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乞讨 乞讨的意思
tǎo

乞讨

简体乞讨
繁体乞討
拼音qǐ tǎo
注音ㄑㄧˇ ㄊㄠ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qǐ,(1) 向人讨、要、求。【组词】:乞求。乞丐。乞灵(向神佛求助)。乞怜。(2) 姓。

tǎo,(1) 查究,处治。【组词】:检讨。(2) 征伐,发动攻击。【组词】:讨伐。声讨(宣布罪行而加以抨击)。(3) 研究,推求。【组词】:研讨。探讨。(4) 索取。【例句】:讨还(huán)。(5) 求,请求。【例句】:讨教(jiào )。讨饶。(6) 惹。【组词】:讨厌。讨人喜欢。(7) 娶。【组词】:讨老婆。

基本含义

指行乞讨要饭或要钱。

乞讨的意思

乞讨 [qǐ tǎo]

1. 乞求施舍或救济。

挨门乞讨。

[ beg; ]

2. 去行乞。

沿街乞讨。

[ go begging; ]

3. 讨施舍。

乞讨茶。

[ mooch; ]

乞讨 引证解释

⒈ 索取。

明 唐顺之 《条陈蓟镇补兵足食事宜》:“各关夷人乞讨无时,旬抚月尝,悉出穷军。”

⒉ 求乞。

丁玲 《松子》:“他们找不到一点事做,也找不到一粒谷子,他们只好在许多人后面乞讨着。”
峻青 《张玉生》:“白天,他肩上搭着口袋,手里拄着棍子,一家家一村村的沿街乞讨。”


国语词典

乞讨 [qǐ tǎo]

⒈ 向人乞求施舍。

如:「沿街乞讨」。


乞讨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乞求释义:请求给予:乞求施舍。乞求宽恕。
    • 2.
      讨要释义:索取;讨还。《历史档案》1984年第2期引 明 张守祖《为官银被借受累事呈文》:“今有 李武臣 等一向未还,负累卑职按月行利,佃陪还人。今债主一逐上门逼迫,讨要无輳。如蒙呈乞追给偿还债主,庶不亏累寒官施行。”清 郑端《政学录·改复过割》:“无论上门讨要,地步无多,但登高鸣锣,一里可知,何烦四境奔驰之苦。”《锺馗捉鬼传》第五回:“人家胜了他的钱,一是一,二是二,并不要人家上门来讨要。”樊增祥《批权世彦呈词》:“尔伯故后,岂无子嗣,何以此债归尔讨要?”

乞讨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恩赐释义:旧指封建帝王的赏 赐。今指出于怜悯而给予的施舍(多含贬义)。
    • 2.
      施舍释义:出于怜悯或积德思想,把财物送给穷人或寺庙。

