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位 [zūn wèi]
1. 高位。
2. 指帝位。
4. 尊长的位置。
尊位 引证解释
⒈ 高位。
引《易·大有》:“《彖》曰:大有,柔得尊位大中,而上下应之,曰大有。”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千金,重利;卿相,尊位也。”
⒉ 指帝位。
引《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朕宿昔庶几获承尊位。”
宋 曾巩 《太祖皇帝总叙》:“太祖 为天下所戴,践尊位。”
⒊ 尊长的位置。
引《红楼梦》第九三回:“先从尊位点起,挨至 贾赦,也点了一出。”
尊位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下焉者释义:《礼记·中庸》:“下焉者,虽善不尊,不尊不信。”郑玄 注:“下谓臣也。”朱熹 集注:“下焉者,谓圣人在下,如 孔子 虽善於礼,而不在尊位也。”后以“下焉者”指次等者。
- 2.
专贵释义:独占尊位。
- 3.
世程释义:世人的轨范、法式。唐 岑参《仆射裴公挽歌》之一:“盛德资邦杰,嘉謨作世程。”唐 刘禹锡《代郡开国公王氏先庙碑》:“大和 二年,增新室既成,祔显考于尊位,告饗由礼,观之者以为世程。”元 王恽《御骠出厩图》诗:“圣经説备预,万古为世程。”
- 4.
东向释义:⒈亦作“东乡”。亦作“东向”。面向东。古代以东为上方、尊位。⒉谓向东方进发。⒊见“东嚮”。
- 5.
严近释义:谓接近尊位。 指近侍。
- 6.
九五之位释义:九五:指帝位。 指帝王的尊位。
- 7.
九五之尊释义:九五:指帝位。旧指帝王的尊位。
- 8.
仙官释义:⒈道教称有尊位的神仙。⒉借以尊称道士。
- 9.
伪服释义:谓骗居尊位。
- 10.
僞服释义:谓骗居尊位。 《后汉书·左周黄传论》:“中兴以后,復增敦朴、有道、贤能、直言、独行、高节、质直、清白、敦厚之属。荣路既广,觖望难裁,自是窃名伪服,浸以流竞。”
- 11.
千乘释义:⒈兵车千辆。古以一车四马为一乘。《左传·襄公十八年》:“鲁 人、莒 人皆请以车千乘自其乡入。”《孙子·作战》:“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駟,革车千乘,带甲十万。”汉 司马相如《子虚赋》:“王车驾千乘,选徒万骑,畋於海滨。”清 毕沅《晋书地理志新补正》:“戎马四千匹,兵车千乘。”⒉战国 时期诸侯国,小者称千乘,大者称万乘。《韩非子·孤愤》:“万乘之患,大臣太重;千乘之患,左右太信:此人主之所公患也。”汉 刘向《说苑·至公》:“夫不以国私身捐千乘而不恨,弃尊位而无忿,可以庶几矣。”宋 苏轼《径山道中次韵答周长官兼赠
- 12.
南乡释义:⒈南方。⒉南向,面朝南。常指居帝王之尊位。
- 13.
南向释义:南,方位名,和“北”相对。向,朝着,面对。南向,方位词,指坐北朝南,或曰南面,中国自古之尊位也。
- 14.
南面释义:⒈〈动〉面朝南。 古代以面朝南为尊位,君主临朝南面而坐,因此把登上帝位称为“南面为王”。⒉〈名〉也说南面儿。南边。
- 15.
厚禄释义:⒈优厚的俸禄。《墨子·尚贤中》:“故当是时,虽在於厚禄尊位之臣,莫不敬惧而施。”《宋书·王僧达传》:“如使臣享厚禄,居重荣,衣狐坐熊,而无事於世者,固所不能安也。”唐 杜甫《狂夫》诗:“厚禄故人书断絶,恒饥稚子色凄凉。”清 蒋士铨《临川梦·哱叛》:“合得上厚禄高官,都只为积祖承恩相挈带。”⒉指食禄丰厚之士卒。《吕氏春秋·简选》:“驱市人而战之,可以胜人之厚禄教卒。”陈奇猷 校释:“古者士亦食禄,厚禄即指厚禄之士。”
- 16.
君临天下释义:通常形容帝王将相,指一个人达到了至高无上的尊位。
- 17.
堂封释义:⒈宰相的封邑。《新唐书·源乾曜传》:“时议者言:‘国执政所以同休戚,不崇异无以责功。’帝乃詔中书门下共食实户三百,堂封自此始。”宋 王溥《五代会要·中书门下》:“梁 开平 五年二月敕:‘食人之食者忧人之事,况丞相尊位,参决大政,而堂封未给,且无餐钱,朕甚愧之。’”⒉坟墓。语出《礼记·檀弓上》:“吾见封之若堂者矣。”郑玄 注:“封,筑土为垄。堂,形四方而高。”此 子夏 述 孔子 论墓葬之言。故后以“堂封”指称坟墓。唐 柳宗元《同刘二十八哭吕衡州兼寄江陵李元二侍御》诗:“三亩空留悬磬室,九原 犹寄若堂封。”明
- 18.
大中释义:《易·大有》:“《大有》,柔得尊位大中,而上下应之,曰《大有》。 ”王弼 注:“处尊以柔,居中以大。”高亨 注:“象大臣处於尊贵之位,守大正之道。”后以“大中”指无过与不及的中正之道。
- 19.
寄坐释义:谓居客位。比喻地位不稳且无实权。《三国志·魏志·曹爽传》:“天下汹汹,人怀危惧,陛下但为寄坐,岂得久安!”《北史·魏纪五论》:“自兹之后,魏 室土崩,始则制屈强胡,终乃权归霸政。主祭祀者不殊於寄坐,遇黜辱者有甚於弈棊。”《资治通鉴·晋怀帝永嘉四年》:“大司马拥十万众屯於近郊,陛下便为寄坐耳。”胡三省 注:“言大权非己出,託位於臣民之上,势同寄寓也。”宋 洪迈《容斋随笔·小贞大贞》:“人君居尊位,倒持太阿,政令有所不行,德泽有所不下,身为寄坐,受人指麾,危亡之形,且立至矣。”
- 20.
封崇释义:⒈增大加高。 《国语·周语下》:“﹝ 禹 治水﹞ 共(共工)之从孙四岳佐之,高高下下,疏川导滞,钟水丰物,封崇九山,决汨九川。”韦昭 注:“封,大也;崇,高也。除其壅塞之害,通其水泉,使不堕坏,是谓封崇。”⒉封禅。宋 王溥《五代会要·封岳渎》:“﹝ 废帝 ﹞及即尊位,乃詔有司别议封崇。”《续资治通鉴·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方毕封崇,復兹兴造。”宋 王禹偁《中条山》诗:“绘画终无手,封崇必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