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道 [líng dào]
1. 陵墓的甬道。
陵道 引证解释
⒈ 陵墓的甬道。
引汉 袁康 《越绝书·外传记吴地传》:“无锡 西龙尾 陵道者, 春申君 初封 吴 所造也。”
郭沫若 《南京印象》八:“在步下陵道的时候,我便脱下了我的中山装。”
陵道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减竈释义:战国 时,魏 将 庞涓 攻 韩,齐 将 田忌 孙膑 率师救 韩。 孙膑 故意逐日减少军队的灶数,造成士卒日渐逃亡的假象,以迷惑 魏 军。魏 军果中其计,追至 马陵道 遭伏击,大败,涓 自杀。事见《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后遂用为典实。《后汉书·虞诩传》:“或问曰:‘孙臏 减灶而君增之。兵法日行不过三十里,以戒不虞,而今日且二百里。何也?’”唐太宗《经破薛举战地》诗:“沉沙无故迹,减灶有残痕。”明 姚茂良《精忠记·应诏》:“纵有 孙子 减灶谋,我也未相让。”
- 2.
刽子释义:执行死刑的人。 宋 司马光 《涑水记闻》卷十一:“因召刽子,令每日执剑待命於庭下。” 元 无名氏 《马陵道》第二折:“刽子,将 孙子 释了缚者。”《水浒传》第四十回:“饭后点起士兵和刀杖刽子,约有五百餘人。” 清 昭槤 《啸亭杂录·陆双全》:“侍郎临刑日, 双全 奔赴市曹,以重贿付刽子,速使其毙,免诸痛楚。”
- 3.
半折释义:⒈损失一半。 《战国策·齐策一》:“韩魏 战而胜 秦,则兵半折,四境不守;战而不胜,以亡随其后。”⒉对折;减半。《书·无逸》“文王受命惟中身”唐 孔颖达 疏:“计九十七年,半折以为中身,则四十七时於身非中,言中身者,举全数而称之也。”⒊折断一半。唐 王建《江陵道中》诗:“菱叶参差萍叶重,新蒲半折夜来风。”
- 4.
发卖释义:⒈出售。 元 马致远《青衫泪》第二折:“小子 刘一郎 是也,浮梁 人氏,带着三千引细茶,来京师发卖。”《儒林外史》第十四回:“店里帖着报单,上写:‘处州 马纯上 先生精选《三科程墨持运》於此发卖。’”鲁迅《南腔北调集·“连环图画”辩护》:“至于 仇英 的《飞燕外传图》和《会真记图》,则翻印本就在文明书局发卖的。”阿英《城隍庙的书市》:“最末一家,是发卖字画古董书籍的梦月斋。”⒉指卖弄。元 马致远《马陵道》第一折:“兄弟,他的兵法怎么到的我根前发卖,你放心去,不妨事。”《水浒传》第六一回:“我思量平生学的一
- 5.
得地释义:⒈得到土地。《左传·成公二年》:“子得其国宝,我亦得地,而紓于难,其荣多矣。”《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秦 兵不獘而多得地,是彊 秦 而弱 赵 也。”⒉得到适宜生长的土壤。《艺文类聚》卷八八引 南朝 梁 沉约《高松赋》:“鬱彼高松,栖根得地。”唐 杜甫《病柏》诗:“出非不得地,蟠据亦高大。”宋 曹组《好事近·梅》词:“江 南得地故先开,不待有飞雪。”⒊谓发迹。元 李寿卿《伍员吹箫》第四折:“我父亲其时便説,有一子是个村廝憨郎,久以后你须得地,略把眼照覻休忘。”元 无名氏《马陵道》楔子:“庞涓 久后得地
- 6.
按节释义:⒈停挥马鞭。表示徐行或停留。《汉书·五行志下之下》:“南逝度犯大角、摄提,至天市而按节徐行。”颜师古 注引 服虔 曰:“谓行迟。”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通变》:“然后拓衢路,置关键,长轡远驭,从容按节。”唐 崔湜《襄阳作》诗:“按节巡 河 右,鸣騶入 汉阳。”宋 王安石《送崔左藏之广东》诗:“今日淹留君按节,当时嬉戯我垂髫。”明 何景明《自武陵至沅陵道中杂诗》之十:“按节驻江馆,发眺崇山阿。”⒉击节,打拍子。《初刻拍案惊奇》卷七:“玄宗 素晓音律,将两手按节,把乐声一一嘿记了。”明 沉德符《野获编·礼
- 7.
睁着眼做,合着眼受释义:比喻自作自受,心甘情愿。元 无名氏《马陵道》第四折:“[ 庞涓 云]罢,罢,罢!大丈夫睁着眼做,合着眼受,这也不必説了。只可惜那六甲天书还不曾传授哩。”
- 8.
荒城释义:⒈荒凉的古城。 唐 杜甫《谒先主庙》诗:“絶域归舟远,荒城繫马频。”宋 苏轼《周教授索枸杞因以诗赠录呈广倅萧大夫》:“荒城古堑草露寒,碧叶丛低红菽粟。”清 魏荔彤《马陵道》诗:“荒城夜半喧雷雨,还似当年万弩声。”⒉指荒坟。宋 欧阳修《祭石曼卿文》:“此自古圣贤亦皆然兮,独不见夫纍纍乎旷野与荒城?”
- 9.
