罢倦 [bà juàn]
1. 疲倦。
罢倦 引证解释
⒈ 疲倦。
引汉 袁康 《越绝书·外传记吴王占梦》:“晋 知其兵革之罢倦,粮食尽索,兴师击之,大败 吴 师。”
唐 陆龟蒙 《丁隐君歌序》:“与人相接,礼简而情至,周旋累年,未尝有罢倦之色。”
宋 司马光 《投壶新格序》:“君子学道从政,勤劳罢倦,必从宴息以养志游神,故可久也。”
罢倦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悬壶代哭释义:古代国君的丧礼之一。壶,漏壶。语本《礼记·丧大记》:“君丧,虞人出木角,狄人出壶,雍人出鼎,司马县之,乃官代哭。大夫官代哭不县壶。”郑玄 注:“代,更也。未殯,哭不絶声,为其罢倦,既小敛,可以为漏刻分时而更哭也。”南朝 陈 徐陵《报尹义尚书》:“追惟畴昔,共备行人,室家安危,宾礼升降,悬壶代哭,俱歷春冬。”
- 2.
罢倦释义:疲倦。汉 袁康《越绝书·外传记吴王占梦》:“晋 知其兵革之罢倦,粮食尽索,兴师击之,大败 吴 师。”唐 陆龟蒙《丁隐君歌序》:“与人相接,礼简而情至,周旋累年,未尝有罢倦之色。”宋 司马光《投壶新格序》:“君子学道从政,勤劳罢倦,必从宴息以养志游神,故可久也。”
- 3.
罢勌释义:同“罢倦”。 《汉书·严助传》:“留而守之,歷岁经年,则士卒罢勌,食粮乏絶。”颜师古 注:“勌亦倦字。”
- 4.
负杖释义:倚杖;扶杖。《礼记·檀弓下》:“公叔禺人 遇负杖入保者息。”郑玄 注:“见走辟 齐 师将入保,罢倦加其杖颈上,两手掖之休息者。”晋 刘琨《答卢谌诗》序:“负杖行吟,则百忧俱至;块然独坐,则哀愤两集。”唐 王绩《游仙诗》之三:“结衣寻野路,负杖入山门。”清 归庄《跋先君赠沉翁诗》:“回思先君负杖逍遥之年,已閲二纪,所勒铭之杖,亦久失之,惟诗卷长留天地间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