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流域 流域的意思
liú

流域

简体流域
繁体
拼音liú yù
注音ㄌㄧㄡˊ ㄩ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liú,(1) 液体移动。【组词】:流水。流汗。流血。流泪。流程。流泻。流质。流水不腐。汗流浃背。随波逐流(随着波浪起伏,跟着流水漂荡,喻没有主见,随着潮流走)。(2) 像水那样流动不定。【例句】:流转(zhuǎn )。流通。流寇。流浪。流离。流散。流失。流沙。流露。流萤。(3) 传播。【组词】:流言。流传。流芳。流弊。流毒。流行(xíng )。(4) 指江河的流水。【组词】:河流。江流。溪流。激流。奔流。(5) 像水流的东西。【组词】:气流。暖流。电流。(6) 向坏的方面转变。【组词】:流于形式。(7) 旧时的刑罚,把犯人送到荒远的地方去。【组词】:流放。流配。(8) 品类,等级。【组词】:流辈。流派。(9) 指不正派。【组词】:二流子。

yù,(1) 在一定疆界内的地方。【组词】:域外。异域。区域。地域。领域。疆域。(2) 泛指某种范围。【组词】:音域。

基本含义

指河流或河系的流域范围。

流域的意思

流域 [liú yù]

1. 河流的干流和支流所流过的整个区域。

[valley; river basin;]

流域 引证解释

⒈ 一个水系的干流和支流所流过的整个地区。

杜鹏程 《保卫延安》第八章:“风暴夹着雷霆……卷过 中华 民族几千年来征战过的 黄河 流域,向远方奔腾而去。”
杨朔 《“走进太阳里去”》:“这条大河流域的两岸土地肥美,本来是我们祖国富饶的粮仓。”


国语词典

流域 [liú yù]

⒈ 水流过的区域。指主流与支流连结成一水系,水系内全部的集水区域,称为「流域」。

《清史稿·卷一三八·兵志九》:「至江阴以上,以江流深广,外海兵舰商船,溯流而上,西达夔、渝,三千里流域,虽皖、 赣、楚、蜀各有江防,实以江南当下游之冲。」

如:「长江流域」、「黄河流域」。


流域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流泻释义:(液体、光线等)迅速地流出、射出、跑过:泉水从山涧里流泻出来。一缕阳光流泻进来。