乞讨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丐人释义:即乞丐。 以乞讨为生的人。唐 冯翊子《桂苑丛谈·杜可均却鼠》:“僖宗 末,广陵 有穷丐人 杜可均 者,年四十餘,人见其好饮絶粒,每日常入酒肆,巡坐求饮。”清 姚燮《谁家七岁儿》诗:“昨从丐人去,流落知何方。”
    • 2.
      丐棍释义:以乞讨为业的无赖。
    • 3.
      丐食释义:乞讨食物。
    • 4.
      乞宠求荣释义:乞:乞讨;宠:宠爱;荣:富贵。乞求宠幸以获得荣华富贵。
    • 5.
      乞索释义:⒈犹乞讨。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康僧渊 初过 江,未有知者,恒周旋市肆,乞索以自营。”《资治通鉴·唐肃宗乾元元年》:“泉明 诣亲故乞索,随所得多少赎之。”元 王恽《觅风字歙砚诗赠侍其府尹》:“书生乞索态,殆是心贪邪?”⒉化缘。北魏 杨衒之《洛阳伽蓝记·崇真寺》:“詔不听持经像沿路乞索。”⒊索取。宋 叶适《宋武翼邵君墓志铭》:“场监至贱也,走书乞索日至。”
    • 6.
      乞请释义:⒈乞讨。⒉请求。
    • 7.
      化斋释义:僧道挨门乞讨饭食。
    • 8.
      化钱释义:意指募化或乞讨钱财。
    • 9.
      叫化释义:⒈乞丐。 ⒉行乞,乞讨。
    • 10.
      吹箎乞食释义:箎:古时的一种乐器;乞:乞讨。吹着箎向人乞讨。指在街头行乞。
    • 11.
      吹箫乞食释义:原指伍春秋时子胥于吴市吹箫向人乞讨。后指沿街乞讨。
    • 12.
      墦间乞余释义:墦,坟墓。余,多余的。这里指祭奠私人的供饭。讽刺那些追求富贵利禄的人,一面乞讨人家的残羹冷饭,一面还洋洋得意,虚伪骄傲,瞧不起比他地位低下的人的卑劣行径。
    • 13.
      小瘪三释义:⒈方言。对无正当职业而以乞讨或偷窃为生的年轻游民的蔑称。瞿秋白《乱弹·水陆道场》:“撞不好,还是一个‘马路巡阅使’的小瘪三。”茅盾《子夜》十六:“马路上的小瘪三,饭可以不吃,香烟屁股一定要抽。”⒉用作詈词或昵称。
    • 14.
      强匄释义:亦作“强丐”。强行乞讨或索取。《左传·昭公六年》:“不抽屋,不强匄。”孔颖达 疏:“匄,乞也,不就人强乞也。”唐 元稹《和乐天送客游岭南》“舶主腰藏寳”原注:“南方呼 波斯 为舶主,胡 人异寳多自怀藏,以避强丐。”
    • 15.
      战斗里成长释义:话剧剧本。胡可、胡朋等集体创作,胡可改编(1950年)。恶霸地主杨有德强占赵铁柱家的土地,赵父被逼自尽。赵铁柱放火烧了地主的房子,参加了八路军。其妻远走他乡,乞讨为生。十年后,儿子石头也参加了八路军。家乡解放后,同在一个部队里的父子才彼此相认,全家团聚。
    • 16.
      托钵沿门释义:原指僧徒化缘。比喻挨家乞讨。
    • 17.
      擂砖释义:旧社会乞丐以砖击胸的乞讨手段。《益世报》23:“擂砖:擂砖乞丐类似割头者,而不若割头之甚。跪於人烟稠密之区,如庙会市集等处,以砖块自击头胸,砖肉相触,为声甚巨,口中唱遍哀词。有发慈心者,掷数文於其面前,及足两食之费,则停止工作矣。其胸前皮肉,初击被伤,露痛苦之状,久之,则肉如枯木,颇耐砖击矣。”
    • 18.
      收容遣送释义:指公安、民政部门对城市流浪乞讨人员进行收容、救济、教育、遣送、安置等具有救济性质的社会行政管理工作。
    • 19.
      求丐释义:亦作“求匄”。 乞求;乞讨。
    • 20.
      沿街释义:⒈顺着街道:沿街叫卖。沿街乞讨。⒉指街道两旁:沿街有不少商店。

