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合流 合流的意思
liú

合流

简体合流
繁体
拼音hé liú
注音ㄏㄜˊ ㄌ一ㄡ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hé gě,(1) 闭,对拢。【组词】:合眼。合抱。珠连璧合。貌合神离。(2) 聚集。【组词】:合力。合办。合股。合资。(3) 不违背,一事物与另一事物相应或相符。【组词】:合格。合法。情投意合。(4) 应该。【组词】:合该。合当。“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时而作”。(5) 总共,全。【组词】:合家欢乐。(6) 计,折算。【组词】:合多少钱。(7)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5”。(1) 中国市制容量单位,一升的十分之一。(2) 旧时量粮食的器具,容量为一合,木或竹制,方形或圆筒形。

liú,(1) 液体移动。【组词】:流水。流汗。流血。流泪。流程。流泻。流质。流水不腐。汗流浃背。随波逐流(随着波浪起伏,跟着流水漂荡,喻没有主见,随着潮流走)。(2) 像水那样流动不定。【例句】:流转(zhuǎn )。流通。流寇。流浪。流离。流散。流失。流沙。流露。流萤。(3) 传播。【组词】:流言。流传。流芳。流弊。流毒。流行(xíng )。(4) 指江河的流水。【组词】:河流。江流。溪流。激流。奔流。(5) 像水流的东西。【组词】:气流。暖流。电流。(6) 向坏的方面转变。【组词】:流于形式。(7) 旧时的刑罚,把犯人送到荒远的地方去。【组词】:流放。流配。(8) 品类,等级。【组词】:流辈。流派。(9) 指不正派。【组词】:二流子。

基本含义

指两条或多条水流汇合成一条流向。

合流的意思

合流 [hé liú]

1. 河流汇合。

两条河在黄石附近合流。

[ converge; flowing together; ]

2. 比喻对立的或有差别的在思想行动上趋于一致。

[ act and think alike; ]

3. 艺术、学术等方面的不同流派融为一体。

[ confluence; ]

合流 引证解释

⒈ 水流相汇合。

《书·禹贡》“伊、洛、瀍、涧 既入於河” 孔 传:“四水合流而入 河。”
《三国志·蜀志·秦宓传》:“故海以合流为大,君子以博识为弘。”
唐 吕牧 《泾渭扬清浊》诗:“合流知 禹 力,同共到沧瀛。”
康濯 《水滴石穿》第一章:“西山上的大小泉源集体合流东下,再加南北山梁上赶来凑热闹壮声势的小溪小水,就成了一条河,名叫 乱泉河。”

⒉ 比喻在思想行动上趋于一致。

毛泽东 《论持久战·持久战的三个阶段》:“敌人将大肆其破坏 中国 统一战线的活动,一切敌之占领地的汉奸组织将合流组成所谓‘统一政府’。”
田汉 《丽人行》第一场:“我们的抗战已经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合流了。”

⒊ 不同思想、不同流派融合为一体。

章炳麟 《辨诗》:“自 韦孟 《在邹》至《古诗十九首》以下,不知其为歌诗邪?将与赋合流同号也?”
汤用彤 《汉魏晋南北朝佛教史》第十三章:“但 魏 晋 以来虽因玄佛二家合流,而华戎之界不严。”
鲁迅 《南腔北调集·<竖琴>前记》:“此说虽古,但却与 英 美 时行的小说论合流。”


国语词典

合流 [hé liú]

⒈ 水流汇合在一起。

《书经·禹贡》「伊、洛、瀍、涧既入于河」句下汉·孔安国·传:「四水合流而入河。」
《三国志·卷三八·蜀书·秦宓传》:「故海以合流为大,君子以博识为弘。」

分流

⒉ 比喻思想、行动等方面趋于一致。

如:「由于环保意识的高涨,各种环保措施已在世界各地合流成一股巨大的力量。」

⒊ 不同流派的学术、艺术等融合为一体。


合流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主流释义:⒈即“干流”⒉喻指事物发展中本质的、主要的方面。它代表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决定事物发展的方向。与“支流”相对。

合流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分流释义:⒈从干流中分出一股或几股水流注入另外的河流或单独入海。⒉(人员、车辆等)分别向不同的道路、方向流动:人车分流。消费资金分流。⒊指行政机关或企事业单位精简下来的人员到其他单位工作:做好机关干部分流安置工作。

