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群众 群众的意思
qúnzhòng

群众

简体群众
繁体群眾
拼音qún zhòng
注音ㄑㄩㄣˊ ㄓㄨㄥ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qún,(1) 相聚成伙的,聚集在一起的。【组词】:群岛。群山。群书。群芳。群居。群落(luò)。群集。群雕。群蚁附膻(许多蚂蚁附着在有膻味的东西上;喻臭味相投的人趋炎附势,追逐私利)。(2) 众人。【组词】:群众。群情。群雄。群策群力。群威群胆。(3) 量词,用于成群的人或物。【组词】:一群孩子。

zhòng,(1) 许多。【例句】:与“寡”相对:众人。众多。众矢之的。芸芸众生。(2) 许多人。【组词】:大众。群众。民众。众口铄金。众目睽睽。众叛亲离。众擎易举。

基本含义

指广大人民群众,也可以指大家庭或集体。

群众的意思

群众 [qún zhòng]

1. 泛指人民大众。

[ masses; ]

3. 指没有加入中国共产党或共青团的人。

群众 引证解释

⒈ 亦作“群眾”。 众人;民众。

《荀子·劝学》:“羣众不能移也。”
《史记·礼书》:“宰制万物,役使羣众。”
宋 王安石 《虔州学记》:“尚可以鼓舞羣众,使有以异於后世之人。”
毛泽东 《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的讲话》:“有了不起的作用的还是群众。”

⒉ 指不担任领导职务的人。

⒊ 指没有加入共产党、共青团组织的人。


国语词典

群众 [qún zhòng]

⒈ 泛指社会上一般人。

《荀子·劝学》:「是故权利不能倾也,群众不能移也,天下不能荡也。」
《史记·卷二三·礼书》:「洋洋美德乎!宰制万物,役使群众,岂人力也哉。」

大众


群众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大众释义:群众;民众:大众化。 劳苦大众。

群众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领袖释义:国家、政治团体、群众组织等的领导人。
    • 2.
      骨干释义:⒈长骨的中央部分,两端跟骨骺相连,里面是髓腔。(图见“骨头”)⒉比喻在总体中起主要作用的人或事物:骨干分子。骨干企业。业务骨干。

