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uó,(1) 烧,炙。【组词】:灼热。灼伤(烧伤)。焦灼。心急如灼。(2) 明白透彻。【组词】:真知灼见。(3) 鲜明。【组词】:灼灼。灼亮。灼然。
jiàn xiàn,(1) 古同“现”,出现,显露。(2) 古同“现”,现存。
1. 明白透彻的见解。
例灼见三有俊心。——《书·立政》
真知灼见。
灼见高妙。
英[penetrating insight; penetrating view;]
⒈ 犹洞察,看清楚。
引《书·立政》:“灼见三有俊心。”
孔 传:“﹝ 文武 ﹞灼然见三有贤俊之心。”
宋 苏轼 《赐范纯仁辞免恩命不允断来章批答》:“卿篤於忧国,明於知人,灼见朕心,宜在此位。”
明 胡应麟 《诗薮·遗逸下》:“若 萧轂 之讹, 卢询 之脱,则余灼见其然。”
茅盾 《追求》二:“﹝ 仲昭 ﹞想到爱人也灼见他的困难,那就已经得到了莫大的慰藉了。”
⒉ 明白透彻的见解。
引明 高攀龙 《与揭阳诸生书》:“此鄙人近来灼见,决不误,诸兄千万加察。”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第二二篇:“间杂考辨,亦有灼见。”
⒈ 清楚、透澈的看出。
引《书经·立政》:「克知三有宅心,灼见三有俊心。」
1.真知灼见的经营管理理念,是名牌企业创业文化的精华。
2.鲁迅的杂文有着真知灼见,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发人深省。
3.李四光关于中国石油发展的真知灼见,奠定了我国石油工业发展的基础。
4.我听说你有神的精神,具有真知灼见,和卓越的智慧。
5.现代通讯系统的历史,早已刻划了惊人的真知灼见。
6.苏娅心中一惊,此话虽不算是真知灼见,倒也不无道理。
7.赵丹据自己的真知灼见,循循善诱指导着何锦明。
8.这篇文章立论精辟,有不少真知灼见,确实发人深思。
9.他的晚期作品,已失去早年的锋芒,在那些东拼西凑的离奇情节中,除了傍人篱壁的陈旧说教外,毫无真知灼见。
10.在这个研讨会上,还希望各位专家、学者畅所欲言,就我市的长远发展规划发表真知灼见,提出具体建议、意见。
11.真知灼见是从实践中获得的。
12.发展才是硬道理的确是真知灼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