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臭味 臭味的意思
chòuwèi

臭味

简体臭味
繁体
拼音chòu wèi
注音ㄔㄡˋ ㄨㄟ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chòu xiù,(1) 不好闻的气味,与“香”相对。【组词】:臭味儿。臭氧。恶臭。(2) 香气。【例句】:“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3) 惹人厌恶的。【组词】:臭钱。臭美。臭架子。臭名远扬。(4) 狠狠地。【组词】:臭骂一通。(5) 指子弹、炮弹坏,失效。【组词】:臭火。(1) 气味的总称。【组词】:无声无臭。(2) 同“嗅”。

wèi,(1) 舌头尝东西所得到的感觉。【组词】:味觉。味道(亦指兴趣)。滋味。(2) 鼻子闻东西所得到的感觉。【组词】:气味。香味儿。(3) 情趣。【组词】:趣味。兴味。意味。津津有味。(4) 体会,研究。【组词】:体味。耐人寻味。(5) 量词,指中草药的一种。【组词】:五味药。

基本含义

指人与人之间相互投合,彼此有共同的利益、爱好或喜好。

臭味的意思

臭味 [chòu wèi]

1. 臭恶之气味。

臭味 引证解释

⒈ 臭恶之气味。

《周礼·天官·内饔》“辨腥臊羶香之不可食者” 汉 郑玄 注:“腥臊羶香可食者,是别其不可食者,则所谓者皆臭味也。”
清 赵翼 《裙带鱼臭如醃鲞莪洲白门乃酷嗜诗以调之》:“臭味輼輬不可亲,嗜痂偏作席间珍。”

⒉ 气味。

汉 仲长统 《昌言下》:“性类纯美,臭味芬香,孰有加此乎?”
宋 苏轼 《题杨次公蕙》诗:“蕙本兰之族,依然臭味同。”

⒊ 比喻志趣。

汉 蔡邕 《玄文先生李休碑》:“凡其亲昭朋徒,臭味相与,大会而葬之。”
唐 元稹 《与吴端公崔院长五十韵》:“吾兄諳性灵, 崔子 同臭味。投此挂冠词,一生还自恣。”
清 方苞 《赠潘幼石序》:“岂臭味之同,虽先生亦有不能自主者耶?”

⒋ 比喻同类。

《左传·襄公八年》:“季武子 曰:‘谁敢哉!今譬於草木,寡君在君,君之臭味也。’”
杜预 注:“言同类。”
唐 李百药 《房彦谦碑》:“且復留连宴赏,提携臭味,登山临水,必动咏言。”
宋 苏轼 《下财启》:“夙缘契好,获媾婚姻,顾门阀之虽微,恃臭味之不远。”


国语词典

臭味 [chòu wèi]

