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一琴一鹤释义:原指宋朝赵抃去四川做官,随身携带的东西仅有一张琴和一只鹤。 形容行装简少,也比喻为官清廉。
- 2.
便携释义:方便随身携带。
- 3.
刀砺释义:⒈小刀和磨刀石。 古人或少数民族随身携带的日用品。⒉专指磨刀石。
- 4.
嘎呜释义:“嘎呜”是藏民随身携带的小型佛龛,内装小型佛像、经文、舍利子、七宝、藏红花等物,普遍作为护身符。
- 5.
手炉释义:冷天暖手用的小炉,多为圆形或椭圆形,直径约半尺,有提梁,盖上有许多小孔,炉中燃烧炭墼、锯末或砻糠。可以随身携带。
- 6.
手绢释义:随身携带的方形小块织物,用来擦汗或擦鼻涕等。
- 7.
折刀释义:⒈又叫折刀儿。能折叠嵌入刀柄内的袖珍刀具。⒉藏族人用以防身或砍切物品的各种腰刀,多随身携带。又叫藏刀。
- 8.
料袋释义:料袋,汉语词语,意思为出门人随身携带的用以装干粮钱物的袋子
- 9.
照袋释义:随身携带的盛放文具杂物的袋子。
- 10.
瓢笠释义:⒈和尚云游时随身携带的瓢勺和斗笠。⒉借指行踪。
- 11.
矿灯释义:矿工在矿井工作时随身携带的特制的照明灯。
- 12.
肘后释义:谓随身携带的。指医书或药方。唐 杜甫《寄张十二山人》诗:“肘后符应验,囊中药未陈。”前蜀 贯休《宿赤松山观题道人水阁兼寄郡守》诗:“珠殿香軿倚翠稜,寒栖吾道寄 孙登,岂应肘后终无分,见説仙中亦有僧。”明 唐顺之《题赠施心菊医士》诗:“肘后传方多已试,鼎中留药不嫌贫。”清 方文《京口访邬沂公感旧》诗:“独怜肘后方书在,我欲从君隐市门。”参见“肘后方”。
- 13.
肘后方释义:晋 葛洪 曾撰医书《肘后备急方》,简称《肘后方》,意谓卷帙不多,可以悬于肘后。后因借以泛指随身携带的丹方。唐 白居易《六年春赠分司东都诸公》诗:“每因同醉乐,自觉忘衰疾,始悟肘后方,不如杯中物。”宋 黄庭坚《几道复觅槟榔》诗:“蛮烟雨里红千树,逐水排痰肘后方。”清 方文《赠李德纯丈》诗:“高人形似鹤,恰喜髩如霜,不卖壶中药,惟传肘后方。”
- 14.
腰缠释义:语出 南朝 梁 殷芸《小说》:“腰缠十万贯,骑鹤上 扬州。 ”后指随身携带的钱财,亦泛指拥有的财富。宋 文天祥《至扬州》诗之十六:“向晚归来号且哭,胡儿只为解腰缠。”清 黄轩祖《游梁琐记·文悌佳话》:“腰缠不硬,浮沉外府,设輦金十万,或代公位,未可知耳。”林百举《悲愤》诗之四:“赌命男儿竞要钱,横磨十万化腰缠。”郭沫若《创造十年续篇》九:“那时候 独清先生 还没有出大名,而且腰缠也羞涩。”参见“腰缠万贯”。
- 15.
腰缠十万释义:腰缠:指随身携带的财物。 装着很多钱,骑着鹤到扬州去遨游。比喻钱财极多。
- 16.
自随释义:跟随在自己身边;随身携带。
- 17.
荷包释义:随身携带、装零钱和零星东西的小包。
- 18.
虚伪会释义:虚伪会的会员证件作为虚伪会的成员,ID卡是必须随身携带的,不管是百度贴吧,还是现实生活,只要有虚伪会会员卡,只需亮出,顿时你就能在关键时刻化险为夷。
- 19.
财不露白释义:露:显露;白:银子的代称。旧指有钱财不能泄露给别人看。现指随身携带的钱财不在人前显露。
- 20.
赫连刀释义:泛指少数民族随身携带的腰刀。清 王士禛 《雨度柴关岭》诗:“谁识熏香东省客,戎衣斜压赫连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