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笃 [chéng dǔ]
1. 诚实真挚。
英[honest;]
诚笃 引证解释
⒈ 真诚厚道。
引明 方孝孺 《双桂轩铭》序:“公和易诚篤,表里如一,与人交,豁然无隐。”
沙汀 《范老老师》:“在两个孙子当中,另一个比较理解祖父。在中心小学校当教员,拘谨诚笃,写得一手好字。”
⒉ 犹虔诚。
引《初刻拍案惊奇》卷四:“且上帝立戒甚严,不敢宣扬,但拣一二诚篤之人,口授心传。”
《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真<祖宗革命>》:“吾言出,则必有疑难之者至,曰:□君乃 支那 最诚篤之革命党,众望所属。”
固桐晟 《西门豹治邺》:“想到此处, 西门豹 心中暗暗高兴,精神为之一振,马上摆出一副信神的面孔来,甚至比一般人还诚笃。”
⒊ 真诚深厚。
引清 戴名世 《汪河发墓志铭》:“将死,曰:‘呜呼!我死毋憾,但我主人闻之,病又加甚耳!’其中心爱主诚篤如此,因并誌之。”
叶君健 《曙光》十三:“他与 彭玛莉 之间的‘伉俪感情’也非常‘诚笃’,但他同时也和她建立了一个默契。”
⒋ 的确深厚。
引清 孙枝蔚 《题陈侯祠呈莫翁釐峰》诗:“莫翁 谊诚篤, 陈公 名益美。”
国语词典
诚笃 [chéng dǔ]
⒈ 诚恳忠厚。
引《初刻拍案惊奇·卷四》:「且上帝立戒甚严,不敢宣扬,但拣一二诚笃之人,口授心传,故此术不曾绝传,也不曾广传。」
诚笃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厚道释义:待人诚恳,能宽容,不刻薄:为人厚道。 他是个厚道人。
- 2.
忠厚释义:忠实厚道:忠厚长者。待人忠厚。
- 3.
忠实释义:⒈忠诚可靠:忠实的信徒。 忠实的朋友。⒉真实:忠实的记录。忠实的写照。
- 4.
老实释义:⒈诚实:忠诚老实。当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⒉规规矩矩;不惹事:这孩子很老实,从来不跟人吵架。⒊婉辞,指人不聪明。
- 5.
诚实释义:言行跟内心思想一致(指好的思想行为);不虚假:这孩子很诚实,不会撒谎。
- 6.
诚恳释义:真诚而恳切:态度诚恳。言出肺腑,诚恳感人。
- 7.
诚挚释义:诚恳真挚:会谈是在诚挚友好的气氛中进行的。
诚笃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专悫释义:专诚笃实。
- 2.
专慤释义:专诚笃实。汉 刘向《列女传·蔡人之妻》:“宋 女专慤,持心不顷(倾)。”宋 司马光《为文相公求退第二表》:“天恩留连,未见识察;物意专慤,期於感通。”明 范濂《云间据目抄·钱廉》:“生平醇谨专慤,不与物忤。”
- 3.
壳壳释义:⒈亦作“殻壳”。诚笃貌。⒉中空貌。⒊象声词。
- 4.
志诚君子释义:志行诚笃高尚的人。
- 5.
敦祗释义:诚笃恭敬。
- 6.
明信释义:⒈犹言诚心敬意。《左传·隐公三年》:“苟有明信,涧、溪、沼、沚之毛……可荐於鬼神,可羞於王公。”南朝 陈 徐陵《为护军长史王质移文》:“国家体兹明信,有同皎日。”宋 秦观《郭子仪单骑见虏赋》:“惟有明信,乃成茂勋。”⒉犹确信。《后汉书·李法传》:“上疏以为朝焉苛碎……又讥史官记事不实,后世有识,寻功计德,必不明信。”⒊贤明而诚笃。唐 柳宗元《送元暠师序》:“中山 刘禹锡,明信人也。”⒋信物。清 沉起凤《谐铎·鬼婿》:“妾有玉珮一枚,持献萱堂,以作明信。”
- 7.
款好释义:⒈友谊诚笃。⒉和好,通好。
- 8.
沈悫释义:沉厚诚笃。
- 9.
穷穷释义:⒈轻视、侮辱处于困境的人。 《荀子·修身》:“不穷穷而通者积焉。”《吕氏春秋·上德》:“臣闻贤主不穷穷。”⒉谓极其困苦。《管子·兵法》:“三官不繆,五教不乱,九章著明,则危危而无害,穷穷而无难。”尹知章 注:“危危、穷穷,皆重有其事。”石一参 今诠:“民众恒习於军事之教,则化危为安,化穷为通,无害无难。”⒊忧愁悲伤貌。汉 刘向《说苑·善说》:“当是时也,固不可以闻飞鸟疾风之声,穷穷固无乐已。”⒋谨慎诚笃貌。清 恽敬《庄达甫<摄山采药图>序》:“更七年,復见 达甫 充然油然者犹是,而穷穷然而歛,休休然而
- 10.
笃信好古释义:笃:诚笃;信:诚实;好:热爱。坚持自己的信仰,喜爱古代的典籍。出处:明·刘基《陈司户墓志铭》:“情贯经史,蜚声痒序,而弗竞弗求,笃信好古。”
- 11.
笃敏释义:诚笃而敏锐。
- 12.
笃诚释义:诚笃:笃诚之士。
- 13.
精笃释义:专诚笃实。
- 14.
诚笃释义:诚实真挚:诚笃君子。
- 15.
谆诚释义:忠厚诚笃。
- 16.
醇悫释义:淳厚诚笃。
- 17.
醇笃释义:亦作“醕篤”。敦厚诚笃。
- 18.
鸣鹤之应释义:比喻诚笃之心相互应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