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升 [bù shēng]
1. 不登堂。犹不登。收成不好。
不升 引证解释
⒈ 不登堂。
引《仪礼·聘礼》:“主人不筵几、不礼面、不升、不郊劳。”
贾公彦 疏:“不升者,谓私覿庭中受之不升堂。”
⒉ 犹不登。收成不好。
引《穀梁传·庄公二十八年》:“一年不升,告糴诸侯。”
《后汉书·何敞传》:“一穀不升,则损服彻膳。”
不升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谷不登释义:指歉收。同“一谷不升”。
- 2.
不举释义:⒈不举起。 《孟子·梁惠王上》:“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汉 王充《论衡·效力》:“火之光也,不举不明。”⒉指不升起。汉 蔡邕《黄钺铭》:“羌戎 受首于西彊,百固 冰散于东邻,鲜卑 收迹,烽燧不举。”⒊不能举;举不起。《韩非子·说林下》:“夫踶马也者,举后而任前,肿膝不可任也,故后不举。”《水浒传》第一一五回:“众人看 张横 时,四肢不举,两眼朦朧。”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堪舆》:“舁夫凡十易肩,困惫不举,相与委柩路侧。”⒋不举办;不进行。《韩非子·备内》:“是故明王不举不参之事,不食非常之食。”《
- 3.
不升释义:⒈不登堂。 《仪礼·聘礼》:“主人不筵几、不礼面、不升、不郊劳。”贾公彦 疏:“不升者,谓私覿庭中受之不升堂。”⒉犹不登。收成不好。《穀梁传·庄公二十八年》:“一年不升,告糴诸侯。”《后汉书·何敞传》:“一穀不升,则损服彻膳。”
- 4.
不登释义:⒈歉收。《礼记·曲礼下》:“岁凶,年穀不登。”《汉书·元帝纪》:“岁数不登,元元困乏,不胜饥寒。”宋 苏轼《许州西湖》诗:“潁川 七不登,野气长苍莽。”清 吴敏树《先考行状》:“今岁颇不登,贷者艰偿,不如放之。”⒉不升。《左传·文公二年》:“《周志》有之:勇则害上,不登於明堂。”⒊不用。《左传·隐公五年》:“鸟兽之肉不登於俎,皮革、齿牙、骨角、毛羽不登於器。”杨伯峻 注:“不登於器,犹言不用於製成军国之重要器物。”⒋不与,不赞成。《左传·襄公元年》:“於是为 宋 讨 鱼石,故称 宋,且不登叛人也。”杜
- 5.
不迁释义:⒈不移徙。 ⒉不改变。⒊谓官爵不升迁。
- 6.
兼味释义:两种以上的菜肴。《穀梁传·襄公二十四年》:“五穀不升,谓之大侵。大侵之礼,君食不兼味。”汉 桓宽《盐铁论·刺复》:“衣不重彩,食不兼味。”唐 杜甫《客至》诗:“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明 何景明《查城十五夜对月》诗:“小市无兼味,邻家酒亦慳。”
- 7.
大侵释义:亦作“大祲”。严重歉收,大饥荒。《穀梁传·襄公二十四年》:“五穀不升谓之大侵。”范宁 注:“侵,伤。”杨士勋 疏:“大侵者,大饥之异名。”唐 柳宗元《贞符》:“岁丁大侵,人以有年。”元 龚辙《逃荒别》诗序:“丁未大祲,殍殣蔽野。”
- 8.
大饥释义:⒈见“大饥”。⒉亦作“大飢”。大饥荒;严重的饥荒。《左传·文公十六年》:“楚 大饥,戎 伐其西南。”《公羊传·襄公二十四年》:“大饥。”何休 注:“有死伤曰大饥,无死伤曰饥。”《穀梁传·襄公二十四年》:“五穀不升为大饥。”《吕氏春秋·上农》:“因胥岁不举銍艾,数夺民时,大饥乃来。”宋 苏轼《东坡志林·冢中弃儿吸蟾气》:“富彦国 在 青社,河 北大飢,民争归之。”
- 9.