⒈ 气味。因同类的东西气味相同,故用以比喻同类的人或事物。

《左传·襄公八年》:「今譬于草木,寡君在君,君之臭味也。」
宋·牟?〈木兰花慢·山城如斗大〉词:「不妨无蟹有监州,臭味喜相投。」

⒈ 恶味,难闻的气味。

如:「腐败的肉类发出令人难以忍受的臭味。」


臭味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丽土释义:⒈依附于土地。语本《易·离》:“日月丽乎天,百穀草木丽乎土。”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通变》:“故论之方,譬诸草木,根干丽土而同性,臭味晞阳而异品矣。” 元 任士林 《吉祥草赋》:“含英之木,丽土之支,孰不听造化之鼓舞,候气母之推移。”⒉古代地名。《国语·晋语四》:“乃行赂于 草中 之 戎 与 丽土 之 狄 ,以启东道。” 韦昭 注:“二邑 戎 狄 ,閒在 晋 东。”
    • 2.
      乙醛释义:一种无色挥发性水溶性的液体醛CH 3 CHO,有刺激性臭味,常通过乙醇的氧化或乙炔的催化加水制备,主要用于有机合成。
    • 3.
      发见释义:⒈亦作“发现”。显现;出现。《史记·天官书》:“日月晕适,云风,此天之客气,其发见亦有大运。”宋 苏轼《焦千之求惠山泉诗》:“遇隙则发见,臭味实一族。”明 宋应星《天工开物·镜》:“唐 开元 宫中镜,尽以白银与铜等分铸成……朱砂斑点,乃金银精华发现。”《孽海花》第二四回:“听几句 张夫人 説来的病源,看一回 雯青 发现的气色,一切脉,就摇头説不好,这是伤寒重症。”《清史稿·食货志一》:“其生地并无可考而在 中国 地方发见之弃儿,同。”李劼人《死水微澜》第一部分二:“这一年,坟园里发见了奇事。”⒉表现。宋
    • 4.
      喹啉释义:有机化合物,化学式C6H4(CH)3N。无色液体,有特殊臭味。用来制药,也可制染料。[英quinoline]
    • 5.
      嗅觉阈值释义:臭味的最低嗅知浓度。
    • 6.
      如蚁慕膻释义:膻:羊肉的气味。象蚂蚁趋附羊肉一般。比喻许多臭味相投的人追求不好的事物。也比喻许多人依附有钱有势的人。
    • 7.
      如蚁附膻释义:像蚂蚁附着在有膻味的东西上,比喻许多臭味相投的人追求某种恶劣的事物,也比喻依附有钱有势的人。
    • 8.
      如蝇逐臭释义:象苍蝇跟着有臭味的东西飞。比喻人奉承依附有权势的人或一心追求钱财、女色等。
    • 9.
      少长释义:⒈稍微长久。 晋 陶潜《与殷晋安别》诗:“游好非少长,一遇尽殷勤。”逯钦立 注:“少长,少久。”《晋书·袁乔传》:“与将军游处少长,虽世誉先后而臭味同归也。”⒉年少的和年长的。晋 王羲之《兰亭集序》:“羣贤毕至,少长咸集。”⒊从年少到长大。唐 张鷟《朝野佥载》卷二:“﹝ 张希望 ﹞笑曰:‘吾少长以来,未曾知此事,公毋多言。’”
    • 10.
      恶臭释义:难闻的臭味。 凭人的 嗅觉即能感觉到的恶臭物质有四千多种,其中硫醇类、硫化物、硫醚类、胺类、醛类、脂肪酸类、酚类 等几十种是主要恶臭污染物。
    • 11.
      无馨无臭释义:馨:香。没有香味,也没有臭味。比喻没有名声,不被人知道。
    • 12.
      来苏释义:英语音译词。也译作来沙儿。苯酚的肥皂溶液。棕色,有刺激性臭味。用作消毒剂,1%的溶液用于医用机械消毒,5%—10%的溶液用于环境消毒。
    • 13.
      沆瀣一气释义:宋钱易《南部新书·戊集》记载,唐朝有个主考官崔沆,录取了他的门生崔瀣。当时有人嘲笑他们:“座主门生,沆瀣一气。” 后用来比喻臭味相投的人勾结在一起。
    • 14.
      沥青释义:俗称柏油。 提炼石油、煤焦油剩下的有机胶凝材料。也有天然产出的。主要由碳氢化合物组成。黑色,有光泽,有毒,有臭味,有防腐、绝缘、可塑等性能。常用于铺路、建筑、防腐、防水和电器工业。
    • 15.
      滑腻腻释义:形容滑溜黏糊。《收穫》1981年第5期:“那间小黑屋不知还在吗?刺鼻的腥臭味,滑腻腻的地板,还有挂在顶棚接雨水的小铁桶。”
    • 16.
      漂白粉释义:无机化合物。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钙[Ca(ClO)2]。白色粉末,有强烈的刺激性臭味,受潮易分解失效,需密封保存。用作漂白剂、消毒剂等。
    • 17.
      焦臭释义:物体被烧焦的臭味。
    • 18.
      煤焦油释义:由煤干馏而得的油状液体。 黑褐色,有臭味。是多种有机物的混合物。可从中提取苯、苯酚、萘、吡啶等化工原料。
    • 19.
      物以类聚释义:《周易·系辞上》:“方以类聚,物以群分。” 意思是同类的东西聚在一起。后用“物以类聚”比喻坏人彼此臭味相投,勾结在一起。
    • 20.
      物以群分释义:同类的东西聚在一起。指坏人彼此臭味相投,勾结在一起。同“物以类聚”。

