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问拟 问拟的意思
wèn

问拟

简体问拟
繁体問擬
拼音wèn nǐ
注音ㄨㄣˋ ㄋㄧ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wèn,(1) 有不知道或不明白的事请人解答。【组词】:询问。问答。问题。问鼎(指图谋夺取政权)。问津。质问。过问。(2) 为表关切而询问。【组词】:慰问。问候。问长问短。(3) 审讯,追究。【组词】:审问。问案。唯你是问。(4) 管,干预。【组词】:概不过问。(5) 向某人或某方面要东西。【例句】:我问他借几本书。(6) 姓。

nǐ,(1) 打算。【例句】:拟去信联系。拟议。(2) 初步设计编制或起草。【例句】:拟定(➊起草制定;➋揣测断定)。拟订。草拟。(3) 仿照。【组词】:拟古之作。拟人(修辞方式,把事物人格化)。

基本含义

询问意图。

问拟的意思

问拟 [wèn nǐ]

1. 审问罪犯,拟定罪刑。

问拟 引证解释

⒈ 审问罪犯,拟定罪刑。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问拟》:“问拟者,问其所犯之由,而拟其罪也。”


问拟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审拟释义:审问拟罪。
    • 2.
      招状释义:罪犯招供的文字记录。《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当下读了招状,大牢内取出二人来,当厅判一个‘斩’字,一个‘剐’字,押赴市曹行刑示众。”《水浒传》第三九回:“蔡九知府 明取了招状,将一面二十五斤死囚枷枷了,推放大牢里收禁。”清 黄六鸿《福惠全书·刑名·问拟馀论》:“问拟罪案,止以初招为主,招状又以口供为主。”
    • 3.
      状招释义:具状招认。清 黄六鸿《福惠全书·刑名·问拟》:“係某府某州某县某都图,籍贯,状招;某年月日不合与某云云。”
    • 4.
      的决释义:旧律,受杖刑,按判定数施行,谓之的决。 亦泛指定罪。《金史·逆臣传·纥石烈执中》:“执中 怒,殴伤 移剌保,詔的决五十。”《元典章·户部·课程》:“失觉察者,的决笞五十。”明 余继登《典故纪闻》卷十五:“妇人犯笞杖并徒罪者,例俱单衣的决。”《西游记》第九二回:“带他上 金平府 见那刺史官,明究其由,问他个积年假佛害民,然后的决。”清 黄六鸿《福惠全书·刑名·问拟》:“军职正妻,例难的决之人,及妇人有力者,为赎罪。”
    • 5.
      贯址释义:籍贯。明 张居正《进职官书屏疏》:“顾人主尊居九重,坐运四海,於臣下之姓名、贯址尚不能知,又安得一一别其能否而黜陟之乎?”明 无名氏《女真观》第二折:“它问我那弹琴的姑姑,是何处人氏,几岁在此出家,这等聪明!我对它説师父的贯址来歷。”清 黄六鸿《福惠全书·刑名·问拟》:“其年岁贯址之下,有职者序履歷,吏序参充,僧道序簪剃。”
    • 6.
      退约释义:⒈谦让俭约。《新唐书·萧廪传》:“﹝ 萧倣 ﹞子 廩,字 富侯,第进士,迁尚书郎。倣 领 南海,解官往侍。为人退约少合。”《新唐书·郑覃传》:“覃 清正退约,与人未尝串狎。”⒉解除契约。亦指已经撤销的契约。清 黄六鸿《福惠全书·刑名·问拟》:“犹执 顺治 四年退约为据。”

问拟(wenn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问拟是什么意思 问拟读音 怎么读 问拟,拼音是wèn nǐ,问拟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问拟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