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隔膜 隔膜的意思

隔膜

简体隔膜
繁体
拼音gé mó
注音ㄍㄜˊ ㄇㄛ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gé,(1) 遮断。【组词】:隔开。隔离。隔绝。隔断。阻隔。(2) 相去有一段距离。【组词】:隔壁。隔年。隔行(háng )。隔岸观火(喻见人遇到困难,漠不关心,采取观望或看热闹的态度)。隔墙有耳。(3) 思想感情有距离。【组词】:隔阂。隔膜。隔心。

mó,(1) 动植物体内像薄皮的组织。【组词】:肋膜。耳膜。黏膜。苇膜。(2) 〔膜拜〕跪在地上高举双手虔诚地行礼。(3) 像膜的薄皮。【例句】:牛奶表面结了一层薄膜。

基本含义

指人与人之间心理上或情感上的隔阂,无法真诚相待或沟通。

隔膜的意思

隔膜 [gé mó]

1. 无脊椎动物体腔内或者贝壳内的较硬分隔。

[ midriff; diaphragm; ]

2. 人身方面,尤其是感情或道德方面的分隔或缺少牵连;没有亲密感或亲切感。

谈了一些天,我对于她终于很隔膜,我疑心她有点罗曼谛克,急于事功。——《为了忘却的纪念》

[ lack of understanding; ]

3. 不通晓;外行。

我对电子计算机一点也不懂,实在隔膜得很。

[ be unfamiliar with; ]

隔膜 引证解释

⒈ 疏远,不亲密。

清 周亮工 《书戚三郎事》:“我耄矣,无嗣,诚子我,我不奴视子,不隔膜视子也。”

⒉ 情意不相通,互不了解。

鲁迅 《且介亭杂文末编·<呐喊>捷克译本序言》:“自然,人类最好是彼此不隔膜,相关心。”
老舍 《骆驼祥子》二:“﹝那辆车﹞给 祥子 以最顺心的帮助,他与它之间没有一点隔膜别扭的地方。”

⒊ 不通晓;对事物的理解停留在表面上,看不清实质。

清 秦笃辉 《平书·文艺下》:“近日学者,於 董江都、王文中 之书,未尝开卷,即 韩昌黎 之文亦如隔膜。”
鲁迅 《书信集·致增田涉》:“在 日本 研究‘中国文学’,倘对此种情形没有仔佃了解,就不免很隔膜了。”
柯灵 《从<秋瑾传>说到<赛金花>》:“持这种见解的同志,至少是对妓女生涯的惨苦和旧社会的残酷的隔膜。”


国语词典

隔膜 [gé mó]

⒈ 情意不相通。

如:「关于这件事,他们彼此隔膜,难解心结。」

隔阂

⒉ 比喻不通晓、不了解的状况。

如:「这方面的知识,对我如隔膜。」


隔膜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亲切释义:⒈亲近;亲密:他想起延安,像想起家乡一样亲切。 ⒉形容热情而关心:老师的亲切教导。