流域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巴释义:⒈古地名。巴郡、巴东、巴西 的合称。相当今 四川 嘉陵江 和 綦江 流域以东的大部地区。晋 常璩《华阳国志·巴志》:“建安 六年,鱼復 蹇允 白 璋 争 巴 名,璋 乃改 永寧 为 巴郡,以 固陵 为 巴东,徙 羲 为 巴西 太守,是为 三巴。”《资治通鉴·晋安帝元兴三年》:“玄 以 桓希 为 梁州 刺史,分命主将戍 三巴 以备之。”胡三省 注:“三巴,巴郡、巴东、巴西 也。杜佑 曰:渝州,古 巴国,谓之 三巴。以 閬、白 二水东南流,曲折三迴,如‘巴’字也。”⒉多泛指 四川。唐 杨炯《后周明威将军梁公神
    • 2.
      三江五湖释义:⒈指东南方的三条江与太湖流域一带的湖泊。⒉江河湖泊的泛称。
    • 3.
      三湘释义:⒈湖南湘乡、湘潭、湘阴(或湘源),合称三湘。 见《太平寰宇记·江南西道十四·全州》。但古人诗文中的三湘,多泛指湘江流域及洞庭湖地区。⒉指沅湘、潇湘、资湘。⒊指湖南。
    • 4.
      上海市释义:别称沪、申。中国中央直辖市。位于长江三角洲东部,东滨东海,与江苏、浙江两省相邻。京沪、沪杭铁路在此相接,是长江流域的出海门户和南北沿海航运的中枢。面积6 340平方千米。总人口1 674万(2000年),市区人口869万(1997年)。是中国的最大城市、综合性工业中心和贸易港。
    • 5.
      东江释义:珠江的支流,发源于江西,在虎门入海,干流全长523公里,流域面积2万平方公里。
    • 6.
      东瓯释义:⒈古族名。越族的一支。相传为 越王 勾践 的后裔。分布在今 浙江省 南部 瓯江、灵江 流域。其首领 摇 助 汉 灭 项羽,受封为 东海王,因都 东瓯(今 浙江省 温州市),俗称 东瓯王。参阅《史记·东越列传》。⒉温州 及 浙江省 南部沿海地区的别称。东晋 时于此置 永嘉郡,隋 废,唐 时曾复置。晋 葛洪《抱朴子·钧世》:“东甌 之木,长洲 之林,梓豫虽多,而未可谓之为大厦之壮观,华屋之弘丽也。”唐 杨炯《唐恒州刺史建昌公王公神道碑》:“境接 东甌,地邻 南越。”唐 顾况《永嘉》诗:“东甌 传旧俗,风日江边
    • 7.
      两河流域释义:狭义指西亚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中下游之间的地方。 希腊语为“美索不达米亚”,意即两河之间的地方(在今伊拉克)。是世界文明发源地之一。古代在这里曾建立过巴比伦、亚述等奴隶制王国。广义指上述两河流域的整个地区。
    • 8.
      中华释义:古称黄河流域一带为中华,是汉民族最初兴起的地方。后用以指称中国。
    • 9.
      主粮释义:各地区生产和消费的粮食中占主要地位的粮食,如长江流域的主粮是大米。
    • 10.
      亚马孙河释义:世界第二长河。在南美洲北部。发源于秘鲁安第斯山,向东流经巴西亚马孙平原入大西洋。全长6 480千米。是世界水量最丰、流域最广的河流。河宽水深,航运极为便利。
    • 11.
      仙人关释义:关隘名。在今 陕西省 凤县 和 甘肃省 徽县 之南。为 渭河 流域通往 四川盆地 的交通要隘。南宋 绍兴 四年(1134年)吴玠 与弟 璘 于此大破 金 兀朮 军,确保 巴蜀。参阅《宋史纪事本末》卷六九、《读史方舆纪要·汉中府·凤县》。
    • 12.
      伊川释义:⒈古地名。指 伊水 所流经的 伊河 流域。《左传·僖公二十二年》:“辛有 适 伊川,见被髮而祭於野者。”杜预 注:“伊川,周 地。伊,水也。”杨伯峻 注:“伊川,伊河 所经之地,当今 河南省 嵩县 及 伊川县 境。”参见“伊水”。⒉宋 程颐 的别号。参见“伊川先生”。
    • 13.
      伊瀍释义:伊水 与 瀍水。位于 河南,均入 洛水。也指该两流域地区。
    • 14.
      先成河释义:一条河流形成以后,如果在流域内发生局部的地壳上升运动,而河流下蚀速度又等于地壳上升的速度,所以河流仍能切穿上升部分,保持原来的流路。
    • 15.
      先零释义:⒈早凋。⒉汉代羌族的一支。最初居于今甘肃、青海的湟水流域,后渐与西北各族融合。
    • 16.
      关南释义:古地区名。北宋 时指 瓦桥、益津、淤口 三关以南的地区。约当今 河北省 白洋淀 以东的 大清河 流域以南至 河间县 一带。《宋史·崔彦进传》:“领兵屯 关南,以功加检校太尉。是秋,契丹 侵 遂城,彦进 与 刘廷翰、崔翰 等击破之,斩首万级。五年,车驾北巡,以 彦进 为 关南 都部署。”
    • 17.
      内流流域释义:又称“内流区”。指地表径流不能流注海洋的地区,即内流河流域范围。一般分布在远离海洋或为山脉环抱的内陆地区。气候干燥,蒸发强烈,河道稀疏,水量贫乏,河流多注入内陆湖泊或中途消失。
    • 18.
      凯隆世家释义:指那些用于在美度地区内河流域穿梭往来、运送木材的小船。
    • 19.
      分水岭释义:⒈也叫分水线。 相邻两个流域的分界。多是山脊或地势较高的地带。⒉比喻标志不同事物的主要分界。
    • 20.
      刚果河释义:非洲大河之一。发源于赞比亚北部,经刚果(金)、刚果、安哥拉,入大西洋。长4 640千米。流域面积376万平方千米。水能资源居世界第一位,流量和流域面积居世界第二位。中游河宽水深,利于航行。上、下游多瀑布。

