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席子 席子的意思
zi

席子

简体席子
繁体蓆子
拼音xí zi
注音ㄒ一ˊ ㄗˇ
结构AB式
词性名词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xí,(1) 用草或苇子编成的成片的东西,古人用以坐、卧,现通常用来铺床或炕等。【组词】:席子。草席。苇席。竹席。凉席。席地而坐。席卷(juǎn )。(2) 座位。【组词】:席位。席次。出席。列席。(3) 酒筵,成桌的饭菜。【组词】:筵席。宴席。酒席。(4) 特指议会中当选的人数。【组词】:四席。(5) 职位。【组词】:主席。西席(塾师)。(6) 量词。【组词】:一席酒。(7) 姓。

zǐ,(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组词】: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2) 植物的果实、种子。【组词】:菜子。瓜子儿。子实。(3) 动物的卵。【组词】:鱼子。蚕子。(4) 幼小的,小的。【组词】:子鸡。子畜。子城。(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例句】:子弹(dàn )。棋子儿。(6) 与“母”相对。【例句】: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7) 对人的称呼。【组词】: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组词】:孔子。先秦诸子。(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例句】: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 用于计时。【例句】: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组词】:子爵。(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组词】:旗子。乱子。胖子。(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例句】:敲了两下子门。(14) 姓。

基本含义

席子是指坐席、座位。也可用来形容某个职位或地位。

席子的意思

席子 [xí zi]

1. 一种平整、相对说来很薄的物件,一般用柔韧而粗糙的材料制成,有矩形、椭圆形等各种形状,放在或铺在水平表面上,用作防护用品、支座或垫子。

[mat;]

席子 引证解释

⒈ 用芦苇、竹篾、蒲草等编成的铺垫用具。

《水浒传》第二五回:“在我蓆子底下枕头边。”


国语词典

席子 [xí zi]

⒈ 铺垫于地上或床上,以供坐卧的平面片状用具。多由竹篾、苇篾或草编织而成。


席子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床释义:⒈亦作“一床”。 ⒉古代税制。⒊比喻地方狭小。亦指狭小之地。⒋表数量。用于有支架或可搁置者。犹一架。⒌表数量。用于席子、被褥等。⒍四管笔的合装。⒎全部乐器的异称。
    • 2.
      云屯席卷释义:如云气骤然聚集,如席子迅速卷起。形容来去迅捷,气势雄伟。
    • 3.
      五席释义:古代行大礼时铺设的五种不同的席子。 即莞席、繅席、次席、蒲席、熊席。
    • 4.
      匡床蒻席释义:匡:方正;蒻:嫩的香蒲。标准的床,柔软的席子。形容床铺非常舒适。
    • 5.
      匪席释义:不象席子可以卷曲。比喻心志坚不可屈。
    • 6.
      卷席释义:⒈翻卷席子。多形容气势凶猛,像卷席子一样将全部事物卷走。⒉象卷席子,把东西全部卷进去。喻迅猛急骤。
    • 7.
      同席释义:⒈同一席子,或同坐一席。古人席地而坐,故云。后泛指同坐一处。⒉谓共席而眠。指过夫妻生活。⒊同一宴席。亦指参加同一宴席者。⒋指同学。
    • 8.
      坐不重席释义:坐不用双层席子。比喻生活节俭。
    • 9.
      夫蓠释义:亦作“夫离”。草名。多年生草本。夏日开黄褐色小花。生于沼泽浅水之处,秋日采其茎以织席,故俗名席子草。《汉书·东方朔传》“莞蒲为席”唐 颜师古 注:“莞,夫离也,今谓之葱蒲。”
    • 10.
      夺席谈经释义:《后汉书 儒林列传》记载,光武帝刘秀有一次让许多讲经的学者公开辩难。辩输的人把坐的席子拿下来交给辩赢 的人,有一个叫戴凭的,在辩论中赢得了五十多条席子。后来用“夺席谈经”指在公开辩难中压倒众人。
    • 11.
      寝具释义:睡觉时用的东西,如枕头、被褥、席子等。
    • 12.
      席卷八荒释义:席卷:像卷席子一样把东西卷起;八荒:八方荒远的地方。形容力量强大,控制整个天下。
    • 13.
      席不暇煖释义:⒈见“席不暇暖”。 ⒉谓席子未及坐暖即离去。形容忙于奔走,无时间久留。
    • 14.
      席丰履厚释义:席:席子;指坐具;丰:多;履:鞋子,指踩在脚下的东西;厚:丰厚。比喻祖上遗产丰富。也形容生活优裕。
    • 15.
      席卷释义:像卷起席子一样把东西全部卷进去,包括无余。 汉贾谊《过秦论》:“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 16.
      席不暇暖释义:席子还没有坐暖就离开了。形容忙着奔走,坐不下来。唐韩愈《争臣论》:“孔席不暇暖,而墨突不得黔。” 暇(xiá):空闲的时间。
    • 17.
      席不暇暧释义:连席子也来不及坐暖。形容忙着奔走,没有安居的时间。
    • 18.
      席卷一空释义:像卷起席子一样把东西全部卷走。
    • 19.
      席荐释义:⒈席子和草荐。亦泛指铺垫物。《仪礼·士昏礼》:“妇席荐饌於房。”贾公彦 疏:“但醴妇时,唯席与荐,无俎。”《宋史·职官志五》:“内柴炭库,掌诸薪火,以给宫娥及宿卫班直军士薪炭席荐之物。”元 李五《虎头牌》第二折:“到如今枕着一块半头砖,土炕上、土炕上弯着片破席荐,畅好是恓惶也波天!”⒉草席。《韩非子·存韩》:“韩 事 秦 三十餘年,出则为扞蔽,入则为蓆荐。”元 无名氏《渔樵记》第二折:“天色已晚,这些时再无去处,借一领蓆荐儿来,外间里宿到天明,我便去也。”
    • 20.
      席藁释义:⒈见“席槀”。⒉席藁。藁,指用禾秆编成的席子。坐卧藁上是古人请罪的一种方式,因以指请罪。

席子(xiz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席子是什么意思 席子读音 怎么读 席子,拼音是xí zi,席子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席子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