隔膜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内腔释义:某些珊瑚虫一对隔膜之间的空隙。
    • 2.
      卵圆孔释义:左右心房隔膜上的一个小孔。
    • 3.
      叶圣陶释义:(1894—1988)中国现代文学家、语文教育家。原名绍钧,江苏苏州人。1921年参与组织文学研究会。1923年出版童话集《稻草人》和小说集《隔膜》等,并开始从事编辑出版工作。1928年创作长篇小说《倪焕之》,描写主人公由教育报国走向社会革命并最终沉沦的艰难历程。30年代后,一直致力于语文教学和语文教材的编著、出版工作。有《叶圣陶集》。
    • 4.
      宽弛释义:放松;松弛。《宋书·刘穆之传》:“时 晋 纲宽弛,威禁不行,盛族豪右,负势陵纵,小民穷蹙,自立无所。”宋 苏辙《北门书诏·皇帝以旱赐门下诏》:“意者政令宽弛,吏或为害而莫惩歟!”《元典章·刑部十九·讲究开禁灯火》:“今 江 南归附已后一十八年,人心宁一,灯火之禁似宜宽弛。”叶圣陶《隔膜·恐怖的夜》:“我看见了弟弟比两年前高大了些的形体,听见了弟弟亲爱的呼声,紧张的惶惧已宽弛了好些。”
    • 5.
      推开天窗说亮话释义:谓直言不讳。邹韬奋《有位助教》:“记者个人向来喜欢直截爽口的开诚布公的推开天窗说亮话,我以为隐瞒隔膜可以发生许多误会与恶果。”茅盾《童年·父亲的三年之病》:“你说暂瞒着姑爷,我却要推开天窗说亮话。”
    • 6.
      推衍释义:推演,推论衍绎。《汉书·公孙刘田等传赞》:“汝南 桓宽 ……博通善属文,推衍盐铁之议,增广条目,极其论难,著数万言。”《新唐书·柳芳传》:“时国史已送官,不可追刊,乃推衍义类,倣编年法,为《唐历》四十篇,颇有异闻。”明 唐顺之《叶包庵先生寿序》:“进不能张大先生之教,以行於世;退復不能推衍先生之説,以淑於人。”叶圣陶《隔膜·苦菜》:“从‘种田的厌恶种田便致怠业’,推衍出‘作工或教书的厌恶作工或教书便致怠业’。”
    • 7.
      改絃更张释义:同“改弦更张”。 孙中山《北伐进行中之三帅令》:“盖前此大病……政府与人民之间,遂生隔膜,今者革命政府不恤改絃更张,以求与人民合作。”
    • 8.
      斩监候释义:即斩候决。 清 蒋良骐《东华录·康熙二十一年》:“朱方旦 诡立邪説,妄言休咎,煽惑愚民,诬罔悖逆,应立斩;顾宏齐、陆光旭、翟凤彩 甘称弟子,造刻邪书,俱斩监候。”鲁迅《且介亭杂文·隔膜》:“而运命大概很悲惨,不是凌迟,灭族,便是立刻杀头,或者‘斩监候’,也仍然活不出。”参见“斩候决”。
    • 9.
      核菌释义:其营养体是很发达的、有隔膜的菌丝体。
    • 10.
      泉石膏肓释义:泉石:指山水;膏肓:古人把心尖脂肪叫“膏”,心脏和隔膜之间叫“肓”,据说这是药力达不到的地方。比喻嗜好山水成癖。
    • 11.
      涵濡释义:滋润;沉浸。唐 元结《大唐中兴颂》:“蠲除祅灾,瑞庆大来,凶徒逆儔,涵濡天休。”宋 苏辙《墨竹赋》:“今夫受命於天,赋形於地,涵濡雨露,振荡风气。”明 归有光《策问一》:“两 浙 天下重藩,涵濡至治,生民乐业,盖二百年於兹矣。”叶圣陶《隔膜·萌芽》:“他也涵濡在欢迎的诚意里。”
    • 12.
      炕牀释义:亦作“炕床”。旧时大户人家接待宾客的木床,中置矮几,两旁设座位。《金瓶梅词话》第三七回:“房正面纸窗门儿厢的炕牀,掛着……弔屏儿。”叶圣陶《隔膜·欢迎》:“一个人在这巨大的炕床上躺着,眼睛欲阖未阖。”
    • 13.
      秦越肥瘠释义:秦越两地相去遥远。比喻疏远隔膜,各不相关。
    • 14.
      见知释义:⒈见而知之。指同时代的事,以别于后代对前代事的“闻而知之”。语本《孟子·尽心下》:“由尧舜至於汤,五百有餘岁。若禹、皋陶,则见而知之;若汤,则闻而知之。”清颜元《存学编·总论诸儒讲学》:“其效使见知闻之者,知尊慕孔孟,善谈名理,不作恶,不奉释老名号。”⒉谓明见明知,并不隔膜。⒊受到知遇。⒋为人所知。⒌见“见知法”。
    • 15.
      视同秦越释义:先秦时秦越两国,一在西北,一在东南,相去极远。 后因称疏远隔膜、互不相关为“视同秦越”。
    • 16.
      遗集释义:⒈前人留下的诗文集子。五代 齐己《寄匡阜诸公》诗之一:“争学忘言住幽胜,吾师遗集尽清吟。”宋 文同《读<渊明集>》诗:“牎下好风无俗客,案头遗集有先生。”清 钱泳《履园丛话·谭诗·以诗存人》:“今遗集不传,余偶得数首,録於左。”⒉汇辑前人的遗作而成的集子。邓实《谢翱<晞发集>后序》:“乙巳之春,余在海上。无锡 徐君 槃 赠余以 平湖 陆大业 刊《晞髮集》一册,云得之 滑县 暴氏,凡诗八卷,文二卷,审之则仅正集,而缺其遗集,求之年餘不可得。”鲁迅《且介亭杂文·隔膜》:“最起劲的是‘南社’里的有几个人,为被害
    • 17.
      避孕释义:通过工具(避孕套、阴道隔膜、子宫环等)或药物阻止精子和卵子相结合,或使受精卵不能在子宫内发育,以不受孕。
    • 18.
      隔二偏三释义:⒈隔膜疏远。⒉偏远不便。
    • 19.
      隔瘼释义:隔膜。
    • 20.
      隔膜释义:⒈隔阂:两人之间有隔膜。⒉情意不相通,彼此不了解:多年不通消息,彼此间隔膜起来。⒊不通晓;外行:我对这种技术实在隔膜。

隔膜(gemo)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隔膜是什么意思 隔膜读音 怎么读 隔膜,拼音是gé mó,隔膜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隔膜造句子