之虫,含牙带角,前爪后距。”⒉亦作“后拒”。居后以抗击敌人的部队。《汉书·西域传上·鄯善国》:“时 汉 军正 任文 将兵屯 玉门关,为贰师后距。”颜师古 注:“后距者,居后以距敌。”《资治通鉴·齐明帝建武二年》:“会 魏 主召兵还,英 使老弱先行,自将精兵为后拒,遣使与 懿 告别。”《金史·宗望传赞》:“既取 信德,留兵守之,以为后距,此岂轻者耶。”明 李东阳《五丈原》诗:“侯归上天多旧伍,羽 为前驱 飞 后拒。”
    • 7.
      吞炭释义:⒈指吞咽火炭毁嗓子。《尸子》卷下:“昔 夏桀 之时……曼声吞炭,内阑而不歌,飞鸟鎩翼,走兽决蹄。”⒉谓报恩。用 豫让 吞炭事。《梁书·侯景传》:“福禄官荣,自是天爵,劳而后受,理不相干,欲求吞炭,何其谬也!”唐 周匡物《及第后谢座主》诗:“中夜自将形影语,古来吞炭是何人!”宋 周煇《清波别志》卷下:“﹝ 冯当世 ﹞早年薄游里巷,夜为街卒所繫,鄂 守 王素 亟释之…… 冯 貽以诗,有‘吞炭难忘当日事,积薪深愧后来恩。’”参见“吞炭漆身”。
    • 8.
      咨美释义:叹美;赞美。 《新唐书·李让夷传》:“让夷 廉介不妄交,位虽显剧,以俭约自将,为世咨美。”《续资治通鉴·宋英宗治平四年》:“唐英 至,空其圃,植千株柳,作柳亭于其中,闻者咨美。”清 吴伟业《观王石谷山水图歌》:“狎客何知亦咨美,笑持茗椀听 王郎。”
    • 9.
      国中释义:⒈指王城之内。《周礼·地官·小司徒》:“小司徒之职,掌建邦之教法,以稽国中。”孙诒让 正义:“凡经言‘国中’,并谓王城之中。”清 姚鼐《郡县考》:“周 之制,王所居曰国中。”清 段玉裁《再与顾千里书论学制备忘之记》:“《周礼》之制,王城方九里,谓之国;城中谓之国中……经文未有谓城外为国中者。”⒉国内。《史记·吴王濞列传》:“﹝ 吴王 ﹞下令国中曰:‘寡人年六十二,身自将。’”五代 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豪友》:“长安 富民 王元寳、杨崇义、郭万金 等,国中巨豪也。”清 方苞《读齐风》:“齐 自 襄公 鸟兽
    • 10.
      寒毡释义:⒈亦作“寒氊”。《新唐书·文艺传中·郑虔》:“﹝ 郑虔 ﹞在官贫约甚,澹如也。杜甫 尝赠以诗曰:‘才名四十年,坐客寒无毡’云。”后以“寒毡”形容寒士清苦的生活。明 王世贞《鸣凤记·拜谒忠灵》:“数载困寒毡,遭遇明扬简微贱。”⒉指清苦的读书人。清 钱谦益《蒋允仪父弘宪原任户部贵州清吏司署员外郎事主事加赠奉直大夫制》:“澹泊自将,不改寒毡之雅志。”清 陆以湉《冷庐杂识·两浙校官集》:“其诗集於 咸丰 告成,虽采辑未徧,而发潜阐幽,琳瑯满目,亦足为寒氊生色。”
    • 11.
      将护释义:⒈调养护理。《三国志·吴志·孙策传》“至夜卒,时年二十六”裴松之 注引 晋 胡冲《吴历》:“策 既被创,医言可治,当好自将护,百日勿动。”唐 吴兢《贞观政要·政体》:“病人觉愈,弥须将护,若有触犯,必至殞命。”叶圣陶《小病》:“只想她怎样使他欢喜,怎样给他安慰,怎样将护他生命的发荣。”⒉卫护。《后汉书·王昌传》:“昔遭 赵氏 之过,因以 王莽 篡杀,赖知命者将护朕躬,解形 河 滨,削迹 赵 魏。”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九篇:“崔氏 甚惧,而生与 蒲 将之党有善,得将护之。”
    • 12.