臭味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丽土释义:⒈依附于土地。语本《易·离》:“日月丽乎天,百穀草木丽乎土。”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通变》:“故论之方,譬诸草木,根干丽土而同性,臭味晞阳而异品矣。” 元 任士林 《吉祥草赋》:“含英之木,丽土之支,孰不听造化之鼓舞,候气母之推移。”⒉古代地名。《国语·晋语四》:“乃行赂于 草中 之 戎 与 丽土 之 狄 ,以启东道。” 韦昭 注:“二邑 戎 狄 ,閒在 晋 东。”
    • 2.
      乙醛释义:一种无色挥发性水溶性的液体醛CH 3 CHO,有刺激性臭味,常通过乙醇的氧化或乙炔的催化加水制备,主要用于有机合成。
    • 3.
      发见释义:⒈亦作“发现”。显现;出现。《史记·天官书》:“日月晕适,云风,此天之客气,其发见亦有大运。”宋 苏轼《焦千之求惠山泉诗》:“遇隙则发见,臭味实一族。”明 宋应星《天工开物·镜》:“唐 开元 宫中镜,尽以白银与铜等分铸成……朱砂斑点,乃金银精华发现。”《孽海花》第二四回:“听几句 张夫人 説来的病源,看一回 雯青 发现的气色,一切脉,就摇头説不好,这是伤寒重症。”《清史稿·食货志一》:“其生地并无可考而在 中国 地方发见之弃儿,同。”李劼人《死水微澜》第一部分二:“这一年,坟园里发见了奇事。”⒉表现。宋
    • 4.
      喹啉释义:有机化合物,化学式C6H4(CH)3N。无色液体,有特殊臭味。用来制药,也可制染料。[英quinoline]
    • 5.
      嗅觉阈值释义:臭味的最低嗅知浓度。
    • 6.
      如蚁慕膻释义:膻:羊肉的气味。象蚂蚁趋附羊肉一般。比喻许多臭味相投的人追求不好的事物。也比喻许多人依附有钱有势的人。
    • 7.
      如蚁附膻释义:像蚂蚁附着在有膻味的东西上,比喻许多臭味相投的人追求某种恶劣的事物,也比喻依附有钱有势的人。
    • 8.
      如蝇逐臭释义:象苍蝇跟着有臭味的东西飞。比喻人奉承依附有权势的人或一心追求钱财、女色等。
    • 9.
      少长释义:⒈稍微长久。 晋 陶潜《与殷晋安别》诗:“游好非少长,一遇尽殷勤。”逯钦立 注:“少长,少久。”《晋书·袁乔传》:“与将军游处少长,虽世誉先后而臭味同归也。”⒉年少的和年长的。晋 王羲之《兰亭集序》:“羣贤毕至,少长咸集。”⒊从年少到长大。唐 张鷟《朝野佥载》卷二:“﹝ 张希望 ﹞笑曰:‘吾少长以来,未曾知此事,公毋多言。’”
    • 10.
      恶臭释义:难闻的臭味。 凭人的 嗅觉即能感觉到的恶臭物质有四千多种,其中硫醇类、硫化物、硫醚类、胺类、醛类、脂肪酸类、酚类 等几十种是主要恶臭污染物。
    • 11.
      无馨无臭释义:馨:香。没有香味,也没有臭味。比喻没有名声,不被人知道。
    • 12.
      来苏释义:英语音译词。也译作来沙儿。苯酚的肥皂溶液。棕色,有刺激性臭味。用作消毒剂,1%的溶液用于医用机械消毒,5%—10%的溶液用于环境消毒。
    • 13.
      沆瀣一气释义:宋钱易《南部新书·戊集》记载,唐朝有个主考官崔沆,录取了他的门生崔瀣。当时有人嘲笑他们:“座主门生,沆瀣一气。” 后用来比喻臭味相投的人勾结在一起。
    • 14.
      沥青释义:俗称柏油。 提炼石油、煤焦油剩下的有机胶凝材料。也有天然产出的。主要由碳氢化合物组成。黑色,有光泽,有毒,有臭味,有防腐、绝缘、可塑等性能。常用于铺路、建筑、防腐、防水和电器工业。
    • 15.
      滑腻腻释义:形容滑溜黏糊。《收穫》1981年第5期:“那间小黑屋不知还在吗?刺鼻的腥臭味,滑腻腻的地板,还有挂在顶棚接雨水的小铁桶。”
    • 16.
      漂白粉释义:无机化合物。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钙[Ca(ClO)2]。白色粉末,有强烈的刺激性臭味,受潮易分解失效,需密封保存。用作漂白剂、消毒剂等。
    • 17.
      焦臭释义:物体被烧焦的臭味。
    • 18.
      煤焦油释义:由煤干馏而得的油状液体。 黑褐色,有臭味。是多种有机物的混合物。可从中提取苯、苯酚、萘、吡啶等化工原料。
    • 19.
      物以类聚释义:《周易·系辞上》:“方以类聚,物以群分。” 意思是同类的东西聚在一起。后用“物以类聚”比喻坏人彼此臭味相投,勾结在一起。
    • 20.
      物以群分释义:同类的东西聚在一起。指坏人彼此臭味相投,勾结在一起。同“物以类聚”。

臭味造句

1.他们两个臭味相投,一拍即合。

2.真是臭味相投,他才来几天就和这个城市的贩毒团伙勾结到了一起。

3.他们臭味相投,很快就混熟了。

4.张三和李四都是赌徒,自然是臭味相投,成了好友。

5.这两人虽然认识不久,但臭味相投,很快成了形影不离的朋友。

6.取樟脑丸两粒,碾成碎末撒到鞋垫下面,也可以有效地去除臭味

7.我闻到了活人的臭味

8.天生草木臭味同,同盛同衰见冰雪。

9.我闻到他们的臭味了。

10.请找出这臭味的源头并赶紧把它清理掉。

11.小明和小华臭味相投,整天形影不离。

12.这两个罪犯臭味相投,狼狈为奸,干了许多坏事,今天终于受到法律的惩罚。

13.他俩臭味相投,很快就成了形影不离的好朋友。

14.他二人臭味相投,很快成了密友。

15.这一帮臭味相投的狐朋狗友们,整天在一起不是酗酒,就是赌博。

臭味(chouwe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臭味是什么意思 臭味读音 怎么读 臭味,拼音是chòu wèi,臭味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臭味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