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支干 支干的意思
zhīgàn

支干

简体支干
繁体支幹
拼音zhī gàn
注音ㄓ ㄍㄢ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zhī,(1) 撑持,伸出,竖起。【组词】:支撑。支援。体力不支。(2) 受得住。【组词】:乐不可支。(3) 领款或付款。【组词】:支付。(4) 调度,指使。【组词】:支使。支应。支着儿。(5) 附属于总体的一个部分。【组词】:总支。支流。支离。(6) 〔地支〕历法中用的十二个字。【例句】: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7) 量词。【组词】:一支笔。

gàn gān,(1) 事物的主体或重要部分。【组词】:树干。躯干。干线。(2) 做。【组词】:干事。说干就干。(3) 有才能的,善于办事的。【组词】:干才。干员。干练。(4) 方言,坏、糟。【组词】:事情要干。

基本含义

指支撑物体的主要部分或主干。

支干的意思

支干 [zhī gàn]

1. 亦作“支干”。

支干 引证解释

⒈ 犹肢体。四肢;四肢和躯干。一本作“支体”。

宋 苏舜钦 《上孔待制书》:“如支干之护首目,枝叶之蔽本根,而籓垣之严室庐也。”

⒉ 见“支干”。亦作“支干”。支,地支;干,天干。古代以支干相配纪日,后亦用以纪年月。参见“干支”。

《周礼·秋官·乡士》“协日刑杀” 汉 郑玄 注:“和合支干善日。”
孙诒让 正义:“《五行大义》:干不独立,支不虚设,要须配合以定岁月日时。从甲至癸为干,从寅至丑为支。干、干同。”
宋 司马光 《葬论》:“今之葬书乃相山川冈畎之形势,考岁月日时之支干,以为子孙贵贱、贫富、寿夭、贤愚皆繫焉。”
元 王实甫 《集贤宾·退隐》套曲:“百年期六分甘到手,数支干週遍又从头。”
明 张煌言 《壬辰除夕寓湄州禅院》诗:“柏叶尊前催律吕,莲花漏上换支干。”
清 龚自珍 《因忆》诗之一:“大挠 支干始,中年记忆荧。”
自注:“是为甲子岁。”


支干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占候释义:⒈视天象变化以附会人事,预言吉凶。《后汉书·郎顗传》:“能望气占候吉凶。”《资治通鉴·唐高祖武德元年》:“帝(杨广)自晓占候卜相,好为吴语;常夜置酒,仰视天文,谓 萧后 曰:‘外间大有人图儂,然儂不失为 长城公,卿不失为 沉后,且共乐饮耳!’”太平天囯 洪仁玕《英杰归真》:“创支干生尅之论,著日时吉凶之言,甚至藉以推测,用之占候。”⒉指根据天象变化预测自然界的灾异和天气变化。汉 王充《论衡·谴告篇》:“夫变异自有占候,阴阳物气自有始终。”《明史·梁梦龙传》:“苟船非朽敝,按占候以行,自可无虞。”清 魏源《
    • 2.
      历术释义:犹历法。 《史记·历书》:“历术甲子篇。”司马贞 索隐:“以十一月朔旦冬至得甲子,甲子是阳气支干之首,故以甲子命历术为篇首,非谓此年岁在甲子也。”《新唐书·西域传上·泥婆罗》:“﹝ 泥婆罗 ﹞重博戏,通推步历术。”
    • 3.
      支干释义:⒈犹肢体。四肢;四肢和躯干。宋 苏舜钦《上孔待制书》:“如支干之护首目,枝叶之蔽本根,而籓垣之严室庐也。”一本作“支体”。⒉见“支干”。⒊亦作“支干”。支,地支;干,天干。古代以支干相配纪日,后亦用以纪年月。《周礼·秋官·乡士》“协日刑杀”汉 郑玄 注:“和合支干善日。”孙诒让 正义:“《五行大义》:干不独立,支不虚设,要须配合以定岁月日时。从甲至癸为干,从寅至丑为支。干、干同。”宋 司马光《葬论》:“今之葬书乃相山川冈畎之形势,考岁月日时之支干,以为子孙贵贱、贫富、寿夭、贤愚皆繫焉。”元 王实甫《集贤
    • 4.
      枝干释义:⒈树枝和树干。 ⒉喻大宗与旁支。⒊谓枝附于干。喻关系密切。⒋支干。天干地支。

支干(zhiga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支干是什么意思 支干读音 怎么读 支干,拼音是zhī gàn,支干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支干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