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言必有据 言必有据的意思
yányǒu

言必有据

简体言必有据
繁体言必有據
拼音yán bì yǒu jù
注音ㄧㄢˊ ㄅㄧˋ ㄧㄡˇ ㄐㄩˋ
结构ABCD式
字数4字词语

拆字解意

yán,(1) 讲,说。【组词】:言说。言喻。言道。言欢。言情。言必有中(zhòng )(一说就说到点子上)。(2) 说的话。【组词】:言论。言辞(亦作“言词”)。语言。言语。言简意赅。(3) 汉语的字。【组词】:五言诗。七言绝句。洋洋万言。(4) 语助词,无义。【组词】:言归于好。“言告师氏,言告言归”。(5) 姓。

bì,(1) 一定。【组词】:必定。必然。必须(一定要)。必需(不可少的)。势必。未必。事必躬亲。(2) 决定,肯定。【例句】:“深念远虑兮,胜乃可必”。(3) 固执。【例句】:“毋意,毋必”。(4) 果真,假使。【例句】:“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

yǒu yòu,(1) 存在。【组词】:有关。有方(得法)。有案可稽。有备无患。有目共睹。(2) 表示所属。【例句】:他有一本书。(3) 表示发生、出现。【组词】:有病。情况有变化。(4) 表示估量或比较。【例句】:水有一丈多深。(5) 表示大、多。【组词】:有学问。(6) 用在某些动词前面表示客气。【组词】:有劳。有请。(7) 无定指,与“某”相近。【组词】:有一天。(8) 词缀,用在某些朝代名称的前面。【组词】:有夏。有宋一代。(1) 同“又”,表示整数之外再加零数。

jù jū,(1) 凭依、倚仗。【组词】:据点。据险固守。(2) 占有。【组词】:窃据。盘据。据为己有。(3) 可以用做证明的事物。【组词】:字据。证据。单据。论据。契据。言之有据。(4) 按照。【组词】:据实。据称。依据。据事直书。(1) 〔拮据〕见“拮”。

基本含义

说话必须有充分的依据和证据。

言必有据的意思

言必有据 [yán bì yǒu jù]

1. 所言必有根据。

言必有据 引证解释

⒈ 所言必有根据。

鲁迅 《<故事新编>序言》:“对于历史小说,则以为博考文献,言必有据者,纵使有人讥为‘教授小说’,其实是很难组织之作。”


国语词典

言必有据 [yán bì yǒu jù]

⒈ 所说的话一定有根据。

如:「他所说的话言必有据,从无虚言。」


言必有据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守口如瓶释义:形容说话非常谨慎,严守秘密。
    • 2.
      一诺千金释义:《史记·季布栾布列传》:“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 ” 答应一句话有千金的价值。形容说话算数,很讲信用。诺:诺言。
    • 3.
      三缄其口释义:形容说话十分谨慎,不肯或不敢开口(语出《说苑·敬慎》)。
    • 4.
      言之成理释义:之:代词,指所说的话。话说得有一定道理。
    • 5.
      有凭有据释义:既有凭证,又有依据。
    • 6.
      有案可稽释义:有记载可供查考。案:档案文件。稽(jī):查考。

言必有据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胡说八道释义:胡说
    • 2.
      捕风捉影释义:也说望风捕影。《汉书·郊祀志下》:“听其言,洋洋满耳,若将可遇;求之,荡荡如系风捕景(通“影”),终不可得。”这本是汉成帝时光禄大夫谷永谏成帝不要相信鬼神,揭穿巫师骗局的话。比喻说话、做事以不可靠的传闻或表面现象作根据。
    • 3.
      信口开河释义:也作信口开合。随口乱说。元关汉卿《鲁斋郎》第四折:“你休只管信口开合,絮絮聒聒。”《红楼梦》第三十九回:“村姥姥是信口开河。”
    • 4.
      言过其实释义:话说得过分,超过了实际情况。《三国志·蜀书·马良传》:“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
    • 5.
      牵强附会释义:把关系不大的事物勉强地扯在一起;勉强比附。
    • 6.
      妄下雌黄释义:不按客观标准,任凭己意,乱改文字,乱加评论。雌黄:旧时删改文字用的涂料。
言必有据是什么意思 言必有据读音 怎么读 言必有据,拼音是yán bì yǒu jù,言必有据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言必有据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