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夫 [xiān fū]
1. 亡夫。
先夫 引证解释
⒈ 亡夫。
引《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嫠也何害?先夫当之矣。”
国语词典
先夫 [xiān fū]
⒈ 称谓。妻子称已死的丈夫。
引《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嫠也何害?先夫当之矣。」
先夫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先夫释义:亡夫。《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嫠也何害?先夫当之矣。”
- 2.
反虞释义:虞,祭名。古代送葬返回时举行虞祭,称反虞。《孔子家语·曲礼》:“於是封之,崇四尺。孔子 先反虞,门人后。雨甚至,墓崩,修之而归。”唐 白居易《元相公挽歌词》之三:“送葬万人皆惨澹,反虞駟马亦悲鸣。”明 宋濂《先夫人木像记》:“古者既葬而反虞,虞主用桑;期年而练祭,练主用栗。”
- 3.
家涂释义:亦作“家途”。犹家道。指家庭境况。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终制》:“先夫人弃背之时,属世荒饉,家涂空迫。”唐 张鷟《游仙窟》:“儿年十七,死守一夫。嫂年十九,誓不再醮。兄即 清河 崔公 之第五息,嫂即 太原公 之第三女。别宅於此,积有岁年。室宇荒凉,家途翦弊。”
- 4.
密印释义:⒈即蜜印。 死后追赠官职所赐的蜡印。《晋书·山涛传》:“以 太康 四年薨,时年七十九。詔赐东园祕器、朝服一具、衣一袭、钱五十万、布百匹,以供丧事,策赠司徒,密印紫綬,侍中貂蝉,新沓伯 密印青朱綬,祭以太牢,諡曰‘康’。”唐 刘禹锡《彭阳侯令狐氏先庙碑》:“先夫人亦四徙封,密印累累,邦族耸慕。”按,“蜜印”古籍多讹为“密印”。⒉佛教语。诸佛菩萨各有本誓,为标志此本誓,以两手十指结种种之相,是为印象印契,故云“印”;其理趣深奥秘密,故云“密”。密宗多修密印法门,以身、口、意“三密相应”,手结印,心观想,口持咒
- 5.
寒冻释义:⒈严寒冰冻。《史记·秦始皇本纪》:“是月寒冻,有死者。”唐 元稹《告赠皇考皇妣文》:“先夫人备极劳苦,躬亲养育,截长补败,以御寒冻;质价市米,以给脯旦。”明 唐顺之《户部郎中林君墓志铭》:“至在 天津 时,值仓粟空,又寒冻,餉道阻,军无所食。”沙汀《一个秋天的晚上》:“一阵的细雨,一阵的出山风,再加上昏夜,以及这山岳地带秋天例有的寒冻,市面上已经没一点活气了。”⒉受寒挨冻。《新唐书·钱徽传》:“时大雨雪,士寒冻,徽 先冬颁衣絮,士乃大悦。”
- 6.
弃代释义:去世。代,世。三国 魏 曹植《求自试表》:“窃感先帝早崩,威王 弃代,臣独何人,以堪长久。”唐 柳宗元《先太夫人河东县太君归祔志》:“先夫人姓 卢 氏…… 元和 元年,岁次丙戌五月十五日,弃代于 永州 零陵 佛寺。”《新唐书·李景略传》:“梅録俯僂前哭,景略 即抚之曰:‘可汗弃代,助尔号慕。’”
- 7.
弃背释义:⒈死亡的婉词。多用于尊亲。晋 王羲之《杂帖一》:“周嫂 弃背,再周忌日,大服终此晦,感摧伤悼。”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终制》:“先夫人弃背之时……棺器率薄,藏内无塼。”⒉抛弃,离弃。唐 白居易《太行路》诗:“与君结髮未五载,岂期牛女为参商。古称色衰相弃背,当时美人犹怨悔。”唐 白居易《得景娶妻三年无子舅姑将出之诉云归无所从》:“承家不嗣,礼许仳离。去室无归,义难弃背。”
- 8.
才方释义:⒈甫,始。宋 范仲淹《奏议尹洙转官》:“迁在鈐辖 安后 之上,才方半年,若就徐待制,又迁在部署 狄青 之上。”⒉副词。刚才。《秦并六国平话》卷下:“才方来到,始皇 勑问:‘湘君 何神?’”⒊副词。方才,方始。元 刘时中《端正好·上高监司》套曲:“本日交昏入库府,直至起解时才方取。”《元典章·户部四·嫁娶》:“理合断付先夫。却缘 杨福一娘 与 陈千十二 成亲已及十年,陆千五 并不曾争告到官。直至 大德 元年正月日内於路迎见 杨福一娘,将本妇夺去,才方陈告。”⒋犹方才。宋 朱熹《苦雨诗》:“仰诉天公雨太多
- 9.
椶榻释义:亦作“棕榻”。棕绷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四回:“先夫咽了气下来,真是除了一个棕榻、一条草席,再无别物的了。”
- 10.
烧塼释义:⒈烧制砖瓦。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终制》:“﹝先君先夫人﹞旅葬 江陵 东郭……欲营迁厝。蒙詔赐银百两,已於 扬州 小郊北地烧塼。”一本作“烧砖”。《宋书·孝义传·吴逵》:“家徒壁立,冬无被絝,昼则庸赁,夜则伐木烧塼。”⒉指烧成的砖。宋 楼钥《钱清王千里得王大令保母砖刻为赋长句》:“黄閍冈 下得寳墨,古人烧甎坚于石。”
- 11.
练祭释义:古代亲丧一周年的祭礼。又称“小祥”。《礼记·曾子问》:“小祥者,主人练祭而不旅。”孙希旦 集解:“三年之丧,谓之小祥,小祥练冠、练衣。练祭,谓练冠以祭也。”《公羊传·文公二年》“练主用栗”汉 何休 注:“谓期年练祭也。”《北史·刘芳传》:“孝文 袭歛,暨乎启祖、山陵、练祭,始末丧事,皆 芳 撰定。”明 宋濂《先夫人木像记》:“古者既葬而反虞,虞主用桑;期年而练祭,练主用栗。”
- 12.
迁厝释义:犹迁葬。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终制》:“先君、先夫人……旅葬 江陵 东郭,承圣 末,已启求 扬都,欲营迁厝。”《南史·孝义传下·沉崇傃》:“家贫无以迁厝,乃行乞经年,始获葬焉。”唐 骆宾王《上吏部裴侍郎书》:“糲糗无甘脂之膳,松檟闕迁厝之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