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明代 明代的意思
míngdài

明代

简体明代
繁体
拼音míng dài
注音ㄇㄧㄥˊ ㄉㄞ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míng,(1) 亮,与“暗”相对。【组词】:明亮。明媚。明净。明鉴(➊明镜;➋指可为借鉴的明显的前例;➌明察)。明灭。明眸。明艳。明星。明珠暗投(喻怀才不遇或好人失足参加坏团伙,亦泛指珍贵的东西得不到赏识)。(2) 清楚。【组词】:明白。明显。明晰。明了。明确。明朗。(3) 懂得,了解。【组词】:明哲保身。不明事理。深明大义。(4) 公开,不隐蔽。【组词】:明说。明讲。明处。(5) 能够看清事物。【组词】:明察秋毫。耳聪目明。眼明手快。(6) 睿智。【组词】:英明。贤明。明君。(7) 视觉,眼力。【组词】:失明。(8) 神灵,泛指祭神供神之物。【例句】:明器(殉葬用的器物,亦作“冥器”)。(9) 次(专指日或年)。【组词】:明日。明年。(10) 中国朝代名。【组词】:明代。(11) 姓。

dài,(1) 替。【组词】:代替。代办。代销。代序。代表。(2) 历史上划分的时期。【组词】:时代。世代。古代。近代。现代。当(dāng )代。年代。(3) 世系的辈分。【组词】:下一代。(4) 姓。

基本含义

指人的洞察力非常敏锐,能够看清微小的细节。

明代的意思

明代 [míng dài]

1. 政治清明的时代。

明代 引证解释

⒈ 政治清明的时代。

唐 马戴 《怀故山寄贾岛》诗:“心偶羡明代,学诗观国风。”
前蜀 韦庄 《寄湖州舍弟》诗:“何况别来词转丽,不愁明代少知音。”


明代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封书释义:⒈一封信。⒉明代一种酷刑的名称。⒊南词曲牌名。一名《秋江送别》。
    • 2.
      三谏释义:⒈三次劝谏。 见“三諫之义”。⒉三个谏官。指宋代吴昌裔、徐清叟、杜范。⒊三个谏官。⒋三个谏官。指明代吴之佳、叶初春、张栋。见《明史·吴之佳传》。
    • 3.
      三霄释义:三霄为云霄、琼霄、碧霄的合称,是明代许仲琳小说《封神演义》人物,死后封神为感应随世仙姑正神(又称感应随世三仙姑)。是道教神话传说中的三位仙女,为财神爷赵公明的三个胞妹兼师妹。
    • 4.
      下手八法释义:针灸治法。 指明代针灸家杨继洲归纳的八种进针基本操作方法。
    • 5.
      不责僮婢释义:冯梦龙(1574-1646),明代文学家、戏曲家。
    • 6.
      东汉通俗演义释义:一称《东汉十二帝通俗演义》。讲史小说。明代谢诏作。十卷,一百四十六回。情节起于王莽建立新朝,终于汉桓帝。对光武中兴尤多着墨。多取材于史书与前人同类小说。
    • 7.
      东西晋演义释义:讲史小说。 明代杨尔曾作。十二卷,五十回。其中三分之二以上篇幅叙述东晋史实,多取材于正史,文字典雅。
    • 8.
      两宋志传释义:长篇小说。 传为明代熊大木作。一百回。前五十回为《南宋志传》,叙五代晋、汉、周三朝兴废争战及宋太祖平定诸国故事。后五十回为《北宋志传》,主要叙宋初杨家将故事,是前代杨家将故事的集大成之作。
    • 9.
      两税法释义:唐中叶开始实行的税收制度。 分夏秋两季收税,两税都以实物折钱计算;不问原籍,按现住地点就地征收;不分年龄,按地亩定税额。此法至明代废。
    • 10.
      买办释义:⒈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中,替外国资本家在本国市场上效劳的中间人和经理人。 在中国,指为外国资本家开设的商行、公司、银行等做事的中间资产阶级,他们受外国资本家的雇用,代外国资本家在中国推销商品、掠夺资源,有的还直接参与政治活动,是旧中国反动统治的社会支柱之一。参见〔买办资产阶级〕⒉负责采购商品的人员。特指明代专门供应宫廷用品的商人。
    • 11.
      了望军释义:明 代科举考试时所设的监场人员。吴晗 《灯下集·明代的科举情况和绅士特权》:“考的时候,东西两面站着四个瞭望军,是监场的,谁也不敢抬头四面看。”
    • 12.
      二京释义:⒈两座京观。 京观,集中埋葬敌军尸体的大坟。⒉两篇赋的合称。详“二京赋”。⒊指西汉都城长安与东汉都城洛阳。⒋指明代北京与南京。
    • 13.
      于谦释义:(1398—1457)明代政治家。字廷益,号节庵,浙江钱塘(今杭州)人。1449年土木之变,明英宗被蒙古瓦剌也先俘获。他力排众议,反对南迁,率兵在北京大败瓦剌军。英宗夺回帝位后,将其杀害。有《于忠肃集》。
    • 14.
      仇英释义:(约1502—1552)明代画家。 字实父,号十洲,太仓(今属江苏)人。出身工匠。所作人物、仕女、山水,赋色艳丽,刻画精微,尤擅临摹古画,在江南颇负盛名。与沈周、文徵明、唐寅合称“明四家”。
    • 15.
      仙阁释义:⒈仙人的楼阁。亦借称道观或宫殿。⒉唐代称尚书省。⒊特指蓬莱阁。在今山东省蓬莱县北的丹崖山巅。下临大海,殿阁巍峨,重檐八角,绕以回廊。始建于北宋嘉祐间,明代扩建,清代重修。历代文人学士多雅集于此。“仙阁凌空”为蓬莱十大胜景之一,因称蓬莱阁为“仙阁”。
    • 16.
      传胪释义:⒈科举时代,殿试揭晓唱名的一种仪式。 殿试公布名次之日,皇帝至殿宣布,由阁门承接,传于阶下,卫士齐声传名高呼,谓之传胪。⒉明代称科举第二、三甲第一名为传胪。至清则专称二甲第一名为传胪。
    • 17.
      佥都御史释义:官名。明代都察院设有此职,位在副都御史之下。
    • 18.
      侵轶释义:⒈亦作“侵佚”。侵犯袭击。《左传·隐公九年》:“北戎 侵 郑。郑伯 御之,患 戎 师,曰:‘彼徒我车,惧其侵軼我也。’”杜预 注:“軼,突也。”《后汉书·南匈奴传论》:“自是匈奴得志,狼心復生,乘閒侵佚,害流傍境。”清 魏源《明代食兵二政录叙》:“虽有北 韃 南 倭 之侵軼,兵不致亡也。”吴晗《灯下集·阵图和宋辽战争》:“若捍御不及,即有侵轶之患。”⒉谓越权行事。唐 元稹《告畬三阳神文》:“农劝事时,赏信罚必。市无欺夺,吏不侵軼。”清 端方《请改定官制以为立宪预备折》:“如此则部臣疆吏於其权限内应行之事,
    • 19.
      借办释义:⒈借取。⒉明代都城居民的杂项科派之一,即按规定向官府无偿地供应某些器物用品。
    • 20.
      八府巡按释义:巡按之名,起于明代,非固定职官,临时由朝廷委派监察御史担任,分别巡视各省,考核吏治。“八府巡按”常见于戏曲、小说,民间多视为清廉而有权势的大官。

明代(mingda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明代是什么意思 明代读音 怎么读 明代,拼音是míng dài,明代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明代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