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枯旱 枯旱的意思
hàn

枯旱

简体枯旱
繁体
拼音kū hàn
注音ㄎㄨ ㄏㄢ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kū,(1) 失去水分,水全没有了。【组词】:干枯。枯萎。枯槁。枯荣。枯鱼衔索(串在绳索上的干鱼,形容存日不多)。(2) 没趣味,无生趣。【组词】:枯燥。枯肠(喻枯涩贫乏的思路)。

hàn,(1) 长时间不下雨,缺雨,缺水,与“涝”相对。【组词】:旱季。旱灾。干旱。防旱。(2) 非水田的、无水的、陆地上的,与水无关的。【组词】:旱井。旱田。旱獭。

基本含义

形容土地干旱缺水。

枯旱的意思

枯旱 [kū hàn]

1. 指水味涩而色暗。

3. 谓酷旱。

枯旱 引证解释

⒈ 指水味涩而色暗。

⒉ 谓酷旱。

汉 司马相如 《难蜀父老檄》:“举踵思慕,若枯旱之望雨。”
《后汉书·齐武縯传》:“今枯旱连年,兵革并起。”
唐 杜甫 《种莴苣》诗:“枯旱于其中,炎方惨如燬。”
宋 陆游 《感兴》诗之二:“连年况枯旱,关辅尤空虚。”


国语词典

枯旱 [kū hàn]

⒈ 干旱。

《史记·卷一一七·司马相如传》:「举踵思慕,若枯旱之望雨。」


枯旱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举踵思慕释义:思之深,念之切,至踮脚而望。 汉 司马相如《难蜀父老》:“舉踵思慕,若枯旱之望雨。”亦作“舉踵思望”。汉 荀悦《汉纪·武帝纪》:“蓋聞中國至仁,德洋恩普……舉踵思望,如枯旱之望雨。”
    • 2.
      亢阳释义:⒈盛极之阳气。《易·乾》“上九,亢龙有悔”唐 孔颖达 疏:“上九,亢阳之至,大而极盛。”《明史·陆树德传》:“仲夏亢阳月,宜益慎起居。”⒉形容人君骄横寡恩。汉 王充《论衡·明雩》:“湛之时,人君未必沉溺也;旱之时,未必亢阳也。人君为政,前后若一。然而一湛一旱,时气也。”《三国志·吴志·步骘传》:“频年枯旱,亢阳之应也。”⒊指旱灾。三国 魏 曹植《诰咎文》:“亢阳害苗。”《周书·于翼传》:“旧俗,每逢亢阳,祷 白兆山 祈雨。”宋 司马光《苦雨》诗:“今春忧亢阳,引领望云族。”⒋中医谓阴虚而致阳气偏盛的病
    • 3.
      复陂谣释义:汉 代怨恨水利失修的童谣。 事见《汉书·翟方进传》:“王莽 时,常枯旱,郡中追怨 方进,童謡曰:‘坏陂谁?翟子威。饭我豆食羹芋魁。反乎覆,陂当復。谁云者?两黄鵠。’”宋 范成大《围田叹》诗之四:“臺家水利有科条,膏润千年废一朝。安得能言两黄鵠,为君重唱《復陂謡》。”清 查慎行《新河》诗:“故道视同甌脱地,小儿争唱《復陂謡》。”
    • 4.
      天亡释义:谓上天使之灭亡。语出《史记·项羽本纪》“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后汉书·齐武王縯传》:“王莽 暴虐,百姓分崩。今枯旱连年,兵革并起。此亦天亡之时,復 高祖 之业,定万世之秋也。”林百举《悲愤》诗之七:“连鷄势失三分重,逐鹿天亡百战威。”
    • 5.
      平岁释义:⒈普通丰收之年。《汉书·食货志上》:“常苦枯旱,亡有平岁,穀贾翔贵。”宋 沉遘《晚雨后过城东》诗:“欣其幸如此,平岁无愁猜。”⒉即平年。《清史稿·时宪志一》:“盈缩真限,用授时消分为平岁,更以最高最卑差加减之,为定岁。”参见“平年”。
    • 6.
      感革释义:同“感格”。 《后汉书·霍谞传》:“昔 东海 孝妇见枉不辜,幽灵感革,天应枯旱。”
    • 7.
      枯旱释义:⒈指水味涩而色暗。⒉谓酷旱。汉 司马相如《难蜀父老檄》:“举踵思慕,若枯旱之望雨。”《后汉书·齐武縯传》:“今枯旱连年,兵革并起。”唐 杜甫《种莴苣》诗:“枯旱于其中,炎方惨如燬。”宋 陆游《感兴》诗之二:“连年况枯旱,关辅尤空虚。”
    • 8.
      芋魁豆饭释义:喻食物粗劣。 语本《汉书·翟方进传》:“王莽 时常枯旱,郡中追怨 方进,童謡曰:‘坏陂谁?翟子威。饭我豆食羹芋魁。’”颜师古 注:“羹芋魁者,以芋根为羹也。”清 唐孙华《夏日园居杂咏》之十:“苦草王瓜随地满,芋魁豆饭一生过。”亦作“芋魁饭豆”。

枯旱(kuha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枯旱是什么意思 枯旱读音 怎么读 枯旱,拼音是kū hàn,枯旱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枯旱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