合流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会流释义:⒈合流;汇合。 ⒉指相结合。
    • 2.
      倍论释义:官吏频犯赃罪,如所犯罪法不等,即以重赃之数并入轻赃,然后折半论罪,称为倍论。《唐律·名例》:“即以贜致罪,频犯者并累科;若罪法不等者,即以重贜併满轻贜,各倍论。”注:“倍,谓二尺为一尺。”长孙无忌 等疏议:“假令县令受财枉法六疋,合徒三年;不枉法十四疋,亦合徒三年;又监临外窃盗二十九疋,亦徒三年;强盗二疋,亦合徒三年;受所监临四十九疋,亦合徒三年。准此以上五处贜罪,各合徒三年,累於‘受所监临’,总一百疋,仍倍为五十疋,合流二千里之类。”
    • 3.
      十不闲莲花落释义:曲艺的一种。流行于中国北京、天津、河北等地。由莲花落与十不闲合流发展而成。表演形式有单曲和彩唱两种。内容多为演述民间故事。
    • 4.
      台谏释义:唐 宋 时以专司纠弹的御史为台官,以职掌建言的给事中、谏议大夫等为谏官。两者虽各有所司,而职责往往相混,故多以“臺諫”泛称之。明 初废谏院,以给事中兼领监察与规谏,两者开始合流。至 清 雍正 元年,又使之同隶都察院,于是台谏完全合二为一。宋 李纲《上渊圣皇帝实言封事》:“立乎殿陛之间与天子争是非者,臺諫也。”《宋史·萧服传》:“服 文辞劲丽,宜居翰苑。朕爱其鯁諤,顾臺諫中何可闕此人!”
    • 5.
      合流释义:⒈(河流)汇合在一起:南运河和大清河在天津合流。⒉比喻在思想行动上趋于一致。⒊学术、艺术等方面的不同流派融为一体。
    • 6.
      合江楼释义:古迹名。在今 广东 惠阳县 城外,东江 西江 合流处。宋 苏轼《迁居》诗引:“吾 绍圣 元年十月二日至 惠州,寓居 合江楼。”轼 另有《寓居合江楼》诗。
    • 7.
      同流释义:⒈诸水合流。⒉引申指混杂、汇聚。⒊相类似。⒋犹同辈;同类。⒌比喻同声气。
    • 8.
      哲陈部释义:明 代 建州女真 诸部之一,在 苏克素护河(苏子河)与 浑河 合流处。万历 十五年(公元1587年)为 努尔哈赤 合并。
    • 9.
      寡与释义:犹寡合。 谓不与世俗合流。
    • 10.
      尖团合流释义:尖团合流即尖音舌面化,如“尖千先”读作“坚牵掀”。
    • 11.
      弱水释义:古水名。 由于水道水浅或当地人民不习惯造船而不通舟楫,只用皮筏济渡的,古人往往认为是水弱不能载舟,因称弱水。故古时所称 弱水 者甚多。(1)《书·禹贡》:“黑水 西河 惟 雍州,弱水 既西。”又:“导 弱水 至于 合黎,餘波入于 流沙。”上源指今 甘肃 山丹河,下游即 山丹河 与 甘州河 合流后的 黑河,入 内蒙古 境后,称 额济纳河。(2)《山海经·西山经》:“劳山,弱水 出焉,而西流注於 洛。”指今 陕西 北部 洛水 上游某支流。(3)《山海经·大荒西经》:“﹝ 昆仑 之丘﹞其下有 弱水 之渊。”《史
    • 12.
      御注释义:谓帝王为古籍作注释。《旧唐书·玄宗纪下》:“颁《御注老子》并《义疏》於天下。”宋 陈鹄《耆旧续闻》卷四:“靖康 元年,余以事至 合流镇,见人家壁閒有 唐明皇 御注《道德经》。”
    • 13.
      忤时释义:不合流俗。
    • 14.
      木叶山释义:山名。在今 辽宁省 西北部 老哈河 与 西拉木伦 河合流处,为 契丹 部族的发祥地。《辽史·地理志一》:“有 木叶山,上建 契丹 始祖庙。”清 吴伟业《赠陆生》诗:“嗟君时命剧可怜,蜚语牵连竟配边。木叶山 头悲夜夜,春申浦 上望年年。”
    • 15.
      桔柏渡释义:古渡名。在 四川省 昭化县 境内 白水江 与 嘉陵江 合流处。
    • 16.
      橐离释义:橐离大约住在今嫩江、松花江合流处以北的松嫩平原,是秽貊族迁居东北地区最北的一支,被称为为北夷。
    • 17.
      洙泗释义:洙水 和 泗水。古时二水自今 山东省 泗水县 北合流而下,至 曲阜 北,又分为二水,洙水 在北,泗水 在南。
    • 18.
      流旧释义:外地迁入的人和祖居当地的人。《后汉书·刘虞传》:“虞 以恩厚得众,怀被北州,百姓流旧,莫不痛惜焉。”《资治通鉴·汉献帝初平四年》:“北州百姓流旧莫不痛惜。”胡三省 注:“流者,他州人流入 幽州 者也;旧者,旧著籍 幽州 者也。”明 李贽《初潭集·君臣五·强臣》:“苏峻 字 子高,少有才学,值中原乱,招合流旧,三千餘家,结垒本县,宣示王化,收葬枯骨,远近感悦。”
    • 19.
      湖北渔鼓释义:曲艺的一种。 清 代 乾隆 年间,道情流入 湖北省 后发展而成。流行于 湖北。原为一人坐唱,仅用渔鼓、简板按节拍。曾与皮影戏合流,改由集体演唱或两人对唱,句尾增加帮腔。解放后与皮影戏脱离,并吸收 湖北 小曲的曲牌,增加四胡、扬琴等伴奏乐器。
    • 20.
      狎俗释义:迎合流俗。

合流(heli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合流是什么意思 合流读音 怎么读 合流,拼音是hé liú,合流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合流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