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民 [sī mín]
1. 指老百姓。
斯民 引证解释
⒈ 指老百姓。
引《孟子·万章上》:“予将以斯道觉斯民也。”
《管子·侈靡》:“天之所覆,地之所载,斯民之良也。”
晋 陆机 《答贾长渊》诗:“乃眷三哲,俾乂斯民。”
宋 曾巩 《福州上执政书》:“寇旱之餘,曾未朞岁,既安且富,至於如此, 巩 与斯民与蒙其幸!”
鲁迅 《悼杨铨》诗:“何期泪洒 江 南雨,又为斯民哭健儿。”
斯民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公恕释义:公正宽厚。《宋史·儒林传六·陈亮传》:“天子蚤夜忧勤於其上,以义理廉耻婴士大夫之心,以仁义公恕厚斯民之生,举天下皆由于规矩準绳之中,而二百年太平之基从此而立。”清 陈确《大学辨一》:“存心公恕,夫后能知己之过,知物之情。”
- 2.
公産释义:公家财产;公共产业。《清史稿·食货志一》:“雍正 初,清理旗地,令颁帑赎回。凡不自首与私授受者,胥入官为公产。”严复《辟韩》:“西洋之言治者,曰:国者斯民之公产也。王侯将相者,通国之公僕隶也。”
- 3.
圣神释义:⒈封建时代称颂帝王之词。 亦借指皇帝。汉 班固《东都赋》:“登祖庙兮享圣神,昭灵德兮弥亿年。”南朝 宋 颜延之《阳给事诔》:“逮 元嘉 廓祚,圣神纪物,光昭茂绪,旌録旧勋。”唐 柳宗元《平淮夷雅》之一:“度 拜稽首,天子圣神。”明 李东阳《会试策问》之二:“恭惟我 太祖高皇帝 天纵圣神,驱天下之豪杰,扫荡六合,挈斯民於衽席之上。”《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庆历八年》:“今事已往,且无救解之嫌,止祈圣神此后详审庶事,毋轻置詔狱。”⒉泛称古代的圣人。宋 朱熹《<中庸章句>序》:“盖自上古圣神,继天立极,而道统之传有
- 4.
斯人释义:⒈此人。 ⒉犹斯民。指人民,百姓。
- 5.
漫瀚调释义:也叫蒙汉调。 流行于内蒙古西部地区的一种民歌。歌曲既有蒙古族鄂尔多斯民歌特色,又包含北方汉族民歌音调,是两族音乐文化长期交流的产物。
- 6.
白俄释义:⒈俄罗斯民族之一部。居于欧洲俄罗斯西部,俄国革命后,成立白俄罗斯苏维埃共和国。为苏联的加盟共和国之一。⒉指俄国革命后,流亡各国的帝俄贵族。
- 7.
谨选释义:慎重选拔。《司马法·天子之义》:“既致教其民,然后谨选而使之。”宋 彭龟年《论正始之道疏》:“陛下虽简择僚友,谨选左右,然傅相之士少,侍御之人多。”明 黄佐《广州人物传·宋经略安抚使张公镇孙》:“臣有以仰见陛下谨选循吏,欲以厚生之政仁斯民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