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兵 [jiāo bīng]
1. 交战。
例两国交兵。
英[be at war;]
交兵 引证解释
⒈ 兵刃相接,交战。
引《管子·大匡》:“鲁,小国也,固不带剑,今而带剑,是交兵闻於诸侯,君不如已。”
《孔子家语·致思》:“赐 愿使 齐 楚。合战於漭瀁之野,两垒相望,尘埃相接,挺刃交兵。”
唐 李德裕 《赐背叛回鹘敕书》:“今已各令诸镇不许交兵,卿宜晓喻部落,各令知悉。”
朱自清 《论老实话》:“说到战争,还有句老实话,‘兵不厌诈!’真的交兵‘不厌诈’。”
国语词典
交兵 [jiāo bīng]
⒈ 交战、打仗。也作「交锋」。
引《孔子家语·卷二·致思》:「两垒相望,尘埃相接,挺刃交兵。」
《三国演义·第六回》:「方欲交兵,刘表便退。」
近打仗 交锋 交战
交兵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战争释义:敌对双方为了一定的政治、经济目的而进行的具有一定规模的武装斗争。是阶级和阶级、民族和民族、国家和国家、政治集团和政治集团之间相互斗争的最高形式,是政治的继续。分正义战争和非正义战争两类。与“和平”相对。
- 2.
接触释义:⒈挨上;碰着:皮肤和物体接触后产生的感觉就是触觉。他过去从没有接触过农活儿。⒉(人跟人)接近并发生交往或冲突:领导应该多跟群众接触。先头部队已经跟敌人的前哨接触。
- 3.
交锋释义:⒈双方作战:敌人不敢和我们交锋。⒉比喻双方比赛或争辩:这两支足球劲旅将在明日交锋。讨论会上二人进行了激烈的交锋。
- 4.
打仗释义:进行战争;进行战斗。我们在生产战线上打了个漂亮仗。
- 5.
交手释义:双方搏斗:他俩交过三次手都不分高下。
- 6.
交战释义:双方作战:交战国。
- 7.
构兵释义:旧指双方出兵打仗。
交兵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交兵释义:交战:两国交兵。
- 2.
交刃释义:交兵;格斗。
- 3.
交对释义:对阵交兵。
- 4.
假伪释义:虚假。 《三国志·魏志·王粲传》“粲 劝 表 子 琮,令归 太祖”南朝 宋 裴松之 注:“孙权 自此以前,尚与中国和同,未尝交兵,何云‘驱 权 於 江 外’乎……又 白登 在 平城,亦 魏武 所不经,北征 乌丸,与 白登 永不相豫。以此知 张騭 假伪之辞,而不觉其虚之自露也。”
- 5.
假僞释义:虚假。《三国志·魏志·王粲传》“粲 劝 表 子 琮,令归 太祖”南朝 宋 裴松之 注:“孙权 自此以前,尚与中国和同,未尝交兵,何云‘驱 权 於 江 外’乎……又 白登 在 平城,亦 魏武 所不经,北征 乌丸,与 白登 永不相豫。以此知 张騭 假伪之辞,而不觉其虚之自露也。”
- 6.
北狩释义:⒈到北方狩猎。 《魏书·和跋传》:“后车驾北狩 豺山,收 跋,刑之路侧。”⒉借指向北进军。南朝 梁 江淹《为萧骠骑让太尉赠封第二表》:“将陪云驂以北狩,扈朝服以济师,乃为少雪庸诚,微谢天眷耳。”⒊皇帝被掳到北方去的婉词。宋 王明清《挥麈后录》卷四:“逮二圣(宋徽宗、钦宗)北狩,彭 以无名位,独得留内庭。”明 沉德符《野获编·科场二·内官子弟登第》:“又二年而 敬 殁,英宗 北狩不返,徐埕 辈议南迁,于谦 等争之不能得。”清 昭槤《啸亭续录·大戏节戏》:“又谱 宋 政和 间 梁山 诸盗及 宋 金 交兵、徽
- 7.
发号布令释义:同“發號施令”。《吴子·励士》:“夫發號布令而人樂聞,興師動衆而人樂戰,交兵接刃而人樂死。此三者,人主之所恃也。”
- 8.
媾兵释义:交兵,交战。
- 9.
廷寄释义:清廷给地方高级官员的谕旨,不由内阁寄出,而由军机处密封交兵部捷报处寄往各省,直接书上某官开拆,叫廷寄。
- 10.
异政释义:⒈各自为政。《诗大序》:“至于王道衰,礼义废,政教失,国异政,家殊俗。”《荀子·解蔽》:“今诸侯异政,百家异説,则必或是或非,或治或乱。”三国 魏 锺会《檄蜀文》:“江山之外,异政殊俗。”清 王夫之《论秦始皇废分封立郡县》:“而若东迁以后,交兵毒民,异政殊俗……迄之数百年而不息者亦革焉。”⒉不同往常的政令措施。《东观汉记·张湛传》:“﹝ 湛 ﹞为光禄大夫,数正諫威仪不如法度者。湛 常乘白马,帝每有异政,輒曰:‘白马生且復諫矣。’”《后汉书·北海靖王兴传》:“显宗 器重 兴,每有异政,輒乘驛问焉。”⒊优异
- 11.
