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安堵 安堵的意思
ān

安堵

简体安堵
繁体
拼音ān dǔ
注音ㄢ ㄉㄨ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ān,(1) 平静,稳定。【组词】:安定。安心。安宁。安稳。安闲。安身立命。安邦定国。(2) 使平静,使安定(多指心情)。【组词】:安民。安慰。安抚。(3) 对生活工作等感觉满足合适。【组词】:心安。安之若素(遇到不顺利情况或反常现象像平常一样对待,毫不在意)。(4) 没有危险,不受威协。【组词】:平安。转危为安。(5) 装设。【组词】:安置。安家立业。(6) 存着,怀着(某种念头,多指不好的):他安的什么心?(7) 疑问词,哪里:安能如此?(8) 姓。

dǔ,(1) 阻塞(sāi ㄙㄞ),挡。【组词】:堵塞。堵挡。堵截。堵击。堵嘴。(2) 心中不畅快。【组词】:堵心。(3) 墙。【组词】:围者如堵。(4) 量词,用于墙。(5) 古代钟或磐十六枚编成一组,挂在一个架子上称“一堵”。(6) 姓。

基本含义

指心情平静安定,没有烦恼和担忧。

安堵的意思

安堵 [ān dǔ]

1. 〈书〉安定;安居:安堵如常。

安堵 引证解释

⒈ 犹安居。

《史记·田单列传》:“即墨 即降,愿无虏掠吾族家妻妾,令安堵。”
汉 陈琳 《檄吴将校部曲文》:“百姓安堵,四民反业。”
宋 李纲 《自海陵泛江归梁溪作》诗:“苍生倘有安堵望,笑傲可自终餘龄。”
清 魏源 《圣武记》卷十四:“海寇攻城,不及乡里,而徧免四乡之赋,则利於安堵之民,而不利於被难之民。”


国语词典

安堵 [ān dǔ]

⒈ 安居。

《史记·卷八二·田单传》:「即墨即降,愿无虏掠吾族家妻妾,令安堵。」
《三国演义·第六五回》:「法正拜服。自此军民安堵。」


安堵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安居释义:安定地居住、生活:置业安居。

安堵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流离释义:由于灾荒战乱而流转离散:颠沛流离。流离转徙。

