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夫 [kuáng fū]
1. 无知妄为的人。用作谦词。放荡不羁的人。指悖逆胡为者。精神病患者。古代妇人自称其夫的谦词。古代掌驱疫和墓葬时驱鬼的人。
狂夫 引证解释
⒈ 无知妄为的人。
引《诗·齐风·东方未明》:“折柳樊圃,狂夫瞿瞿。”
《史记·淮阴侯列传》:“故曰:‘狂夫之言,圣人择焉。’”
《京本通俗小说·拗相公饮恨半山堂》:“何物狂夫,敢毁谤朝政如此?”
⒉ 用作谦词。
引《后汉书·李固传》:“固 狂夫下愚,不达大体,窃感古人一饭之报,况受顾遇而容不尽乎!”
⒊ 放荡不羁的人。
引《后汉书·独行传·谯玄》:“忽有醉酒狂夫,分争道路,既无尊严之仪,岂识上下之别。”
唐 杜甫 《狂夫》诗:“欲填沟壑惟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
清 孙枝蔚 《延令书怀二十二韵》:“小子哀穷叟,狂夫藐达官。”
⒋ 指悖逆胡为者。
引《墨子·非攻下》:“武王 乃攻狂夫,反 商 之 周。”
《汉书·息夫躬传》:“如使狂夫嘄謼於东崖, 匈奴 饮马於 渭水,边竟雷动,四野风起,京师虽有武蠭精兵,未有能窥左足而先应者也。”
⒌ 古代妇人自称其夫的谦词。
引汉 刘向 《列女传·楚野辩女》:“大夫曰:‘盍从我於 郑 乎?’对曰:‘既有狂夫 昭氏 在内矣。’遂去。”
唐 李白 《捣衣篇》:“玉手开缄长嘆息,狂夫犹戍 交河 北。”
元 边鲁 《和西湖竹枝词》:“狂夫归来未有信,蝴蝶作团飞上城。”
⒍ 精神病患者。
引晋 崔豹 《古今注·音乐》:“有一白首狂夫,被髮提壶,乱流而渡。”
⒎ 古代掌驱疫和墓葬时驱鬼的人。
引《周礼·夏官·序官》:“方相氏,狂夫四人。”
《国语·晋语一》:“且是衣也,狂夫阻之衣也。”
韦昭 注:“狂夫,方相氏之士也。”
国语词典
狂夫 [kuáng fū]
⒈ 行为狂放,不拘小节的人。
引唐·王维〈洛阳女儿行〉:「狂夫富贵在青春,意气骄奢剧季伦。」
唐·杜甫〈狂夫〉诗:「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
⒉ 狂妄无知的人。
引《诗经·齐风·东方未明》:「折柳樊圃,狂夫瞿瞿。」
《汉书·卷四九·鼌错传》:「传曰:『狂夫之言,而明主择焉。』臣错愚陋,昧死上狂言,唯陛下财择。」
⒊ 精神失常的人。
引晋·崔豹《古今注·卷中·音乐》:「有一白首狂夫,被发提壶,乱流而渡,其妻随呼止之,不及,遂堕河水死。」
⒋ 古时妇人对丈夫的谦称。
引唐·李白〈捣衣篇〉:「玉手开缄长叹息,狂夫犹戍交河北。」
⒌ 古代驱疫逐鬼的人。
引《周礼·夏官·序官》:「方相氏,狂夫四人。」
狂夫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万里桥释义:桥名。 在 四川省 成都市 南。唐 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剑南道上·成都县》:“万里桥 架 大江 水,在县南八里,蜀 使 费禕 聘 吴,诸葛 祖之。禕 叹曰:‘万里之路,始於此行。’因以为名。”唐 杜甫《狂夫》诗:“万里桥 西一草堂,百花潭 水即沧浪。”
- 2.
三商释义:犹言三刻。 古代以漏刻计时,谓之商。《诗·齐风·东方未明》“狂夫瞿瞿”唐 孔颖达 疏:“《尚书纬》谓刻为商。郑 作《士昏礼》目録云:‘日入三商为昏’,举全数以言耳。”后亦以“三商”指漏刻。明 杨慎《梁白纻舞歌》之一:“高张洞越吹参差,二八递代三商移。”清 惠周惕《再用衣字韵》:“年来无梦到彤扉,卧听三商玉漏稀。”一说,商为“啇”之讹字,“三商”应为“三啇”。明 焦竑《焦氏笔乘·三啇》:“《士昏礼》:‘漏下三啇为昏。’啇,音滴,与 夏、商 之商不同。苏易简 文:‘三啇而眠,高舂而起。’用其语也。今人多误读。
- 3.
东崖释义:⒈东海之滨。 《汉书·息夫躬传》:“如使狂夫嘄謼於东崖,匈奴 饮马於 渭水。”颜师古 注:“东崖谓东海之边也。”晋 陶潜《杂诗》之十:“驱役无停息,轩裳逝东崖。”⒉崖名。在佛教圣地 九华山。原名 东峰,在 化成寺 东。相传 新罗国 僧 金乔觉 初至时即栖其下。明 代哲学家 王守仁 于 正德 十五年第二次遁迹 九华,为瞒过锦衣卫特务盯梢,学 金地藏 苦修功夫,在 东崖 岩头晏坐终日,躲过了权宦 刘瑾 对他的政治迫害。后称此处为“东崖晏坐”,乃 九华 十景之一。
- 4.