群众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手障天释义:一只手把天遮住。 形容依仗权势,玩弄手段,蒙蔽群众。
    • 2.
      一掌遮天释义:用一只手掌把天遮住。 形容依仗权势,玩弄手段,蒙蔽群众。
    • 3.
      一旦释义:⒈一天之间(形容时间短):毁于一旦。⒉指不确定的时间,表示有一天。a)用于已然,表示“忽然有一天”:相处三年,一旦离别,怎么能不想念呢? b)用于未然,表示“要是有一天”:理论一旦为群众所掌握,就会产生巨大的物质力量。
    • 4.
      一言堂释义:⒈旧时商店挂的匾额,上写“一言堂”三个字,表示不二价。 ⒉指领导缺乏民主作风,不能听取群众意见,特别是不能听相反的意见(跟“群言堂”相对)。
    • 5.
      一述三评释义:一述,就是指基层党组织负责人或党员在党员大会上述职说事。 在述职说事时,要紧扣向群众承诺的事项,向党员汇报工作进展和完成情况。三评,就是指党员自评、领导点评、群众评议。在评议时要紧紧围绕中心任务、发展目标和重点工作,坚持干什么就点什么,干什么就评什么,既客观地肯定成绩,又实事求是地指出不足,激发争创活力,促进承诺兑现。
    • 6.
      万人唾骂释义:唾骂:鄙弃辱骂。形容被广大人民群众所鄙弃辱骂。
    • 7.
      万众释义:广大群众;千千万万的人:万众欢腾。万众一心。
    • 8.
      三同一片释义:指干部、知识分子和工农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打成一片。
    • 9.
      三大作风释义:指中国共产党的三大作风。即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以及自我批评的作风。为一九四五年四月二十四日 毛泽东 在党的七大政治报告中所指出。邓小平《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毛泽东 同志在党的七大的报告中,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规定为我们党的三大作风的第一项。”
    • 10.
      三大纪律释义:从红军时代起,中国人民解放军就要求普遍遵守的三条主要纪律。 内容前后稍有不同,最终定为:一切行动听指挥,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一切缴获要归公。朱德《一九四七年十大任务》:“严格执行和经常检查三大纪律,随时随地为民兴利除弊。”
    • 11.
      三风释义:⒈指巫、淫、乱三种恶劣风气。 《南齐书·萧赤斧传》:“嗣主不纲,穷肆陵暴,十諐毕行,三风咸袭。”清 顾炎武《答徐甥公肃书》:“山岳崩頽,江河日下;三风不儆,六逆弥臻。”详“三风十愆”。⒉指学风、党风、文风。毛泽东《整顿党的作风》:“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郭小川《痛悼伟大的领袖和导师》诗:“一九四二年,您为 日本 投降,做了最周密的准备,整顿三风。”⒊指官僚主义、宗派主义、主观主义三种坏作风。毛泽东《坚持艰苦奋斗,密切联系群众》:“这次整风,就是整顿三风,
    • 12.
      上访释义:群众到上级领导机关反映情况或申诉冤屈请求解决问题。
    • 13.
      下司镇释义:下司镇人民群众勤劳、善良、淳朴,以布依族、苗族、侗族为主,具有较强商品意识。
    • 14.
      下情释义:⒈下级或群众的情况或心意:下情上达。了解下情。⒉谦辞,旧时对人有所陈述时称自己的情况或心情。
    • 15.
      下生活释义:指文艺工作者到人民群众的实际斗争中去体验生活。
    • 16.
      不得人心释义:心:心愿,愿望。得不到群众的支持拥护;得不到众人的好评。
    • 17.
      不满释义:不满意:不满情绪。 人们对不关心群众疾苦的做法极为不满。
    • 18.
      不羁之民释义:不受束缚的百姓。指不甘就范的人民群众。
    • 19.
      与民偕乐释义:后泛指领导与群众一起游乐。
    • 20.
      与民同乐释义:原指君王施行仁政,与百姓休戚与共,同享欢乐。 后泛指领导与群众一起游乐,共享幸福。