安堵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不丧匕鬯释义:《易·震》:“震惊百里,不丧匕鬯。”孙星衍 集解引 郑玄 曰:“雷发声,闻于百里,古者诸侯之象。诸侯之教令,能警戒其国内,则守其宗庙社稷,为之祭主,不亡匕与鬯也。”匕、鬯,古代祭祀宗庙用物,借指宗庙祭祀。后以“不丧匕鬯”形容军纪严明,百姓安堵,不废宗庙祭祀。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南北议和·蔡专使元培代表布告全国文》:“袁公 之威望,与其旧部将士之忠义,方 清 摄政王解职,及 清 帝退位,至危逼之时期,尚能镇摄全京,不丧匕鬯;至於今日,復何疑虑!”
    • 2.
      安堵释义:安定地生活:安堵如常。
    • 3.
      安堵乐业释义:安堵:相安,安定。 犹言安居乐业。
    • 4.
      帖席释义:贴卧席上。喻安稳。明 张居正《答福建巡抚耿楚侗言致理安民》:“隆庆 间,仕路稍清,民始帖席。”《明史·熊廷弼传》:“廷臣咸谓 辽 必亡,而今且地方安堵,举朝帖席,此非不操练不部署者所能致也。”清 钱谦益《临安王君墓表》:“在諫垣五年,朝右皆不能帖席,而君之祸遂不可解矣。”
    • 5.
      挤壑释义:谓孤苦无依。语本《左传·昭公十三年》:“小人老而无子,知挤于沟壑矣。”唐 宋务光《谏开拓圣善寺表》:“贫者有挤壑之忧,富者无安堵之所。”唐 元稹《祭翰林白学士太夫人文》:“太夫人推挤壑之念,悯絶浆之迟,问讯残疾,告諭礼仪,减旨甘之直,续盐酪之资。”
    • 6.
      案堵如故释义:案堵:同“安堵”,安居。 形容秩序良好,百姓和原来一样安居乐业。
    • 7.
      渎扰释义:犹扰乱。明 沉德符《野获编·言事·郭希颜论庙制》:“上责其牵引,谬论瀆扰,仍貰其罪,至三十九年,则 郭 已罢官久。”《明史·太祖纪一》:“太祖 入城,悉召官吏父老諭之曰:‘元 政瀆扰,干戈蜂起,我来为民除乱耳,其各安堵如故。’”清 黄六鸿《福惠全书·编审·审后出示》:“三日之内,指名据实呈控本县准与审理定夺。如并无枉累,妄行瀆扰,定行重责。”
    • 8.
      犍椎释义:亦作“犍槌”。 梵语的音译。意为“声鸣”。指寺院中的木鱼、钟、磬之类。晋 法显《佛国记》:“﹝ 于闐 ﹞国主安堵 法显 等於僧伽蓝。僧伽蓝名 瞿摩帝,是大乘寺,三千僧共犍槌食。”唐 玄奘《大唐西域记·迦毕试国》:“黑云若起,急击犍椎,我闻其声,恶心当息。”宋 道诚《释氏要览·杂记》:“今详律,但是鐘磬、石板、木板、木鱼、砧槌,有声能集众者皆名犍椎也。”清 黄遵宪《锡兰岛卧佛》诗:“尔来一百年,復见大会设,恒河 左右流,犍槌声不絶。”
    • 9.
      租运释义:租赋运输。《资治通鉴·齐明帝建武二年》:“魏 主循 淮 而东,民皆安堵,租运属路。”
    • 10.
      管定释义:⒈一定。宋 彭乘《墨客挥犀》卷七:“身为客兮心为主,主人平和客安堵,若还主客不康寧,精神管定辞君去。”⒉加以固定;拴牢。元 辗然子《拊掌录·嗜烧炼》:“黄裳皓 嗜烧鍊,晚年疾篤,语诸子曰:‘吾死,以大罁一,妆坐之,復以大罁覆之,用铁綫上下管定,赤石脂固缝,置之穴中足矣。’”⒊看管住。《水浒传》第四二回:“本县差下这两个都头每日来勾取,管定了我们,不得动转。”
    • 11.
      襃赏释义:⒈亦作“褒赏”。 嘉奖,赏赐。《诗·大雅·崧高序》:“《崧高》,尹吉甫 美 宣王 也。天下復平,能建国亲诸侯,襃赏 申伯 焉。”孔颖达 疏:“襃赏者,锡賚之名;车马衣服,是襃赏之物也。”《资治通鉴·陈文帝天嘉元年》:“乙酉,詔绍封功臣,礼赐耆老,延访直言,褒赏死事,追赠名德。”《醒世恒言·独孤生归途闹梦》:“从此上任之后,专务镇静,军民安堵,威名更胜,朝廷累加褒赏。”⒉称赞赏识。唐 刘知几《史通·杂说下》:“既而 扬雄 寂寞,师心典誥,至於 童乌 稚子,蜀 汉 诸贤,《太玄》、《法言》,恣加褒赏,虽内举不
    • 12.
      逋流释义:逃亡,流亡。 《元典章·户部三·逃亡》:“使远近年分在逃户,计襁负其子却归閭里,军民安堵如故,则无逋流之患。”
    • 13.
      邻境释义:⒈地域相接。《吕氏春秋·知化》:“夫 吴 之与 越 也,接土邻境,壤交通属。”⒉邻近的地域。《南史·孙瑒传》:“出镇 公安,为邻境所惮。”元 揭傒斯《题临江同知问流民事迹》诗:“岂惟乡民得安堵,邻境闻之皆鼓舞。”沙汀《困兽记》十一:“邻境一座商业城市前几天忽然出现了一个沿街叫卖黄历的老道。”
    • 14.
      黄榜释义:⒈亦作“黄牓”。皇帝的公告。因用黄纸书写,故名。《元史·世祖纪六》:“遣 吕文焕 賚黄榜安諭 临安 中外军民,俾安堵如故。”《中国民间故事选·宝船》:“皇上张出黄榜:谁能治好皇姑的病,就嫁给谁做媳妇。”⒉发布殿试中式名单的公告。宋 苏轼《与潘彦明书》:“不见黄榜,未敢驰贺,想必高捷也。”元 虞集《赠赵先生》诗:“天门一日观黄榜,茅屋三年掩柴扉。”清 陆以湉《冷庐杂识·都门竹枝词》:“《候选》云:‘昔年黄榜姓名联,此日居然掌选銓。堂上点名堂下应,教人不敢认同年。’”⒊黄色标签。《南史·梁临川靖惠王宏传》:

安堵(and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安堵是什么意思 安堵读音 怎么读 安堵,拼音是ān dǔ,安堵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安堵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