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声甘州 [bā shēng gān zhōu]
1. 词牌名。又叫《甘州》、《潇潇雨》。双调平韵,九十五至九十八字,共有七体。本唐时教坊大曲名,来自西域,后用为词牌。
3. 曲牌名。南北曲均有此曲牌,属仙吕宫。北曲字数、格律与词牌字句不同,用在套曲中。南曲又有二:一与词牌同,用作引子;一与词牌不同,而与北曲略同,用作过曲。
八声甘州 引证解释
⒈ 词牌名。又叫《甘州》、《潇潇雨》。双调平韵,九十五至九十八字,共有七体。本 唐 时教坊大曲名,来自西域,后用为词牌。 《词谱》卷二五:“按此调前后段八韵,故名八声,乃慢词也。与《甘州遍》之曲破、《甘州子》之令词不同。
引《乐章集》亦注仙吕调, 周密 词名《甘州》, 张炎 词因 柳 词有‘对萧萧暮雨洒江天’句,更名《萧萧雨》, 白朴 词名《讌瑶池》。”
⒉ 曲牌名。南北曲均有此曲牌,属仙吕宫。北曲字数、格律与词牌字句不同,用在套曲中。南曲又有二:一与词牌同,用作引子;一与词牌不同,而与北曲略同,用作过曲。
八声甘州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和柔释义:⒈宽和柔顺。《晏子春秋·问下二十》:“事君之伦,知虑足以安国……和柔足以怀众。”《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大将军为人仁善退让,以和柔自媚於上。”《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十二年》:“世南 外和柔而内忠直。”明 李贽《<龙谿先生文录抄>序》:“先生少壮至老,一味和柔,大同无我。”⒉犹和软。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音辞》:“南方水土和柔,其音清举而切诣。”⒊谓柔媚宜人。宋 叶适《与英上游紫霄观短歌》:“景物已和柔,川原倍敷荣。”宋 刘克庄《八声甘州·雁》词:“归兴何妨待,风景和柔。”清 黄鷟来《雨中感怀》诗:
- 2.
归舟释义:返航归回的船只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顒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顒望:招头凝望。)--宋.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 3.
慢曲释义:戏曲名词。 以曲调舒缓得名。如仙吕宫《八声甘州》、商调《山坡羊》等。南曲联套方法,大多以慢曲在前,急曲在后。
- 4.
旖旎乡释义:犹言温柔乡。元 彭寿之《八声甘州》套曲:“机谋主仗风月景,局断经营旖旎乡。回首数年间,多少疎狂。”
- 5.
西州泪释义:指 晋 羊昙 感旧兴悲哭悼舅 谢安 事。宋 王质《八声甘州·读谢安石传》词:“西州 泪,千年犹溼,回望兴哀。”宋 张炎《月下笛·孤游万竹山中闲门落叶愁思黯然因动黍离之感》词:“只愁重洒 西州 泪,问 杜曲、人家在否?”参见“西州路”。
- 6.
西州路释义:《晋书·谢安传》:“羊曇 者,太山 人,知名士也,为 安 所爱重。安 薨后,輟乐弥年,行不由 西州 路。尝因 石头 大醉,扶路唱乐,不觉至州门。左右白曰:‘此 西州 门。’曇 悲感不已,以马策扣扉,诵 曹子建 曰:‘生存华屋处,零落归山丘。’慟哭而去。”按,羊昙,谢安 的外甥。后遂以“西州路”为典实,表示感旧兴悲、悼亡故人之情。宋 苏轼《八声甘州·寄参寥子》词:“约他年、东还海道,愿 谢公、雅志莫相违。西州 路,不应回首,为我沾衣。”宋 辛弃疾《水调歌头·三山用赵丞相韵答帅幕王君》词:“莫説 西州 路,且
- 7.
长星释义:⒈古星名。类似彗星,有长形光芒。《史记·景帝本纪》:“三年正月乙巳,赦天下。长星出西方。”《汉书·文帝纪》:“﹝八年﹞有长星出於东方。”颜师古 注引 文颖 曰:“孛、慧、长三星,其占略同,然其形象小异……长星光芒有一直指,或竟天,或十丈,或三丈,或二丈,无常也。大法,孛、彗星多为除旧布新,火灾,长星多为兵革事。”⒉指巨星。北周 庾信《拟<咏怀>》之十一:“直虹朝映垒,长星夜落营。”宋 吴文英《八声甘州·陪庾幕诸公游灵岩》词:“是何年、青天坠长星?幻苍崖云树,名娃金屋,残霸宫城。”《三国演义》第九八回:“孔
- 8.
雅志释义:平素的意愿。《三国志·魏志·高贵乡公髦传》:“关内侯 王祥 履仁秉义,雅志淳固。”宋 苏轼《八声甘州·寄参寥子》词:“约他年,东还海道,愿 谢公 雅志莫相违。”明 高启《咏隐逸》之一:“子平 谢累辟,雅志在隐居。”沉昌直《<柳溪竹枝词>序》:“独是予也不才,分湖 故事,雅志搜罗。顾以年年奔走,百无一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