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态 [jiāo tài]
1. 犹言世态人情。
交态 引证解释
⒈ 犹言世态人情。
引《史记·汲郑列传》:“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
唐 杜甫 《久客》诗:“羇旅知交态,淹留见俗情。”
金 王若虚 《李仲和墓碣铭》:“予与 仲和 别十年,閲人益多,观交态益熟,而思 仲和 益深。”
清 汪懋麟 《答云渐见梦一首和来韵》:“纷纷交态总非真,何限黄金陌路人。”
国语词典
交态 [jiāo tài]
⒈ 人与人相交往所表现的态度。
引唐·高适〈邯郸少年行〉:「君不见今人交态薄,黄金用尽还疏索。」
唐·杜甫〈赠虞十五司马〉诗:「交态知浮俗,儒流不异门。」
交态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死一生,乃知交情释义:谓于生死患难处方可显示交情。 《史记·汲郑列传赞》:“始 翟公 为廷尉,宾客闐门;及废,门外可设雀罗。翟公 復为廷尉,宾客欲往,翟公 乃大署其门曰:‘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醒世恒言·薛录事鱼服证仙》:“自古道得好:‘一死一生,乃见交情。’若非今日我是死的,你是活的,怎知你为同年之情淡薄如此!”
- 2.
交态释义:犹言世态人情。 《史记·汲郑列传》:“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唐 杜甫《久客》诗:“羇旅知交态,淹留见俗情。”金 王若虚《李仲和墓碣铭》:“予与 仲和 别十年,閲人益多,观交态益熟,而思 仲和 益深。”清 汪懋麟《答云渐见梦一首和来韵》:“纷纷交态总非真,何限黄金陌路人。”
- 3.
俗情释义:⒈世俗的情感;不高尚或不高雅的情态。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才略》:“但俗情抑扬,雷同一响,遂令 文帝 以位尊减才,思王 以势窘益价。”唐 杜甫《久客》诗:“羇旅知交态,淹留见俗情。”清 梁章鉅《归田琐记·归田》:“大抵古人著述,各有所本,虽小説家亦然,要足资考据,备劝惩,砭俗情,助谈剧,故虽歷千百年而莫之或废也。”⒉尘世的情思,与脱悟的情思相对。宋 洪迈《夷坚丁志·邢舜举》:“君虽酷好,奈俗情未断何。”太平天囯 洪秀全《原道救世歌》:“莫将一切俗情牵,须将一切妄念捐。”
- 4.
浮俗释义:⒈浮薄的习俗。 南朝 梁 萧统《令旨解二谛义》:“正以浮俗,故无义可辨,若有义可辨,何名浮俗。”唐 杜甫《赠虞十五司马》诗:“交态知浮俗,儒流不异门。”元 辛文房《唐才子传·刘长卿》:“长卿 清才冠世,颇凌浮俗。”⒉浅薄,粗俗。宋 严羽《沧浪诗话·诗证》:“《太白集》中《少年行》,只有数句类 太白,其他皆浅近浮俗,决非 太白 所作。”叶圣陶《倪焕之》十:“当然,灯会那种粗犷浮俗的‘白相人’风是应当改革的。”
- 5.
疏索释义:⒈亦作“疎索”。亦作“踈索”。离散;分散。唐 骆宾王《畴昔篇》:“当时门客今何在?畴昔交朋已疎索。”一本作“踈索”。宋 陆游《病后自咏》:“闭户交朋疏索尽,捐书日月破除难。”⒉疏远冷淡。唐 高适《邯郸少年行》:“君不见今人交态薄,黄金用尽还疏索。”宋 陆游《好事近·寄张真甫》词:“烦问 剑 南消息,怕还成疎索。”⒊寂寞无聊。北周 庾信《晚秋》诗:“凄清临晚景,疎索望寒阶。”唐 白居易《酒熟忆皇甫十》诗:“踈索柳花盌,寂寥荷叶盃。”宋 陆游《叹老》诗:“酒徒分散情疏索,棋敌凭陵意頡頏。”⒋稀疏,稀少。唐
- 6.
翟公客释义:西汉 时 翟公 为廷尉,宾客盈门。及废,门外可设雀罗。后复职,宾客欲往,翟公 乃大署其门曰:“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见《史记·汲郑列传论》。后用以为典,谓世态炎凉。
- 7.
齚齖释义:上下齿不相值。 比喻意见不合。唐 孟郊《哭李丹员外并寄杜中丞》诗:“生死方知交态存,忍将齚齖报幽魂。十年同在 平原 客,更遣何人哭寝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