乞讨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丐人释义:即乞丐。 以乞讨为生的人。唐 冯翊子《桂苑丛谈·杜可均却鼠》:“僖宗 末,广陵 有穷丐人 杜可均 者,年四十餘,人见其好饮絶粒,每日常入酒肆,巡坐求饮。”清 姚燮《谁家七岁儿》诗:“昨从丐人去,流落知何方。”
    • 2.
      丐棍释义:以乞讨为业的无赖。
    • 3.
      丐食释义:乞讨食物。
    • 4.
      乞宠求荣释义:乞:乞讨;宠:宠爱;荣:富贵。乞求宠幸以获得荣华富贵。
    • 5.
      乞索释义:⒈犹乞讨。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康僧渊 初过 江,未有知者,恒周旋市肆,乞索以自营。”《资治通鉴·唐肃宗乾元元年》:“泉明 诣亲故乞索,随所得多少赎之。”元 王恽《觅风字歙砚诗赠侍其府尹》:“书生乞索态,殆是心贪邪?”⒉化缘。北魏 杨衒之《洛阳伽蓝记·崇真寺》:“詔不听持经像沿路乞索。”⒊索取。宋 叶适《宋武翼邵君墓志铭》:“场监至贱也,走书乞索日至。”
    • 6.
      乞请释义:⒈乞讨。⒉请求。
    • 7.
      化斋释义:僧道挨门乞讨饭食。
    • 8.
      化钱释义:意指募化或乞讨钱财。
    • 9.
      叫化释义:⒈乞丐。 ⒉行乞,乞讨。
    • 10.
      吹箎乞食释义:箎:古时的一种乐器;乞:乞讨。吹着箎向人乞讨。指在街头行乞。
    • 11.
      吹箫乞食释义:原指伍春秋时子胥于吴市吹箫向人乞讨。后指沿街乞讨。
    • 12.
      墦间乞余释义:墦,坟墓。余,多余的。这里指祭奠私人的供饭。讽刺那些追求富贵利禄的人,一面乞讨人家的残羹冷饭,一面还洋洋得意,虚伪骄傲,瞧不起比他地位低下的人的卑劣行径。
    • 13.
      小瘪三释义:⒈方言。对无正当职业而以乞讨或偷窃为生的年轻游民的蔑称。瞿秋白《乱弹·水陆道场》:“撞不好,还是一个‘马路巡阅使’的小瘪三。”茅盾《子夜》十六:“马路上的小瘪三,饭可以不吃,香烟屁股一定要抽。”⒉用作詈词或昵称。
    • 14.
      强匄释义:亦作“强丐”。强行乞讨或索取。《左传·昭公六年》:“不抽屋,不强匄。”孔颖达 疏:“匄,乞也,不就人强乞也。”唐 元稹《和乐天送客游岭南》“舶主腰藏寳”原注:“南方呼 波斯 为舶主,胡 人异寳多自怀藏,以避强丐。”
    • 15.
      战斗里成长释义:话剧剧本。胡可、胡朋等集体创作,胡可改编(1950年)。恶霸地主杨有德强占赵铁柱家的土地,赵父被逼自尽。赵铁柱放火烧了地主的房子,参加了八路军。其妻远走他乡,乞讨为生。十年后,儿子石头也参加了八路军。家乡解放后,同在一个部队里的父子才彼此相认,全家团聚。
    • 16.
      托钵沿门释义:原指僧徒化缘。比喻挨家乞讨。
    • 17.
      擂砖释义:旧社会乞丐以砖击胸的乞讨手段。《益世报》23:“擂砖:擂砖乞丐类似割头者,而不若割头之甚。跪於人烟稠密之区,如庙会市集等处,以砖块自击头胸,砖肉相触,为声甚巨,口中唱遍哀词。有发慈心者,掷数文於其面前,及足两食之费,则停止工作矣。其胸前皮肉,初击被伤,露痛苦之状,久之,则肉如枯木,颇耐砖击矣。”
    • 18.
      收容遣送释义:指公安、民政部门对城市流浪乞讨人员进行收容、救济、教育、遣送、安置等具有救济性质的社会行政管理工作。
    • 19.
      求丐释义:亦作“求匄”。 乞求;乞讨。
    • 20.
      沿街释义:⒈顺着街道:沿街叫卖。沿街乞讨。⒉指街道两旁:沿街有不少商店。

乞讨造句

1.当你经济困难沦为乞讨时,也许一顿粗茶淡饭就是你最大的幸福。

2.他失业很久,穿着一件捉襟见肘的破衣,向行人乞讨

3.解放前,受灾的百姓背井离乡,到处乞讨

4.每当母亲在一针一线的为我修补衣饰时,我总会让泪水模糊了双眼;每当老师在仔仔细细的判着作业时,我总会低下头惭愧的走开;每当在街上看见像我乞讨的乞丐时,我总会在小碗放进自己所有的钱。

5.乞讨人员纷纷涌向城市,给社会治安带来很大压力。

6.你会了解到,那里的人并不会认为乞讨而心神不安,也不会以为乞讨而感到难堪。

7.手里拿着饭盆的叫花子总比空手的乞讨的钱多。

8.这个可怜的老人挨家挨户地乞讨

9.老人过去以乞讨为生,每日只能以残茶剩饭充饥。

10.她看着这个乞讨的穷孩子,怜悯之心油然而生。

乞讨(qitao)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乞讨是什么意思 乞讨读音 怎么读 乞讨,拼音是qǐ tǎo,乞讨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乞讨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