尼特族释义:NEET在台湾的译音,NEET的全称是(NotcurrentlyengagedinEmployment,EducationorTraining),最早使用于英国,之后渐渐的使用在其他国家;它是指一些不升学、不就业、不进修或参加就业辅导,终日无所事事的族群。
- 10.
悬浮释义:⒈固体微粒在流体的内部既不升上去也不沉下去:油里含有悬浮物质。 ⒉飘浮:灰尘悬浮在空中。
- 11.
损服释义:谓减少或降低所用衣服、车马的规格,以示俭约。《汉书·谷永传》:“古者穀不登亏膳,灾娄至损服,凶年不塈涂,明王之制也。”《后汉书·何敞传》:“《礼》,一穀不升,则损服彻膳。”李贤 注:“损服,减损服御。”
- 12.
枝头乾释义:⒈没有摘下而在树枝上变干的果子。 宋 叶梦得《石林燕语》卷五:“东北有果如李,每熟不得摘,輙便槁,土人因取藏之,谓之枝头乾。”宋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饮食果子》:“又有托小盘卖乾果子,乃旋炒银杏……林檎乾,枝头乾。”元 无名氏《百花亭》第三折:“枝头乾分利阴阳,嘉庆子调和臟腑。”⒉喻滞留原职,久不升迁。宋 叶梦得《石林燕语》卷五:“一时名士在馆率论资考次迁,未有越次进用者,皆有滞留之叹。张文潜、晁无咎 俱在其间。一日,二人閲朝报,见 苏子由 自中书舍人除户部侍郎,无咎 意以为乎,缓曰:‘子由 此除不离核。
- 13.
枝头干释义:⒈没有摘下而在树枝上变干的果子。⒉喻滞留原职,久不升迁。
- 14.
沈身释义:⒈谓以躯体沉于水中;投水自尽。⒉沉滞。指长期不升迁。
- 15.
浊气释义:⒈谷食之气。《素问·经脉别论》:“食气入胃,浊气归心。”王冰 注:“浊气,穀气也。”张志聪 注:“受穀者浊,胃之食气,故曰浊气。”《镜花缘》第九回:“话言未了,只听腹中嚮了一阵,登时浊气下降,微微有声。”⒉人体呼吸时呼出之气和从肛门排出的矢气。《医宗金鉴·张仲景<伤寒论·太阴病>》“发汗后,腹胀满者”集注引 张锡驹 注:“浊气不降,清气不升,而胀满作矣。”亦泛指混浊之气。瞿秋白《饿乡纪程》十:“门窗开处冒出一阵阵烟雾浊气。”⒊指不良风气。许地山《女儿心》:“几个要到 普陀 朝山的和尚受不了这种人间浊气,
- 16.
药山升座释义:药山久不升座,院主白云大众久思示诲,请和尚为众说法。
- 17.
郁滞释义:⒈郁积阻滞。郁,通“鬱”。⒉郁积阻滞。⒊停滞。谓官职淹滞不升迁。
- 18.
郎潜释义:汉 颜驷 自 文帝 时为郎,历 景帝 至 武帝,驷 已庞眉皓发,三世不遇,老于郎署。见《汉武故事》。后以“郎潜”谓老于郎署。喻为官久不升迁。
- 19.
陪列释义:陪侍。 晋 刘琨《劝进表》:“臣等各忝守方任,职在遐外,不得陪列闕庭,共观盛礼。”《南史·梁纪下·元帝》:“是日,帝不升正殿,公卿陪列而已。”宋 周密《齐东野语·出师旗折》:“晋安帝 元兴 二年,桓玄 篡位於 姑孰。百僚陪列,仪卫整肃,而龙旂竿折。”参见“陪侍”。
- 20.
飧泄释义:亦作“飱泄”。中医病名。指大便泄泻清稀,并有不消化的食物残渣。多因肝郁脾虚,清气不升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