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贷卖 贷卖的意思
dàimài

贷卖

简体贷卖
繁体貸賣
拼音dài mài
注音ㄉㄞˋ ㄇㄞ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dài,(1) 借入或借出。【组词】:贷款。借贷。信贷。(2) 推卸给旁人。【组词】:责无旁贷。(3) 宽恕,饶恕。【组词】:严惩不贷。

mài,(1) 拿东西换钱,与“买”相对。【组词】:卖菜。卖身。买卖。卖方。卖狗皮膏药(喻说得好听,实际上是骗人)。(2) 叛卖,出卖国家、民族或别人的利益。【例句】:卖友,卖国求荣。卖身投靠。(3) 尽量使出力气。【组词】:卖力。卖命。卖劲儿。(4) 显示自己,表现自己。【组词】:卖弄。卖乖。倚老卖老。

基本含义

指借贷和卖出,表示借钱或借物品以供他人使用,并在一定时间后卖出。

贷卖的意思

贷卖 [dài mài]

1. 放贷或出卖。

贷卖 引证解释

⒈ 放贷或出卖。

《元典章·户部六·伪钞》:“江南愚民,不以异代废物,往往窝藏,图利贷卖,是致奸伪渐生,触犯刑宪者众。”


贷卖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末作释义:⒈古代指工商业。 《管子·治国》:“凡为国之急者,必先禁其末作文巧。末作文巧禁则民无所游食,民无所游食则必农。”《史记·平準书》:“诸贾人末作貰贷卖买,居邑稽诸物,及商以取利者,虽无市籍,各以其物自占。”宋 苏辙《民政策下》之一:“当此之时,民之供上之令者三:曰租,曰庸,曰调……此三者,农夫皆兼为之,而游惰末作之民,亦不免於庸调。”清 李颙《四书反身录·论语下》:“禁止末作及建庙赛神、演戏杂剧,皆所以节食之流。”⒉谓低下的作品。金 王若虚《滹南诗话》卷中:“盖诗词祇是一理,不容异观。自世之末作,习为纤艳柔
    • 2.
      缗钱释义:⒈用绳穿连成串的钱。《旧唐书·刘悟传》:“悟 少有勇力,叔 逸準 为 汴 帅,积緡钱数百万于 洛中,悟 輒破扃鐍,悉盗用之。”《旧五代史·汉书·王章传》:“官库出纳緡钱,皆以八十为陌。”《初刻拍案惊奇》卷二:“总计前后锡賚之数,亦有四十七万緡钱。”⒉指以千文结扎成串的铜钱,汉 代作为计算税课的单位。后泛指税金。《史记·平準书》:“异时算軺车贾人緡钱皆有差,请算如故。诸贾人末作貰贷卖买,居邑稽诸物,及商以取利者,虽无市籍,各以其物自占,率緡钱二千而一算。诸作有租及铸,率緡钱四千一算。”唐 白居易《息游惰策》
    • 3.
      自占释义:⒈自行估计。《史记·平準书》:“虽无市籍,各以其物自占,率緡钱二千而一筭。”《汉书·食货志下》:“诸贾人末作貰贷卖买,居邑贮积诸物,及商以取利者,虽无市籍,各以其物自占。”颜师古 注:“占,隐度也,各隐度其财物多少,而为名簿送之於官也。”⒉自来归附。⒊据为己有。唐 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先是太尉在 涇州 为营田官,涇 大将 焦令諶 取人田,自占数十顷。”《宋史·太宗纪二》:“江 南民饥,许渡 江 自占。”《宋史·地理志四》:“其土宜穀稻,赋入稍多,而南路有 袁 吉 壤接者,其民往往迁徙自占,深耕穊种
    • 4.
      贮积释义:储藏,积蓄。 《汉书·食货志下》:“诸贾人末作貰贷卖买,居邑贮积诸物,及商以取利者,虽无市籍,各以其物自占。”唐 韩愈《顺宗实录四》:“吾所得月俸,汝可度吾家有几口,月食米当几何,买薪菜盐米凡用几钱,先具之,其餘悉以送酒媪,无留也,未尝有所贮积。”明 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三》:“故 魏 晋 迭兴,盛衰迥絶,齐 梁 接踵,贮积悬殊。”
    • 5.
      贳贷释义:⒈借贷。 《史记·平準书》:“诸贾人末作貰贷卖买,居邑稽诸物,及商以取利者,虽无市籍,各以其物自占,率緡钱二千而一算。”宋 叶适《梁父吟》诗序:“当幼孤之际,不洁其名;处富贵之隆,不安其利。伊尹、周公,盖庶几焉;岂与 管仲 能合诸侯则三归反坫,萧何 保 关 陇 乃赖田宅貰贷以自污比哉!”清 张惠言《先妣事略》:“比日昳,乃貰贷得米,为粥而食。”⒉赦免;宽纵。章炳麟《訄书·刑官》:“自夫人以下,皆行其罚,而国君独貰贷乎?”

贷卖(daima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贷卖是什么意思 贷卖读音 怎么读 贷卖,拼音是dài mài,贷卖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贷卖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