莺脰湖释义:⒈亦作“鸎脰湖”。 湖名。在 江苏省 吴江市,以湖形似莺脰得名。《儒林外史》第十二回:“不日要设一个大会,遍请宾客游 鶯脰湖。”清 赵翼《题黄道婆祠》诗:“君看 鶯脰湖 边月,夜夜寒灯剔短釭。”亦省作“鶯脰”。清 钱谦益《冬日嘉兴舟中戏示惠香》诗之一:“理曲近怜 鶯脰 水,弄花遥惜 马塍 风。”清 陈维崧《燕归慢·松陵道上追感计甫草赵山子两孝廉》词:“来朝过 鶯脰,好拨棹破晴空。”⒉湖名 浙江省 鄞县 广德湖 的旧称。宋 曾巩《广德湖记》:“﹝ 鄞县 广德湖 ﹞其旧名曰 鸎脰湖,而今名,大历 八年令 储仙
- 10.
调发释义:⒈戏弄,调侃。 元 杨显之《酷寒亭》第一折:“[孔目哭入门见旦科云]好也,他原来不曾死。兄弟,你这般説谎。[正末唱]谁不知你这吏人猾,若不説妻儿亡化,你这令史每有三千番廝调发。”元 高安道《哨遍·皮匠说谎》套曲:“初言定正月终,调发到十月一。”元 石子章《竹坞听琴》第二折:“[ 梁尹 云]道姑,你那絃断几时了?出家人休调发我。[正旦唱]俺出家人从来不会调发,相公少罪咱。”⒉惹,挑逗。元 无名氏《马陵道》第三折:“我直跟到这羊圈根前,吟两句诗,调发此人,看他説甚么。”⒊调唆,怂恿。《古今小说·史弘肇龙虎君
- 11.
边气释义:⒈边地的烟雾。 唐 骆宾王 《边庭落日》诗:“野昏边气合,熢迥戍烟通。”⒉指萧索的气氛。 唐 丁仙芝 《剡溪馆闻笛》诗:“草木生边气,城池泛夕凉。” 唐 唐彦谦 《毘陵道中》诗:“禾麻地废生边气,草木春寒起战声。”
- 12.
避兵释义:⒈谓躲避战乱而移居他处。汉 焦赣《易林·无妄之谦》:“东行避兵,南去不祥。”唐 唐彦谦《毘陵道中》诗:“百年只有百清明,狼狈今年又避兵。”明 冯梦龙《风流梦·杜宝移镇》:“因报马连催,虏信紧急,打发家眷往 临安 避兵。”丰子恺《辞缘缘堂》:“将避兵 桐庐,留别 杭州 诸友。”⒉谓避开敌军。《三国演义》第三九回:“破敌未堪息战马,避兵又必赖良谋。”凌力《星星草》第十五章:“人皆说捻子善避兵,又怕打不着;我要说:不怕打不着,只怕打不胜。”⒊谓避免兵器所伤。唐 马总《意林》卷四:“肉芝是万岁蟾蜍,头上有丹书八
- 13.
风紧释义:⒈风急。 晋 王羲之《爱鹅帖》:“遇风紧,陂湖汎涨,舩不可渡。”唐 杜牧《南陵道中》诗:“南陵 水面漫悠悠,风紧云轻欲变秋。”元 赵孟頫《次韵冯伯田秋兴》之一:“风紧草木变,露寒沙水清。”《群音类选·<粉蝶儿·苏武>》:“那裡有淋淋的雨若丝,常则是纷纷的雪似绵,颼颼风紧疾如箭。”⒉比喻风声不妙,局势紧张。《捻军史料丛刊·军情·同治七年五月初十》:“凡遇有官兵接仗,相持之间,即往报信,谓之风紧。”京剧《智取威虎山》第八场:“嗐!这几天大局不妙,山下风紧,野狼嗥 一去不回。”
- 14.
风魔释义:⒈发疯,癫狂。 《云笈七籤》卷一一九:“亲戚家女使,近患风魔疾,尚未甚困。”元 张可久《汉东山》曲:“蓝采和,没奈何,假风魔。”《西游补》第六回:“﹝ 行者 ﹞登时粧做风魔之状,呆睁着两眼对着 项王 道:‘还我头来!’”⒉指人痴呆、糊涂。元 无名氏《谢金吾》第二折:“你也心儿里精细不风魔。”⒊疯子。元 王子一《误入桃源》第三折:“这两个汉子是风魔,是九伯。”元 无名氏《马陵道》第三折:“白日与小儿同耍,到晚来与羊犬同眠,打也不知,駡也不知,端的是个风魔了也。”⒋形容言行轻狂、放浪不羁。金 董解元《西厢
- 15.
魇镇释义:⒈犹魇胜。元 无名氏《马陵道》楔子:“今晚三更三点,荧惑失位,着他领三百三十骑人马,都是红袍红旗,到宫门外面连射三箭,鸣锣击鼓,呐喊摇旗,着他魘镇火星。”⒉犹魇昧。元 王晔《桃花女》第三折:“这个我去不得,我这老性命也是他救我的,不指望我去报答他,倒做这等魘镇事,欺心剌剌的,我不去!”《三国演义》第九一回:“时 丕 有疾,韜 乃诈称于 甄夫人 宫中掘得桐木偶人,上书天子年月日时,为魘镇之事。”⒊犹言为害。谓在别人祈福时做不吉利的事。元 王子一《误入桃源》第三折:“今日当村众父老在我家赛牛王社,烧一陌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