流域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巴释义:⒈古地名。巴郡、巴东、巴西 的合称。相当今 四川 嘉陵江 和 綦江 流域以东的大部地区。晋 常璩《华阳国志·巴志》:“建安 六年,鱼復 蹇允 白 璋 争 巴 名,璋 乃改 永寧 为 巴郡,以 固陵 为 巴东,徙 羲 为 巴西 太守,是为 三巴。”《资治通鉴·晋安帝元兴三年》:“玄 以 桓希 为 梁州 刺史,分命主将戍 三巴 以备之。”胡三省 注:“三巴,巴郡、巴东、巴西 也。杜佑 曰:渝州,古 巴国,谓之 三巴。以 閬、白 二水东南流,曲折三迴,如‘巴’字也。”⒉多泛指 四川。唐 杨炯《后周明威将军梁公神
    • 2.
      三江五湖释义:⒈指东南方的三条江与太湖流域一带的湖泊。⒉江河湖泊的泛称。
    • 3.
      三湘释义:⒈湖南湘乡、湘潭、湘阴(或湘源),合称三湘。 见《太平寰宇记·江南西道十四·全州》。但古人诗文中的三湘,多泛指湘江流域及洞庭湖地区。⒉指沅湘、潇湘、资湘。⒊指湖南。
    • 4.
      上海市释义:别称沪、申。中国中央直辖市。位于长江三角洲东部,东滨东海,与江苏、浙江两省相邻。京沪、沪杭铁路在此相接,是长江流域的出海门户和南北沿海航运的中枢。面积6 340平方千米。总人口1 674万(2000年),市区人口869万(1997年)。是中国的最大城市、综合性工业中心和贸易港。
    • 5.
      东江释义:珠江的支流,发源于江西,在虎门入海,干流全长523公里,流域面积2万平方公里。
    • 6.
      东瓯释义:⒈古族名。越族的一支。相传为 越王 勾践 的后裔。分布在今 浙江省 南部 瓯江、灵江 流域。其首领 摇 助 汉 灭 项羽,受封为 东海王,因都 东瓯(今 浙江省 温州市),俗称 东瓯王。参阅《史记·东越列传》。⒉温州 及 浙江省 南部沿海地区的别称。东晋 时于此置 永嘉郡,隋 废,唐 时曾复置。晋 葛洪《抱朴子·钧世》:“东甌 之木,长洲 之林,梓豫虽多,而未可谓之为大厦之壮观,华屋之弘丽也。”唐 杨炯《唐恒州刺史建昌公王公神道碑》:“境接 东甌,地邻 南越。”唐 顾况《永嘉》诗:“东甌 传旧俗,风日江边
    • 7.
      两河流域释义:狭义指西亚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中下游之间的地方。 希腊语为“美索不达米亚”,意即两河之间的地方(在今伊拉克)。是世界文明发源地之一。古代在这里曾建立过巴比伦、亚述等奴隶制王国。广义指上述两河流域的整个地区。
    • 8.
      中华释义:古称黄河流域一带为中华,是汉民族最初兴起的地方。后用以指称中国。
    • 9.
      主粮释义:各地区生产和消费的粮食中占主要地位的粮食,如长江流域的主粮是大米。
    • 10.
      亚马孙河释义:世界第二长河。在南美洲北部。发源于秘鲁安第斯山,向东流经巴西亚马孙平原入大西洋。全长6 480千米。是世界水量最丰、流域最广的河流。河宽水深,航运极为便利。
    • 11.
      仙人关释义:关隘名。在今 陕西省 凤县 和 甘肃省 徽县 之南。为 渭河 流域通往 四川盆地 的交通要隘。南宋 绍兴 四年(1134年)吴玠 与弟 璘 于此大破 金 兀朮 军,确保 巴蜀。参阅《宋史纪事本末》卷六九、《读史方舆纪要·汉中府·凤县》。
    • 12.
      伊川释义:⒈古地名。指 伊水 所流经的 伊河 流域。《左传·僖公二十二年》:“辛有 适 伊川,见被髮而祭於野者。”杜预 注:“伊川,周 地。伊,水也。”杨伯峻 注:“伊川,伊河 所经之地,当今 河南省 嵩县 及 伊川县 境。”参见“伊水”。⒉宋 程颐 的别号。参见“伊川先生”。
    • 13.
      伊瀍释义:伊水 与 瀍水。位于 河南,均入 洛水。也指该两流域地区。
    • 14.
      先成河释义:一条河流形成以后,如果在流域内发生局部的地壳上升运动,而河流下蚀速度又等于地壳上升的速度,所以河流仍能切穿上升部分,保持原来的流路。
    • 15.
      先零释义:⒈早凋。⒉汉代羌族的一支。最初居于今甘肃、青海的湟水流域,后渐与西北各族融合。
    • 16.
      关南释义:古地区名。北宋 时指 瓦桥、益津、淤口 三关以南的地区。约当今 河北省 白洋淀 以东的 大清河 流域以南至 河间县 一带。《宋史·崔彦进传》:“领兵屯 关南,以功加检校太尉。是秋,契丹 侵 遂城,彦进 与 刘廷翰、崔翰 等击破之,斩首万级。五年,车驾北巡,以 彦进 为 关南 都部署。”
    • 17.
      内流流域释义:又称“内流区”。指地表径流不能流注海洋的地区,即内流河流域范围。一般分布在远离海洋或为山脉环抱的内陆地区。气候干燥,蒸发强烈,河道稀疏,水量贫乏,河流多注入内陆湖泊或中途消失。
    • 18.
      凯隆世家释义:指那些用于在美度地区内河流域穿梭往来、运送木材的小船。
    • 19.
      分水岭释义:⒈也叫分水线。 相邻两个流域的分界。多是山脊或地势较高的地带。⒉比喻标志不同事物的主要分界。
    • 20.
      刚果河释义:非洲大河之一。发源于赞比亚北部,经刚果(金)、刚果、安哥拉,入大西洋。长4 640千米。流域面积376万平方千米。水能资源居世界第一位,流量和流域面积居世界第二位。中游河宽水深,利于航行。上、下游多瀑布。

流域造句

1.洞庭湖流域沃野千里。

2.解放前,黄河流域的灾民们经常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

3.我们的祖先几万年前就生活在黄河流域

4.入冬以来,冷空气多次侵入长江流域

5.暫黄河流域是形成中华民族文明的摇篮。

6.年长江流域发生的特大洪涝灾害牵动了全国亿万人民的心。

7.水灾一直是黄河流域人们的心腹之患。

8.历史上,我国淡水湖在世界上首屈一指,尤其是长江流域,更有众多的湖泊调节着长江水系的水情。

流域(liuy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流域是什么意思 流域读音 怎么读 流域,拼音是liú yù,流域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流域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