抚柔释义:安抚。 《左传·隐公十一年》:“吾子其奉 许叔 以抚柔此民也,吾将使 获 也佐吾了。”汉 蔡邕《故太尉乔公庙碑》:“抚柔疆垂,戎狄率从。”《四游记·锺离不聿交兵》:“中国抚柔四夷,犹之赤子。”
- 12.
控弦释义:⒈拉弓;持弓。 《史记·匈奴列传》:“是时 汉 兵与 项羽 相距,中国罢於兵革,以故 冒顿 得自彊,控弦之士三十餘万。”唐 崔元翰《奉和登玄武楼观射即事书怀赐孟涉应制》:“饮羽连百中,控弦踰六钧。”元 马致远《汉宫秋》楔子:“当 秦 汉 交兵之时,中原有事,俺国强盛,有控弦甲士百万。”《续资治通鉴·宋孝宗淳熙三年》:“邦彦 至 金,金 人拒不纳。既旬餘,乃命引见,夹道皆控弦露刃之士,邦彦 大怖,不能措一词而出。”⒉借指士兵。汉 贾谊《新书·匈奴》:“窃料 匈奴 控弦大率六万骑。”北魏 杨衒之《洛阳伽蓝记·
- 13.
搆兵释义:交兵,交战。 《孟子·告子下》:“吾闻 秦 楚 搆兵,我将见 楚王 説而罢之。”唐 韩偓《隰州新驿》诗:“盛德已图形,胡为忽搆兵。”清 陈梦雷《绝交书》:“年兄既行,耿郑 搆兵,音耗莫通。”梁启超《论君政民政相嬗之理》:“而南北 美 至以贩奴一事,搆兵垂十年,此皆多世君之弊政也。”
- 14.
构患释义:⒈谓结怨交兵。 ⒉作乱。
- 15.
淹月释义:满月;延及一月。 晋 潘岳《世祖武皇帝诔》:“野无交兵,役不淹月。”《晋书·宣帝纪》:“孟达 众少而食支一年,吾将士四倍于 达 而粮不淹月,以一月图一年,安可不速?”《新唐书·后妃传上·太穆窦皇后》:“元贞太后 羸老有疾,而性素严,诸姒娣皆畏,莫敢侍。后事之,独怡谨尽孝,或淹月不释衣履。”
- 16.
训习释义:训练教习。唐 张九龄《敕陇右节度阴承李书》:“今年交兵,新到 陇右,未经戎事,大须训习。”宋 尹洙《乞募士兵札子》:“臣窃见诸路拣选到士兵,其间不无驍勇,然怯弱者亦多未经训习。”《三国演义》第八回:“蝉 曰:‘妾蒙大人恩养,训习歌舞,优礼相待,妾虽粉身碎骨,莫报万一。’”清 黄六鸿《福惠全书·保甲·训练伍壮》:“然欲加之训习,恐妨农务。”
- 17.
讳疾释义:比喻隐瞒缺点或错误。疾,毛病,缺点。《穀梁传·成公九年》:“晋 欒书 帅师伐 郑,不言战,以 郑伯 也……为亲者讳疾。”范宁 注:“郑 兄弟之国,故谓之亲,君臣交兵,病莫大焉,故为之讳。”
- 18.
躶身释义:犹言赤身露体。晋 常璩《华阳国志·南中志》:“璜(陶璜)怒,乃躶身囚结面缚。”《梁书·侯景传》:“悉驱城内文武躶身而出,贼交兵杀之,死者二千餘人。”《资治通鉴·汉高祖二年》:“臣(陈平)躶身来,不受金无以为资。”
- 19.
连兵释义:⒈联合兵力;集结军队。⒉交兵;交战。
- 20.
铅椠释义:⒈古人书写文字的工具。 铅,铅粉笔;椠,木板片。语出《西京杂记》卷三:“掦子云 好事,常怀铅提槧,从诸计吏,访殊方絶域四方之语。”隋 江总《皇太子太学讲碑》:“外史所掌,广内所司,靡不饰以铅槧,雕以緗素,此文教之修也。”明 汪廷讷《广陵月》第一出:“因此远抛铅槧,专习韜鈐。”清 王韬《<法越交兵纪>序》:“啸云 遂日操铅槧,记事陈词。”⒉指写作,校勘。唐 韩愈《送无本师归范阳》诗:“老懒无鬭心,久不事铅槧。”宋 陆游《即事》诗:“所惭贪坐睡,铅槧少新功。”明 徐复祚《红梨记·路叙》:“汉 将日徵兵,有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