群众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手障天释义:一只手把天遮住。 形容依仗权势,玩弄手段,蒙蔽群众。
    • 2.
      一掌遮天释义:用一只手掌把天遮住。 形容依仗权势,玩弄手段,蒙蔽群众。
    • 3.
      一旦释义:⒈一天之间(形容时间短):毁于一旦。⒉指不确定的时间,表示有一天。a)用于已然,表示“忽然有一天”:相处三年,一旦离别,怎么能不想念呢? b)用于未然,表示“要是有一天”:理论一旦为群众所掌握,就会产生巨大的物质力量。
    • 4.
      一言堂释义:⒈旧时商店挂的匾额,上写“一言堂”三个字,表示不二价。 ⒉指领导缺乏民主作风,不能听取群众意见,特别是不能听相反的意见(跟“群言堂”相对)。
    • 5.
      一述三评释义:一述,就是指基层党组织负责人或党员在党员大会上述职说事。 在述职说事时,要紧扣向群众承诺的事项,向党员汇报工作进展和完成情况。三评,就是指党员自评、领导点评、群众评议。在评议时要紧紧围绕中心任务、发展目标和重点工作,坚持干什么就点什么,干什么就评什么,既客观地肯定成绩,又实事求是地指出不足,激发争创活力,促进承诺兑现。
    • 6.
      万人唾骂释义:唾骂:鄙弃辱骂。形容被广大人民群众所鄙弃辱骂。
    • 7.
      万众释义:广大群众;千千万万的人:万众欢腾。万众一心。
    • 8.
      三同一片释义:指干部、知识分子和工农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打成一片。
    • 9.
      三大作风释义:指中国共产党的三大作风。即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以及自我批评的作风。为一九四五年四月二十四日 毛泽东 在党的七大政治报告中所指出。邓小平《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毛泽东 同志在党的七大的报告中,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规定为我们党的三大作风的第一项。”
    • 10.
      三大纪律释义:从红军时代起,中国人民解放军就要求普遍遵守的三条主要纪律。 内容前后稍有不同,最终定为:一切行动听指挥,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一切缴获要归公。朱德《一九四七年十大任务》:“严格执行和经常检查三大纪律,随时随地为民兴利除弊。”
    • 11.
      三风释义:⒈指巫、淫、乱三种恶劣风气。 《南齐书·萧赤斧传》:“嗣主不纲,穷肆陵暴,十諐毕行,三风咸袭。”清 顾炎武《答徐甥公肃书》:“山岳崩頽,江河日下;三风不儆,六逆弥臻。”详“三风十愆”。⒉指学风、党风、文风。毛泽东《整顿党的作风》:“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郭小川《痛悼伟大的领袖和导师》诗:“一九四二年,您为 日本 投降,做了最周密的准备,整顿三风。”⒊指官僚主义、宗派主义、主观主义三种坏作风。毛泽东《坚持艰苦奋斗,密切联系群众》:“这次整风,就是整顿三风,
    • 12.
      上访释义:群众到上级领导机关反映情况或申诉冤屈请求解决问题。
    • 13.
      下司镇释义:下司镇人民群众勤劳、善良、淳朴,以布依族、苗族、侗族为主,具有较强商品意识。
    • 14.
      下情释义:⒈下级或群众的情况或心意:下情上达。了解下情。⒉谦辞,旧时对人有所陈述时称自己的情况或心情。
    • 15.
      下生活释义:指文艺工作者到人民群众的实际斗争中去体验生活。
    • 16.
      不得人心释义:心:心愿,愿望。得不到群众的支持拥护;得不到众人的好评。
    • 17.
      不满释义:不满意:不满情绪。 人们对不关心群众疾苦的做法极为不满。
    • 18.
      不羁之民释义:不受束缚的百姓。指不甘就范的人民群众。
    • 19.
      与民偕乐释义:后泛指领导与群众一起游乐。
    • 20.
      与民同乐释义:原指君王施行仁政,与百姓休戚与共,同享欢乐。 后泛指领导与群众一起游乐,共享幸福。

群众造句

1.出了事情,不平则鸣,群众在下面说话,你压得住吗?

2.人民群众的发言是不易之论,我们没有什么可补充的了。

3.关门主义“为渊驱鱼,为丛驱雀”,把我们的一些同盟军和群众都赶到敌人那一边去了。

4.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整治黄、淮,兴修水利,为民除害,深受群众称颂。

5.野心家和阴谋家,都是利用群众的善良愿望以售其奸的。

6.这件事有益于群众,又有益于自己,何乐不为呢?

7.他看到群众对他都侧目而视,也就一声不响了。

8.他在工作中先公后私,深受群众爱戴。

9.王县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受到群众的爱戴。

10.一个人不可能全知全能,只有群众才是真正的英雄。

11.他是医学专家,又善于取精用弘,群众很相信他。

12.老师要求同学们各尽所能,上街为群众做好事。

13.医疗保险免除了人民群众的后顾之忧。

14.领导干部既要和群众打成一片,又要坚持原则,做到和而不同。

15.地震发生后,领导深入群众,嘘寒问暖。

16.天理昭彰!罪大恶极的犯罪分子终于受到法律的制裁,群众都拍手称快。

17.要广泛联系群众,不要弄得自己成了孤家寡人。

18.领导者要关心群众疾苦,不应有官僚主义作风。

19.党的干部应该有己饥己溺的精神,切实关心群众的疾苦。

20.他的决断力强,思想缜密,面对群众的提问总能应对如流。

群众是什么意思 群众读音 怎么读 群众,拼音是qún zhòng,群众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群众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