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当期 当期的意思
dāng

当期

简体当期
繁体當期
拼音dāng qī
注音ㄉㄤ ㄑㄧ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dāng dàng,

qī jī,(1) 规定的时间,或一段时间。【组词】:定期。限期。期限。学期。(2) 量词,用于刊物或其他分期的事物。【组词】:第五期。(3) 盼望,希望。【组词】:期望。期冀。期盼。期待。(4) 限度。【例句】:“征敛无期求索无度”。(5) 必,决定。【例句】:“期死,非勇也”。(6) 〔期颐〕指人活到一百岁。(7) 地质学上指在一个国境内或一个大区域内,小于“世”的地质年代单位。 ◎ 一周年,一整月。【组词】:期年。期月。期服(古代丧服名,要穿一年)。

基本含义

指当前的时期或阶段。

当期的意思

当期 [dāng qī]

1. 如期;准时。

当期 引证解释

⒈ 如期;准时。

《公羊传·成公十六年》:“成公 将会 厉公,会不当期,将执公。”
唐 李峤 《神龙历序》:“三辰九野,压析景而分躔;二象七衡,孰当期而合度。”


当期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下架释义:谓典当期满。典当的衣物,都放在架上备赎,期满则从架上取下,故云下架。元 无名氏《看钱奴》第二折:“别人家便当的一周年,下架容赎解。这员外呵!他巴到那五个月还钱本利该。”
    • 2.
      乾策释义:⒈推演《乾》卦六爻所得的蓍草茎数。《乾》爻皆为老阳,其数为九,故每爻九揲,每揲四策,共得二百十六策,乾策与坤策相配,总为三百六十策,以象天地循环一年的日数。《易·繫辞上》:“乾之策二百一十有六,坤之策百四十有四,凡三百有六十,当期之日。”孔颖达 疏:“以乾老阳,一爻有三十六策,六爻凡有二百一十六策也……此经据老阳之策也。”宋 苏轼《乞数珠赠南禅湜老》诗:“儒生推变化,乾策数大衍。”⒉泛指《易》卦中每一阳爻的蓍草茎数。参阅 明 何楷《古周易订诂》卷十一。
    • 3.
      先征后退释义:指对生产企业在货物报关出口并在财务上作销售的当期先按增值税有关规定征税,然后由企业凭有关退税单证按月报主管税务机关根据国家出口退税政策的规定办理退税。
    • 4.
      典田释义:亦称“典地”。典当田地。承典人交付典价后,在典当期间,即获得该地的使用权和收益权,并可转典。旧时自耕农民迫于生活需要,又想保持土地回赎权,常采用典田方式。但到期往往无力回赎,变成绝卖。
    • 5.
      坤策释义:推演坤卦六爻所得的策数。《周易》用九,用六。《坤》用老阴六,故每爻六揲,每揲四策,六爻共得一百四十四策。合“乾策”共为三百六十策,大致相当于天地循环一年之数。亦指任一阴爻的策数。策,用于《易》筮的竹签或蓍草。《易·繫辞上》:“乾之策二百一十有六,坤之策百四十有四,凡三百有六十,当期之日。”孔颖达 疏:“《坤》之老阴一爻有二十四策,六爻故一百四十有四策也。”
    • 6.
      寡闇释义:犹寡昩。知识浅陋,不明事理。南朝 梁 沉约《改天监元年恩诏》:“朕以寡闇,命不先后,寧济之功,属当期运。”南朝 梁 沉约《与谢朏敕》:“吾以菲德,属当期运,鉴与吾言,思隆治道,而明不远烛,所蔽者多,实寄贤能,匡其寡闇。”
    • 7.
      当期释义:如期;准时。《公羊传·成公十六年》:“成公 将会 厉公,会不当期,将执公。”唐 李峤《神龙历序》:“三辰九野,压析景而分躔;二象七衡,孰当期而合度。”
    • 8.
      扎账释义:扎账是指每一会计期间结束时,对所有账务进行账务处理的过程,也就是进行会计分期。在资产负债表日前的业务进行会计处理,记入报告当期,在资产负债表日后的业务放在报告后期。
    • 9.
      税负率释义:增值税纳税义务人当期应纳增值税占当期应税销售收入的比例。

当期(dangq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当期是什么意思 当期读音 怎么读 当期,拼音是dāng qī,当期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当期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