公无渡河释义:乐府歌辞名。 《乐府诗集》附于相和歌辞《箜篌引》下。四言四句,以歌辞首句“公无渡河”而名。 晋 崔豹 《古今注·音乐》:“《箜篌引》, 朝鲜 津卒 霍里子高 妻 丽玉 所作也。 子高 晨起刺船而櫂,有一白首狂夫,披髮提壶,乱流而渡,其妻随呼止之,不及,遂堕河水死。於是,援箜篌而鼓之,作《公无渡河》之歌。声甚悽愴,曲终自投河而死。 霍里子高 还,以其声语妻 丽玉 。 玉 伤之,乃引箜篌而写其声,闻者莫不堕泪饮泣焉。 丽玉 以其声传邻女 丽容 ,名曰《箜篌引》焉。”
- 5.
卑碎释义:指出身或地位微贱。 晋 葛洪《抱朴子·刺骄》:“亦有出自卑碎,由微而著……器满意得,视人犹芥。”《资治通鉴·唐高祖武德九年》:“今使卑碎之人张弓挟矢於轩陛之侧,陛下亲在其间,万一有狂夫窃发,出於不意,非所以重社稷也。”
- 6.
厚禄释义:⒈优厚的俸禄。《墨子·尚贤中》:“故当是时,虽在於厚禄尊位之臣,莫不敬惧而施。”《宋书·王僧达传》:“如使臣享厚禄,居重荣,衣狐坐熊,而无事於世者,固所不能安也。”唐 杜甫《狂夫》诗:“厚禄故人书断絶,恒饥稚子色凄凉。”清 蒋士铨《临川梦·哱叛》:“合得上厚禄高官,都只为积祖承恩相挈带。”⒉指食禄丰厚之士卒。《吕氏春秋·简选》:“驱市人而战之,可以胜人之厚禄教卒。”陈奇猷 校释:“古者士亦食禄,厚禄即指厚禄之士。”
- 7.
悬知释义:料想;预知。 北周 庾信《和赵王看伎》:“悬知曲不误,无事畏 周郎。”《太平广记》卷七一引《玄门灵妙记》:“法之效验,未敢悬知。”宋 秦观《和东坡红鞋带》:“悬知百年事已定,却笑列仙形甚臞。”明 吴承恩《移竹寺中得诗》之四:“悬知此君意,亦自要狂夫。”
- 8.
折柳释义:⒈折取柳枝。语出《三辅黄图·桥》:“霸桥在长安东,跨水作桥。⒉古乐曲名。⒊《诗·齐风·东方未明》:“折柳樊圃,狂夫瞿瞿。”毛传:“柳,柔脆之木;樊,藩也。折柳以为藩,无益於禁矣。”后因以“折柳”代指篱笆。比喻最脆弱的防守设备。
- 9.
濡首释义:⒈语出《易·未济》:“上九,有孚于饮酒,无咎。 濡其首,有孚失是。象曰:‘饮酒濡首,亦不知节也。’”后以“濡首”谓沉湎于酒而有失本性常态之意。汉 王粲《酒赋》:“昔在 公旦,极兹话言,濡首屡舞,谈易作难。”唐 元稹《饮致用神麴酒》诗:“琉璃惊太白,钟乳讶微青。詎敢辞濡首,并怜可鉴形。”明 郑若庸《玉玦记·阴判》:“达人厉志岂刻舟,狂夫任性终濡首。”⒉埋头;专心致志。
- 10.
百花潭释义:潭名。在今 四川省 成都市 西郊。潭北有 唐 代著名诗人 杜甫 的草堂。唐 杜甫《狂夫》诗:“万里桥 西一草堂,百花潭 水即 沧浪。”宋 乐史《太平寰宇记·剑南西道一·益州》:“杜甫 宅在西郭外,地属 犀浦县,接 浣花溪,地名 百花潭。”宋 黄庭坚《老杜浣花溪图引》:“碧鸡坊 西结茅屋,百花潭 水濯冠缨。”阿英《明朝的笑话》二一:“官呼狂生试诗,成绩甚坏,乃笑谓之曰:‘姑免问罪,发去 百花潭 上,看守 杜工部 祠堂。’”
- 11.
风起释义:⒈风刮起来。晋 陆机《豪士赋》序:“是以事穷运尽,必於颠仆;风起尘合,而祸至常酷也。”唐 杜甫《船下夔州郭宿雨湿不得上岸别王十二判官》诗:“风起春灯乱,江 鸣夜雨悬。”《清平山堂话本·西湖三塔记》:“风起时,有千尺翻头浪。”⒉比喻事物的兴起。《史记·淮阴侯列传》:“天下初发难也,俊雄豪桀建号壹呼,天下之士云合雾集,鱼鳞襍遝,熛至风起。”汉 严遵《道德指归论·万物之奥》:“海内之士,响应风起;俊雄英豪,辐至蜂止。”《汉书·息夫躬传》:“如使狂夫嘄謼於东崖,匈奴 饮马於 渭水,边竟雷动,四野风起。”
- 12.
马陵释义:古地名。春秋 卫 地。在今 河北 大名 东南。公元前584年 晋景公 与诸侯会盟于此。战国 属 齐,公元前341年 齐 将 孙膑 伏兵杀 魏 将 庞涓 于此。《春秋·成公七年》:“八月戊辰,同盟于 马陵。”杜预 注:“马陵,卫 地。”《战国策·楚策一》:“夫 牛阑 之事,马陵 之难,王之所亲见也。”鲍彪 注:“魏 三十年,齐 破 魏 马陵。”宋 梅尧臣《古柳》诗:“飞霆痕尚白,如斩 马陵 庞。”《醉醒石》第十回:“马陵 万弩伏,减灶诱狂夫。”参见“马陵书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