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面饰 面饰的意思
miànshì

面饰

简体面饰
繁体面飾
拼音miàn shì
注音ㄇㄧㄢˋ ㄕ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miàn,(1) 头的前部,脸。【组词】:脸面。颜面。面目。面面相觑。(2) 用脸对着,向着。【组词】:面对。面壁(①面对着墙;②佛教指面对墙壁静坐修行)。(3) 事物的外表。【组词】:地面。面友(表面的、非真心相交的朋友)。面额(票面的数额)。(4) 方位,部分。【组词】:前面。反面。片面。全面。多面手。(5) 量词,多用于扁平的物件。【组词】:一面鼓。(6) 会见,直接接头的。【组词】:当面。面议。面晤。耳提面命(“耳提”,提着耳朵叮嘱;“面命”,当面指教,形容教诲殷切)。(7) 几何学上指线移动所生成的形迹,有长有宽没有厚的形。【组词】:平面。曲(qū)面。(8) 粮食磨成的粉。【组词】:小米面。玉米面。特指小麦磨成的粉:一袋面。(9) 粉末。【组词】:药面儿。(10) 由面粉和水做成的条状食物。【组词】:面条。(11) 食物含纤维少而柔软。【例句】:这种瓜很面。

shì,(1) 装点得好看。【组词】:装饰。修饰。(2) 装饰用的东西。【组词】:首饰。银饰。(3) 装扮,扮演角色。【组词】:饰演。(4) 假托,遮掩。【组词】:饰辞。粉饰。掩饰。文过饰非。

基本含义

指掩饰真实面目的表面装饰。

面饰的意思

面饰 [miàn shì]

1. 妇女脸部的装饰。

[ facial ornament; ]

2. 建筑物表面的装饰。

[ face decoration; ]

面饰 引证解释

⒈ 古代妇女面部的妆饰物。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黥》:“今妇人面饰用花子,起自昭容 上官氏 所製,以掩点跡。”


国语词典

面饰 [miàn shì]

⒈ 妇人脸上的妆饰。

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卷八·黥》:「今妇人面饰用花子,起自昭容上官氏所制,以掩点迹。」


面饰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五色花子释义:古代妇女的一种面饰。
    • 2.
      凤靥释义:犹言美丽的面饰。
    • 3.
      勒面释义:古代马面饰。用白黑二色的熟皮制成。
    • 4.
      玄旳释义:妇人一种面饰。
    • 5.
      眉间俏释义:旧时女子面饰的一种。
    • 6.
      翠靥释义:古代贵族妇女的面饰。用绿色“花子”粘在眉心,或制成小圆形贴在嘴边酒窝地方。
    • 7.
      花佃释义:花钿“花钿”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用作面饰,另一种是用作头饰。
    • 8.
      花黄释义:古代妇女的面饰。用金黄色纸剪成星月花鸟等形贴在额上,或在额上涂点黄色。
    • 9.
      金蝉释义:⒈汉侍中、中常侍冠饰。 金取坚刚,蝉取居高饮洁。⒉古代妇女所用金色蝉形的贴面饰物。⒊蝉的美称。
    • 10.
      银蝉释义:古代妇女所用银色蝉形的贴面饰物。
    • 11.
      靥儿释义:靥钿,古代妇女的面饰。
    • 12.
      鱼媚子释义:宋 代妇女的一种面饰。 《宋史·五行志三》:“淳化 三年,京师里巷妇人竞剪黑光纸团靨,又装鏤鱼腮中骨,号‘鱼媚子’以饰面。”

面饰(miansh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面饰是什么意思 面饰读音 怎么读 面饰,拼音是miàn shì,面饰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面饰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