      居守释义:⒈留置守护。 《左传·成公十六年》:“韩厥 将下军,郤至 佐新军,荀罃 居守。”明 李东阳《重修季子庙记》:“刑部尚书 白公 昂 尝读书其间,慨其敝陋,谓居守道徒曰:‘吾他日必修之。’”⒉特指皇帝出征或巡幸时,重臣镇守京都或行部。汉 荀悦《汉纪·景帝纪》:“晁错 议,欲令上自将兵,身留居守。”《新唐书·辅公祏传》:“六年,伏盛 入朝,留 公祏 居守,復令 雄诞 握兵副之。”明 沉德符《野获编·禨祥·甘露瑞雪》:“上南巡,﹝ 顾鼎臣 ﹞奉勅居守,寻殁於位。”清 唐甄《潜书·诲子》:“天子南征,大人居守,政事
    • 13.
      居改非释义:居改非”是指业主擅自将居住房屋改变为非居住使用,从事办公、商业、旅馆、仓储,甚至生产等经营活动的行为。
    • 14.
      屈体释义:⒈谓降低身分。汉 桓宽《盐铁论·褒贤》:“万乘之主,莫不屈体卑辞重币请交,此所谓天下名士也。”宋 苏轼《张文定公墓志铭》:“自将相公卿宿贵之人,皆争屈体以收礼后辈。”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宦娘》:“宿当不妨,但少牀榻;不嫌屈体,便可藉藁。”⒉犹屈膝。指屈服、投降。《北齐书·颜之推传》:“嗟将相之骨鯁,皆屈体於犬羊。”唐 李白《赠新平少年》诗:“屈体若无骨,壮心有所凭。”《金瓶梅词话》第四九回:“请巡按屈体求荣。”⒊弯曲身躯。晋 干宝《搜神记》卷十一:“宿昔之间,便有大梓木生於二冢之端,旬日而大盈抱,屈体
    • 15.
      得财买放释义:旧指官府的衙役捕人时,收到被捕人的钱财,便私自将人放掉。
    • 16.
      折戟沉沙释义:折断了的戟沉埋在沙中。比喻惨遭失败。唐杜牧《赤壁》诗:“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戟(jǐ):古代的一种兵器。
    • 17.
      括借释义:搜括征借。 《资治通鉴·后汉高祖天福十二年》:“时府库空竭,昫 不知所出,请括借都城士民钱帛,自将相以下皆不免。又分遣使者数十人诣诸州括借。”
    • 18.
      敍阶释义:按资历或功绩提升官吏的品级。《宋史·职官志十》:“敍阶之法……京朝官、幕职自将仕郎至朝奉郎,每加五阶,至朝散大夫已上,每加一阶。”
    • 19.
      敏鋭释义:敏感,锐敏。《新唐书·吴凑传》:“凑 才敏鋭,而谦畏自将。”宋 苏轼《密州到任谢执政启》:“宜得敏鋭兼人之器,以副厉精更化之怀。”明 唐顺之《<剑泉奏议集>序》:“公为人敏鋭阔达,艺於世务而圆於应机。”王力《中国语言学史》第三章:“王 氏和 罗 氏都是封建时代的人物,但是 王 氏具有现代科学的头脑,他眼光比较敏锐,思虑比较周密,成就更为突出。”
    • 20.
      横断释义:⒈谓从横里截断。 《三国志·魏志·公孙瓒传》:“復欲自将突骑直出,傍西南山,拥 黑山 之众,陆梁 冀州,横断 绍(袁绍)后。”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论说》:“斤利者越理而横断。”吴组缃《山洪》二一:“宽阔的、被卵石泥沙壅塞的河床,到这里骤然变得狭小,直注入 鸭嘴山 下的大河里,把从镇上伸来的石堤横断了。”⒉犹横越。郭沫若《洪波曲》第九章四:“一路从 合肥 到 信阳,再由 信阳 南下;二路由 六安、霍山 横断 大别山脉。”徐迟《地质之光》:“在三十年代,他也曾经和志同道合的学生结伴来到野外,足迹曾踏遍

自将(zijia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自将是什么意思 自将读音 怎么读 自将,拼音是zì jiāng,自将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自将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