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印色 印色的意思
yìnse

印色

简体印色
繁体
拼音yìn se
注音一ㄣˋ ㄙㄜ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yìn,(1) 图章,戳记。【组词】:印章。印玺。印记。印把子(亦喻政权)。(2) 痕迹。【组词】:手印。指印。印子(a.痕迹;b.高利贷的一种,全称“印印钱”)。(3) 用油墨、染料之类把文字或图画留在纸、布、器皿等材料上。【组词】:印刷。排印。印制。印发(fā)。(4) 彼此符合。【组词】:印证。心心相印。(5) 外界事物反映在脑中所留下的形象。【组词】:印象。(6) 姓。

sè shǎi,(1) 由物体发射、反射的光通过视觉而产生的印象。【组词】:颜色。色彩。色相(xiàng )。色调(diào )。(2) 脸上表现出的神气、样子。【组词】:脸色。气色。色厉内荏。(3) 情景,景象。【组词】:行色匆匆。景色宜人。(4) 种类。【组词】:各色用品。(5) 品质,质量。【组词】:音色。成色。足色纹银。(6) 妇女美貌。【组词】:姿色。色艺。(7) 情欲。【组词】:色情。好(hào)色。

基本含义

指印章上的颜色,也比喻一种特别的气质或特点。

印色的意思

印色 [yìn se]

1. 即印泥。

印色 引证解释

⒈ 即印泥。

元 吾丘衍 《学古编》附录《印油法》:“復以煎下油滴入所盛器内,以印色置其上,使自沁入。”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八回:“取过印色,盖了一个。”
《老残游记》第三回:“桌上放了几本书,一方小砚臺,几枝笔,一个印色盒子。”


国语词典

印色 [yìn se]

⒈ 盖印时所用的泥状颜料。用朱砂和油制成。

《老残游记·第三回》:「桌上放了几本书,一方小砚台,几枝笔,一个印色盒子。」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八回》:「取过印色,盖了一个。」


印色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丹雘释义:⒈可供涂饰的红色颜料。《书·梓材》:“若作梓材,既勤朴斲,惟其涂丹雘。”孔颖达 疏:“雘是彩色之名,有青色者,有朱色者。”宋 周必大《二老堂杂志·记恭请圣语》:“﹝上﹞从至 翠寒堂,栋宇显敞,不加丹雘。”明 杨慎《艺林伐山·印色》:“今之紫粉,古谓之芝泥;今之锦砂,古谓之丹雘,皆濡印染籀之具也。”清 百一居士《壶天录》卷上:“﹝祠宇﹞规模宏壮,丹雘彰施,备极绚烂。”⒉涂饰色彩。唐 罗隐《谗书·木偶人》:“其后 徐 之境以雕木为戏,丹雘之,衣服之。”元 方回《估客乐》诗:“养犬喂肉睡氊毯,马厩驴槽亦丹雘。”
    • 2.
      宝色释义:⒈瑰丽珍奇的颜色。⒉皇帝用的印色。
    • 3.
      心红释义:⒈纯红的朱砂。《元典章·户部七·拟支年销钱数》:“成造信牌,彩画图本,淹藏菜蔬,印色心红,并诸名项杂支。”⒉指红色印泥。明 沉榜《宛署杂记·各衙门》:“兵科:每年取心红,折价一两五分。”《六部成语·户部》“心红银”注:“心红,印肉也。”⒊谓内心喜悦。黄飞卿《五伯娘和新儿媳》:“今年的甘蔗黑绿绿的,抢着往上长,亩产三万斤看来是拿稳了,也难怪社员们看了心红。”⒋谓内心赤诚。李季《梅园青松》诗:“横眉冷眼不怕鬼,心红胆壮看咱们谁怕谁。”
    • 4.
      淹藏释义:⒈犹隐藏。 明 李东阳《送李士常》诗之五:“圣朝富勋业,科聘须贤良,愿子出努力,毋为久淹藏。”⒉腌藏。用盐等腌渍以保藏。《元典章·户部七·拟支年销钱数》:“成造信牌,彩画、图本,淹藏菜蔬,印色心红并诸名项杂支,今后年销钱粮内遇有似此名项者,就支随即申覆。”
    • 5.
      芝泥释义:指古人缄封书札物件用的封泥。 上盖印章,如后世之用火漆印。或曰即印泥。北周 庾信《汉武帝聚书赞》:“芝泥印上,玉匣封来。”明 杨慎《艺林伐山·印色》:“今之紫粉,古谓之芝泥;今之锦砂,古谓之丹雘。皆濡印染籀之具也。”清 龚自珍《能令公少年行》:“银针玉薤芝泥封,秦 疏 汉 密 齐 梁 工。”
    • 6.
      赩然释义:⒈赤色光耀貌。 唐 岑参《送张献心充副使归河西杂句》:“未年三十已高位,腰间金印色赩然。”⒉因羞惭或生气而脸红。《新唐书·忠义传上·夏侯端》:“杀一义士,则四方解情,故乱臣贼子赩然疑沮而不得逞。”清 龚自珍《上大学士书》:“汪 到任日,满 侍读探请意指,汪 赩然曰:‘我外廷乎?’乃止。”
    • 7.
      铜印池释义:铜制的装有印泥、印色的盒子。

印色(yinse)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印色是什么意思 印色读音 怎么读 印色,拼音是yìn se,印色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印色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